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天氣寒涼,最適合觀鳥;觀鳥哪裏最好?當然是溼地公園。記者昨日從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獲悉,廣州將加大溼地公園建設力度,在已建成花都湖、灣咀頭、荔湖、白雲湖、鶴之洲、流溪溫泉等19個溼地公園的基礎上,到2020年,溼地公園將增加到25個。

南沙溼地公園

觀測到的黑臉琵鷺增至40只

“兩個禮拜前我們公園發現了20只黑臉琵鷺。”南沙溼地公園相關負責人向記者爆料稱,這20只黑臉琵鷺是他們公園一條遊船船長親眼目睹的,當時,該船長正接送遊客遊覽,在公園覓食區無意間看到了這些黑臉琵鷺。

說到廣州的溼地公園,不得不說到南沙溼地公園;說到南沙溼地公園,不得不說到黑臉琵鷺。據瞭解,近年來南沙地區觀察到的黑臉琵鷺數量逐年上升,2014年南沙溼地有10只黑臉琵鷺到訪,2015與2016年都觀察到了約20只。2017年1月13日至15日,在對南沙溼地的監測中拍到了26只黑臉琵鷺,隨後經對照片進行仔細辨認,發現其中有兩隻是白琵鷺。2018年1月20日有工作人員拍到的黑臉琵鷺竟然有39只。其後的黑臉琵鷺全球同步調查日發現的黑臉琵鷺數量增加到40只。

截至2018年,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在南沙溼地監測發現鳥類180種,綜合歷年調查數據以及文獻記載,南沙溼地共記錄到鳥類200餘種。

在海珠溼地拍到的黃胸鵐(俗稱“禾花雀”)。攝/通訊員趙廣勝 信時記者葉偉報

海珠溼地公園

首次發現“鳥中大熊貓”禾花雀

10月13日,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會員兼理事趙廣勝在海珠湖拍到了5只漂亮的黃胸鵐(俗稱“禾花雀”),這是首次在海珠湖拍到禾花雀。

據瞭解,2017年12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黃胸鵐的評級從“瀕危”升級爲“極危”,而“極危”意味着禾花雀的野生種羣隨時可能面臨滅絕,禾花雀也因此被稱爲“鳥中大熊貓”。“青腳濱鷸也是新發現的。”海珠溼地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國共有5條候鳥遷徙通道,海珠溼地是其中東部和中部2條遷徙路線的途經會合地,同時還是東北亞2條遷徙通道的途經停歇地。因地理位置優越,生態環境保護得力,海珠溼地成爲衆多候鳥長長的旅途中一個安全庇護所和重要的補給站。據統計,2011年海珠溼地只有70餘種鳥類,到如今已升至172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鳥類16種,廣東省級保護鳥類21種。作爲廣州的第一個國家級溼地公園,海珠溼地還有成片的宮粉紫荊,有維管植物344種、昆蟲66種、魚類34種。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