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 作者:馬曉華

  中國藥品終端消費市場的增速有所放緩。

  日前,C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指導的《2018年中國醫藥市場發展藍皮書》(下稱《藍皮書》)發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藥品終端市場銷售8590億元,同比增長6.9%。與2017年同比增長7.6%的數字相比,終端銷售增幅有所放慢。

  “我國藥品終端市場銷售額提升但同比增速放緩。2016年我國藥品終端市場銷售額爲14975億元,同比增長爲8.3%;2017年,藥品終端市場銷售額爲16118億元,同比增長爲7.6%。這些數字不僅顯示出中國藥品終端消費增速在減緩,同時反映出製藥工業的利潤增速也在減緩。” 米內網總經理、首席研究員張步泳對第一財經表示。

  《藍皮書》數據把藥品終端分爲三大終端六大市場。

  第一終端爲公立醫院終端,2017年藥品銷售額達10955億元,包括城市公立醫院和縣級公立醫院兩個市場,其用藥規模分別爲8120億元和2835億元。

  第二終端爲零售藥店終端,2017年藥品銷售額爲3647億元,包括實體藥店和網上藥店兩個市場,其用藥規模分別爲3577億元和70億元。

  第三終端爲公立基層醫療終端,2017年藥品銷售額爲1517億元,包括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兩個市場,其用藥規模分別爲563億元和953億元。三大終端六大市場中不含民營醫院、村衛生室以及私人診所。

  “從2012年至2017年,中國藥品市場終端銷售額由9555億元上升至16118億元,近5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1.0%。這與當前的醫改有着密切關係。基本醫療保障的全覆蓋,讓老百姓的醫療可及性增強,不再是有病看不起;其次是藥品本身供應加強,由於創新升級的驅動,創新藥解決了過去臨牀上不能解決的問題,比如單抗以及一些腫瘤藥物”,張步泳表示。

  《藍皮書》數據顯示,第一終端的城市公立醫院醫院增速有所放緩,2017年銷售額爲8120億元,同比增長5.8%;2018年上半年爲4271億元,同比增長5.0%。與此同時,我國縣級公立醫院藥品銷售額的增長明顯快於城市公立醫院市場,但增速也有所放慢。2017年縣級公立醫院藥品銷售額爲2835億元,同比增長10.5%;2018年爲1541億元,同比增長9.2%。

  第二終端中,實體藥店市場2017年市場銷售額達到3577億元,同比增長7.5%;2018年上半年銷售額1904億元,同比增長7.1%。另一方面,2017年網上藥店市場藥品銷售額70億元,同比增長45.0%,2018年上半年50億元,同比增長42.5%。

  “第三終端增速明顯高於前兩個終端,這是因爲鄉鎮衛生院受益於新醫改政策,其藥品銷售額近年增幅較快,近5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5.5%,亦遠高於城市公立醫院的藥品銷售額增速。”張步泳表示。

  數據顯示,第三終端中,公立基層醫療終端銷售額增長明顯快於其他兩大終端市場增長。其中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017年銷售額爲563億元,同比增長12.5%;2018年上半年銷售額達319億元,同比增長12.3%。鄉鎮衛生院2017年銷售額爲953億元,同比增長11.0%;2018年上半年銷售額達到505億元,同比增長9.5%。

  “隨着分級診療制度的推進,公立基層醫療終端市場份額有望繼續走高。”張步泳預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