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下當時民國的大學有多牛,民國有四大名校,指中華民國時期中國的四所著名高校: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聯合辦學)、國立浙江大學、國立武漢大學。現在的大學好像一味的追求校舍、學校面積、學生數量等硬件設施了,民國尤其是抗戰後,可沒有這些,那時候爲了躲避日本鬼子的轟炸都要來回的搬家,咱們來看看這些民國大學在國際上的影響力,1948年,英國牛津大學致函國民政府教育部,確認包括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浙江大學、國立武漢大學、私立南開大學以及協和醫學院的文理科學士畢業生成績平均在八十分以上者,享有“牛津之高級生地位”(即今之大學四年級學生)。這個,現在估計極少國內大學能有這個資格。再來看看排名,1948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的世界大學排名中,國立中央大學已超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居亞洲第一。(現在中國排名最好的應該是香港的大學吧)浙江大學被英國學者在《自然》雜誌稱爲“東方劍橋”,就是因爲有一批優秀教授做出了一流成果,在極其艱苦的日子裏,在《自然》《科學》等頂尖學術刊物上發表了10餘篇高質量文章。
那麼問題來了,在民國那麼艱苦的時代,軍閥混亂,日本帝國在不斷蠶食我國,爲何民國的教育還能取得如此的成績呢,今天我們來具體聊聊。總結下來,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民間層出不窮的大師,魯迅、老舍、林語堂、胡適、巴金、郁達夫、太多太多,(留言補充啊)這可都是真正的大師,不像現在的楊XX一樣的大師
2、教育全免費,中華民國剛成立,國父孫中山先生強調在中國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教育部規定:“初小、師範、高等師範免收學費”這對於當時貧窮的民國百姓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出路。《教育憲法》還規定:“六歲至十二歲之學齡兒童,一律受基本教育,免納學費,其貧苦者,由政府供給書籍。己逾學齡未受基本教育之國民,一律受補習教育,免納學費,其書籍亦由政府供給
3、政府捨得花錢,這裏我在強調下,當時在戰時而且在和日本等侵略者打仗,國內內亂也不斷,《教育憲法》規定:邊遠及貧瘠地區之教育文化經費,由國庫補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業,得由中央辦理或補助之。”“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在中央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15%,在省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25%,在縣、市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35%,其依法設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產業,應予保障。”
4、給老師開的工資高,全社會由政府引導重視尊重教育者,1927年6月,國民政府公佈的《大學教員資格條例》規定:大學教員的月薪,教授爲600-400元,副教授爲400-260元,講師爲260-160元,助教爲160-100元。教授最高月薪600元,與國民政府部長基本持平。上世紀30年代初,大中小學教師的平均月薪分別爲220元、120元、30元。當時一般工人的月薪約爲15元,普通警察一個月2塊銀元,縣長一個月20塊銀元,而國小學老師一個月可以拿到40塊銀元。個人覺得,這和第二條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爲窮人找了一條好的人生規劃。
5、多樣化的教育格局,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並存,形成了一個參差多態而又富有彈性的“差序格局”。南開中學就是私立學校。私立學校跟公立學校比起來有靈活自由的優點,當時的文化環境足以讓私立學校生存並且發展,社會上對於私立學校也沒有偏見,這一方面得益於其時的文化生態,同時也得益於民國教育家的胸襟。
最後,抗戰最困難時,委員長曾說:“我們切不可忘記戰時應作平時看,切勿爲應急之故而丟卻了基本,我們這一戰,一方面是爲爭取民族生存,一方面就要於此時期改造我們的民族,復興我們的國家,所以我們教育上的着眼點,不僅在戰時,還應該看到戰後。”
老麥自己的觀點,晚晴一批中國人走出國門,在民國後回國看到祖國的落後,當這些早期留學回來的學者開始作爲民國中堅力量後,開始努力的讓這個封建的傳統老國家,去發展、去追趕列強的先進,再看看現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了,我們追求的是什麼?LV還是愛馬仕,
老麥侃歷史,平民角度來講述歷史,喜歡的可以關注、點贊、轉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