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視劇《知否》中,三姐妹學習插花的橋段正是宋人熱愛鮮花,花入尋常百姓家的描述。許多宋詩中都有對插花時尚的描述:。

《夢梁錄》:“仲春十五日爲花朝節,浙間風俗,以爲春正中,百花爭放之時,最堪遊賞。”

— — 《夢梁錄》

這段關於宋代花朝節的記載描述了一個美不勝收的熱烈場面。賞花的市民萬人空巷,彩裙飛舞,百花豔麗。無論是在視覺還是嗅覺上,都達到了飽和的狀態。

宋代之後,花朝節逐漸沉寂,往日的盛況只能從書卷圖畫中去追溯了。

是的,宋人就是這麼愛花,如果他是第二,就沒誰敢稱第一。

趙佶《聽琴圖》(局部) 宋

繪畫中的鮮花,詩詞中的鮮花,充滿了宋代的各色場景中。在大家閨秀的閨房,富貴人家的庭院,隱者案頭,出家人的禪房,士大夫的書房,瓶插鮮花的旖旎風姿,把生活的空間裝點得興致盎然,情趣十足。

《人物圖》(局部) 宋 臺北故宮博物院

在宋代,插花作爲一種生活裝飾品,已經廣泛出現在各種階層。插花,成爲了一種社會時尚。電視劇《知否》中,三姐妹學習插花的橋段正是宋人熱愛鮮花,花入尋常百姓家的描述。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插花鏡頭

鮮花,不僅千姿百態的在各色器皿中裝點人們的生活,“簪花”的時興,讓鮮花成爲時尚達人們必備的道具。不分男女,不分貴賤,人人都以簪花爲時尚。《水滸》中的“一枝花”蔡慶,他的招牌造型就是帽子上簪花一枝,一名有名的劊子手,以花爲標誌,在其它的朝代,是很難想象的。

六月時節,正是茉莉花上市的時候:

“其價甚穹,婦人簇戴,多至七插,所直數十券,不過供一晌之娛耳。”

茉莉花嬌弱,新鮮不了多一會,卻花費不少。沒關係,宋朝的女子們覺得很值。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引導插花潮流時尚的自然又是皇室和政府。每逢花季,臨安後苑妝點一新,用名貴的器皿簇插珍品鮮花,陳列於宮禁,供認觀賞。洛陽是北宋時的花都,牡丹盛開之時,地方政府會舉辦“萬花會”。

熟悉金庸大師作品的人可能會聯想起《天龍八部》裏洛陽牡丹花會的描述,是的,就在那個花會上,埋下了後來的“馬伕人”深恨喬峯的禍根,喬峯後來的種種悲劇經歷的起始就是從這洛陽花會上開始的。

許多宋詩中都有對插花時尚的描述:

“春初種菊助盤蔬,秋晚開花插酒壺。”

蘇軾的插花方式瀟灑隨性

“膽樣銀瓶玉樣梅,此枝折得未全開。”

楊萬里的插花精緻講究。插花被宋人列爲“文人四藝”之一,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閒歸閒,這四種技藝,要是不會,就稱不上是合格的文人。

不但是文人,商家也愛用插花來裝點酒店、茶坊,營造出高雅的格調。《夢梁錄》記載:

“汴京熟食店,張掛名畫,所以勾引觀者,留連良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時鮮花,掛名人畫,裝點門面。”

可見,在宋代,要是沒一點審美情趣,連生意都不好做,當時宋人的審美高度不是一般啊。

《膽瓶秋卉圖》 宋 北京故宮博物院

插花時尚的流行,催生出了高超的插花技藝。宋時就有專門論述如何插好牡丹花的論文。主花是什麼,配花又是什麼,主花中最上品是姚黃,以下分五級。各種配花都有專有的名字。不同主花與配花有搭配的原則,可以組成各種風格的插花作品。

《花籃圖》(夏) 絹本設色 李嵩

最著名的就是四幅《花籃圖》,有人說,李嵩的《花籃圖》可以稱得上是最早的靜物畫。在《夏花籃圖》中,以夏天的大朵蜀葵爲主花,梔子花、石榴花、含笑、萱草爲配花。《冬花籃圖》中,主花是大紅山茶花,配上了綠萼梅、白水仙、臘梅、瑞香等。從這兩幅畫中,可以看出來當時花卉的品種之豐富,插花之講究,技藝之高明。

《花籃圖》(冬) 絹本設色 李嵩

四時不敗的鮮花,裝點着宋人們如詩如夢的生活,襯映着宋人們優雅閒適的品質追求,直到今天,芬芳依舊。

《花籃圖》(春) 絹本設色 李嵩

來源:收藏馬未都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