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不頂嘴的孩子更優秀?長大後劣勢顯現,家長別不當回事原創

琳妹育兒說

2小時前

文/琳妹育兒說(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二人世界可以是花前月下,三口之家必然免不了雞飛狗跳。因爲育兒路上,不管怎麼理想的美化,都會出現“意外狀況”,畢竟孩子不是家長的傀儡,而是有獨立思想的個體。

當然,作爲父母心中都存有美好的期盼,希望兒女乖巧懂事、逆來順受。然而順從的孩子長大後就一定出人頭地,“愛頂嘴”的孩子長大後就沒出息嗎?時間會告訴你答案!


案例:

康家是書香世家,康爸爸對兩個女兒要求特別嚴格,稍有任何出格行爲都會批評教育。

大女兒琪琪性格倔強,每次面對康爸爸的批評,她都會找足各種“理由”公然叫板,氣得康爸爸暴跳如雷。

小女兒豔豔性格溫和,每當康爸爸板着面孔教訓她的時候,豔豔總是低眉順眼,從不敢有任何反駁。

兩個女兒鮮明的對比,自然讓康爸爸偏袒小女兒多一些,逢人就誇耀:小女兒聽話懂事,以後肯定有出息。


二十年河東、二十年河西。

二十年後康家姐妹長大成人,大女兒琪琪憑着不服輸的闖勁,在一家外資企業做到了執行總裁位置,拿着過百萬的年薪,風光無限。

小女兒豔豔長大後仍舊是唯唯諾諾的性子,雖然成績還不錯,但畢業後一直都是普通的打工一族,過着不鹹不淡的日子,普普通通。

康家兩個女兒的不同境遇,讓當初不少老鄰居都笑言:沒想到老康也有看漏眼的時候,原來大女兒琪琪纔是那個深藏不露的金鳳凰。

同一環境下生活的康家姐妹,爲什麼長大後的人生軌跡截然不同呢?德國心理學專家曾說過“能夠同長輩進行真正爭辯的孩子,往往在成長中都更具潛質。”


爲什麼愛頂嘴的孩子反而長大後有出息?

這並不是“彎道超車”,而是年幼時候“愛頂嘴”的孩子具有如下的優勢:

1、 思維敏捷

在與父母“鬥嘴”的過程,也是孩子思維邏輯增加的過程。畢竟要駁得有理有據,就需要大腦快速地對“事件進行加工”。因此愛頂嘴的孩子,不僅思維敏捷,而且邏輯性更強。

2、解決問題能力

因爲有意見分歧,纔會出現爭辯,因此在爭辯過程中,孩子的大腦一直處於思維活躍的狀態,他們會通過自己的思維能力去解決問題,因此較之於從不敢開口頂嘴的孩子來說,愛頂嘴的孩子更擅長於獨立解決問題。


3、 獨立的判斷能力

愛頂嘴的孩子往往都是勇氣可嘉,即便他們知道頂嘴意味着會換來父母的懲罰,但他仍舊做了最壞的打算,從這一點來看,愛頂嘴的孩子都是敢於挑戰權威的,他們會更有勇氣與擔當。

而研究數據也表明,反抗性強的孩子,有超過80%長大之後獨立判斷能力更強,而不懂得反抗的孩子,往往長大後只會依附於他人,只有24%長大後能夠獨立判斷行事。

愛頂嘴的孩子更有出息,難道家長就應該“放任自流”嗎?當然不是!

“心有戒尺,行有所止。”

家庭教育就是要構建這樣一把“戒尺”,讓孩子懂得“有所爲,有所不爲”的道理:

1、 先認同孩子的感受

很多時候孩子“頂嘴”,並不是認爲自己對了,相反意識到錯誤的孩子也不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是因爲孩子礙於“面子觀念”放不下。


睿智的家長應該先認同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當時的情緒已經失控,那麼家長不妨等到雙方都冷靜下來再交換彼此的看法。

2、 不要認定孩子錯了

很多時候家長都會在教育上“犯錯”,以“強硬手腕”剛正不阿的指出孩子錯了,但這樣的教育方式對於孩子來說難以接受。

與其指責孩子錯誤,倒不如告訴孩子“什麼是對”。如果孩子堅持自己的做法,不願意向家長妥協,非原則性問題外,那麼家長可以尊重與保留孩子的意見,求同存異,也不失爲一個好的教育辦法。

3、讓孩子自己學會情緒管理

大多數愛頂嘴的孩子都是受情緒支配,哪怕“劍拔弩張”的狀態下也不肯認輸。愛頂嘴的孩子誠然有其“可貴”的地方,但缺乏情緒管理的孩子往往脾氣暴躁,難成大事。

要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除了家長的言傳身教與道理傳授外,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主動去學習。


別把孩子頂嘴當作洪水猛獸,家長一定要秉着寬容和理解的心態。

只要用對方法加以正確合理的引導,那麼不僅可以化解孩子“頂嘴”帶來的親子裂痕,還可以增加家庭歡樂與逗趣方式,同時還能進一步塑造孩子的性格養成,又何樂而不爲呢?

本文爲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