摘要:曾国藩说应该郊配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道光皇帝有这么伟大的功绩,如果不郊配,干部群众都不会答应。经过开会讨论研究,大家一致认为:道光皇帝有着丰功伟绩,郊配绝不开改变,庙袝尤其在所必行,道光皇帝“伟大的谦虚”不必遵照执行。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道光帝死了,他立下了四条遗嘱,大意是这样的:一是不要“郊配”,二是不入家庙,三是不搞歌功颂德的碑文,四是除几个旧衣服展出以示节俭和留念外,其他东西不做文物。道光帝怕儿子和大臣不照办,特别在遗谕中十分坚决地说:“若继体之君、顾命之臣不遵朕谕,任意强行,则是甘为我大清之不孝不忠之人矣!”是“诬朕以不德不孝。”道光都说到这个份上,咸丰是照办还是不照办?

面对父亲的这道十分严厉的遗嘱,咸丰左右为难,特别是第一和第二条,遵从吧,“政治上很不正确”,违背了礼制,甚至会动摇统治基础。不遵从吧,虽然政治上也正确,维护了礼制,却又违背了父亲的意愿,成了“不孝不忠之人”。无论遵从还是不遵从,都不是很妥当。正月十六日,咸丰皇帝下旨,要求大臣根据道光皇帝的“不庸郊配不庸庙袝”二条,认真讨论研究并报告皇帝。经过开会讨论研究,大家一致认为:道光皇帝有着丰功伟绩,郊配绝不开改变,庙袝尤其在所必行,道光皇帝“伟大的谦虚”不必遵照执行。朝臣一致这样认为的背后,一是政治正确不违背礼制,二是遵照惯例总没有错,三是大家都这么认为。

偏偏礼部侍郎曾国藩觉得不宜这样“简单粗暴”,他经过认真考虑,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有理有据,实事求是,帮皇帝找到了解决难题的办法。咸丰皇帝看了,眼前一亮,并亲笔批示:侍郎曾国藩所奏,颇有是处。其余京堂及科道等所奏,各抒己见,殊少折中。各折均着发还。皇帝的意思很明显,只有曾国藩讲得很对,其他大臣都没有讲中要害。第二天皇帝还召见了曾国藩,听取了曾国藩的详细汇报,对曾国藩印象更好了,又高调表扬了一番。第三天专门下旨,要大家多向皇帝提出宝贵意见。曾国藩又是怎么帮助皇帝解决这个两难问题,让咸丰皇帝眼前一亮呢?

曾国藩的意见很清晰,逻辑上十分严密。他说遗命无庸庙袝,考古准今,万难遵从。古代的宗庙分家庙和远祖庙。家庙主要是祭祀七亲,就是始祖庙和六亲庙,也就是讲,家庙只有七个指标,七个之外的就要迁走,迁到远祖庙。远祖庙即祧庙,主要是家庙中始祖和六亲以外的,辈份比较远的都要依次迁入祧庙合祭。真正有丰功伟绩的可以不迁,叫“不祧”,这个也不占七庙的“指标”。道光皇帝说不用庙袝,就是说自己不用入家庙,估计是因为晚年发生的鸦片战争,割地赔款,无颜面对列祖列宗。但古代的家庙,无论是皇帝家的,还是士大夫家的,都是祭七亲,七亲最近的就是父亲,皇帝的家庙没有父亲的神主,就不完整的,就变成了六亲不认,这个当然是不行的,

至于无庸郊配一条,曾国藩说不敢从者有二,不敢违者有三,曾国藩建议这条可以遵从。郊配是古代皇帝郊天祭祀时,以先祖配祭。曾国藩说应该郊配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道光皇帝有这么伟大的功绩,如果不郊配,干部群众都不会答应。二个是道光帝虽然是伟大的谦虚,但国家有惯例,不郊配也不行。不过,曾国藩分析,道光皇帝不允许郊配也有深意,不能不认真对待:一是郊配配位有限,不缩减就会要扩建。二是历史上先前随意增配之后随意罢祀不少,这个很不严肃。三是清朝之前各位皇帝的遗命都得到认真执行,道光自处卑屈,处列祖于崇高,这个大孝大让的美德,要是不不遵从,也属不妥。

曾国藩的建议就是“无庸庙袝”这一条无法遵从,这个确实没有其他的选择,而不庸郊配则可以考虑。一条遵从一条不遵从,总体上做到了既守了礼制,又全了孝道,难道咸丰皇帝眼前一亮。这个奏折是曾国藩上书言事的第一道奏折,折子体现了他一贯的说话和办事风格: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实事求是。39岁的礼部侍郎第一个折子便受到了皇帝高度评价,恐怕不只是皇帝眼前一亮,估计满朝文武都为之一惊,这个小个子湖南人,确实不一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