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沉寂已久的北大學生吳謝宇弒母案塵埃落定,吳謝宇終於被抓了。

這幾天到處都是有關吳謝宇被捕的消息。

這個曾經前途無限好的北大學生,涉嫌在三年前預謀殺害了自己的母親。

爲逃避法律的制裁,這位高智商的犯罪者費盡心思,不惜在家中也就是藏屍現場安裝攝像頭,連接到電腦,通過自己的手機實時監控。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吳謝宇拿了母親的手機,以母親的名義跟人聯繫、辦理貸款,在社交平臺上以母親的名義到處借錢,甚至拼湊母親的字跡給學校寫了一封辭職信,以至長達七個月母親的死都沒有被任何人發現。

如果不是吳謝宇故意給舅舅發短信,還不知道要過多久纔會東窗事發。

據說吳謝宇與一個性工作者發生了關係,錄製了多段性愛視頻,他還給這位性工作者提供了十幾萬,向她求婚,但被拒絕。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因爲頭頂北大學神、GRE考試全球排名前5%、北大廖凱原獎學金獲得者等光環,吳謝宇案得到了極大的關注。

案發後,他一度銷聲匿跡,很多人以爲他早就已經揣着以母親名義向親戚朋友借的上百萬元,成功逃亡到了國外。

不誇張地說,如果這起案件發生在西方,將毫無意外地成爲心理犯罪影視劇的素材,甚至直接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就足以支撐一部好劇本。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類似的帶有罕見心理變態性質的犯罪事件,值得深入研究,以及讓人們有所瞭解。

像這起名校學子的弒母案,僅僅歸因於家庭教育的利弊,甚至以此來拷問名校教育的得失,客氣地說是隔靴搔癢,不客氣地說是無知胡言。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吳謝宇弒母,看起來並不像是衝動之下的犯罪,而是經過長期的周密佈局,提前購得作案工具,實施作案後封死住處,將屍體用塑料布層層包裹,在房間放入了活性炭吸臭。

這一系列細緻而又縝密的作案方式,也顯示了他超高的智商。

弒母后,吳謝宇還利用反偵察手段,欺騙親朋好友稱母親陪自己去美國留學,讓母親的死成爲一個暫時的祕密。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三年前,人們對吳謝宇高智商犯罪以及其弒母的殘忍,驚訝萬分。

三年後,隨着吳謝宇被抓其逃亡生活漸浮水面,晚上在重慶酒吧當男模,白天在培訓機構做老師,這樣的雙面人生似乎與弒母時的他相似,依舊令人感嘆他生活的極端性。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很多人想不通的是,一個如此優秀前途無量的少年,爲什麼會親手殺害母親,毀了自己原本可以閃閃發光的人生?

在正常人的理解當中,吳謝宇犯罪邏輯不通,動機不明,這也恰恰是吳謝宇這種反社會人格型殺人犯的特點,你無法用常理推斷,你會覺得那些理由都不算是理由。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吳謝宇剛剛落網,案件披露的信息有限,讓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做一些假設和解讀吧。

一個人剝奪了至親的生命,卻冷酷無情、不思悔改,結合吳的成長經歷,作者推測,他是一個極端全能自戀的人。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吳謝宇膨脹的全能感,一方面來自於他是家庭的核心,母親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十幾歲的年輕人,並未真正經歷過生活的磨難和艱辛,學習成績幾乎就是人們評價學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

吳在學業上的一帆風順、所向披靡,讓他受到大量的讚美和極度的推崇,他覺得自己無所不能,這樣的感覺,就是高高天上飄。

他覺得自己是獨一無二、超凡脫俗的,他藐視道德與法律,要擺脫一切規則的限制,爲所欲爲。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吳的自戀在於他極度以自我爲中心,並不去考慮、體會別人的感受,別人的利益。

自戀還體現在容不得自己有一分一毫的錯誤,那會損害他的全能感,引起他的自我攻擊,所以他必須把這種壞的感覺轉移、投射出去。

吳謝宇的成長史滋長和激發了他特異性的心理變態傾向。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在父親亡故後,他隨母親生活,他母親生活方式顯得清高,有道德潔癖。

有報道披露吳謝宇曾撞見父親出軌,也目睹事情敗露後母親對父親的態度。

這或能解釋他的個人性史,作爲人設近乎完美的北大高材生,他追女孩並不難,卻迷戀性工作者,甚至一度計劃與性工作者結婚。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同學用“完美無瑕”來形容他,吳母的同事也說吳謝宇有“不同於一般孩子的強大自律性”。無論是完美還是早熟的自律性都是違背兒童和少年天性的,這是不正常的,是從小被“訓練”出來的。

這一點必與其共同生活的父母有關。

根據周圍朋友和同事的描述:父親隨和,母親嚴肅——推定與母親相關。

Hidden Brain(NPR的一款播客節目,科學地討論人類行爲背後的的真實動機,是什麼影響了我們的許多決策和關係)的一檔節目用貧窮、飢餓、孤獨、忙碌爲例,輔以真人實例和科學實驗結果,提出一個概念——“scarcity tunnel 稀缺隧道”。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當你覺得生活中缺少了一些重要的東西時,你的大腦就會開始關注那些缺失的東西。

當你真的很想要某樣東西的時候,你可以如此癡迷地專注於它,沒有任何其他的空間。

人類的大腦對稀缺性的反應是爲失去的東西‘挖隧道’。

大腦這樣運作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是有道理的。

深入某件事會讓你專注於它。

隧道里的一切都變得非常清晰。

問題是你看不到隧道外面的任何東西。”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比如飢餓的人,大腦被對食物的渴望佔滿,所提所想所關注的一切都與食物相關,他會用手邊一切資源換取食物,看不到接下來要面對的其他問題。

如果他意外的收到500元錢,會全部拿去買食物,不會想到留下100元支付後天急需的燃氣水電費。

(這也解釋了爲什麼前途大好的吳謝宇,放棄眼前的康莊大路做出現在這樣的選擇。

因爲康莊大路已經不在他的視線內了。)

爲什麼有那麼多神童,到了青年和中年都會突然出現精神問題、或者完全廢掉?(我搜集過很多例子。)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他們可能從小被塑造成“危險人格”。

這種人格像一把很高但不穩的梯子,是經不起風險事件的衝撞的。

而每個人的人生中,誰不會經歷幾次衝撞呢?

吳謝宇的家庭遭遇正是和這個“危險”人格衝撞的結果。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外人所不知的是,讓她性格變化的根本不是丈夫的病和去世,而是他的背叛。

對於這樣一個要強、潔癖、愛面子、清高、忠貞的女士,這次出軌無疑是對她的道德觀的和自尊的最大的嘲笑。

她的情緒和性格的變化,必然被她朝夕相處的兒子的內心捕捉到。

謝老師有理由恨、發怒,但她的兒子卻沒有。

在青春期發生家庭變故的孩子,大多數都顯示出叛逆、抑鬱、躁狂等心理疾病。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但吳謝宇卻表現的異常成熟和冷靜。

他從不對人發怒,從不情緒失控,從不和人爭執。

他是高智版的謝老師。但那些被他從意識層面壓抑進潛意識裏的痛苦,一直在慢慢發芽。

最壓抑的內心不是愛而不得,或恨而不能懲罰對方,而是既不能愛、也不能恨。

每個人的血脈中有一半父親,一半母親。

特別當孩子還小、自我尚不強大時,目睹父母之間的爭執、衝突,相當於自己的內心和身體在撕裂。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吳謝宇對性工作者的情感是怎麼樣的?

他爲什麼會求婚?

吳謝宇弒母案中,還有個很關鍵的信息,就是吳謝宇曾招妓嫖娼,確立了戀愛關係,還向她求婚。

吳謝宇拿妓女發泄慾望說得通,但被質疑的是,發泄慾望不至於上升到要結合的程度,但這個求婚動作其實更徹底的反應了他的病態。

這不是一個救風塵的故事,吳謝宇“救”的是他自己。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弒母后,吳謝宇並沒有真正解脫,母親帶給他的壓抑影響一直如影隨形,如前所說,問題在他心裏。

他在意識層面依然深受道德感的譴責,而向妓女求婚是對弒母的補償,簡單地說,是爲了讓自己的內疚感得以平衡。

他試圖在合理化自己的行爲——他不是被性驅動奴役,母親阻攔他和性工作者之間的情感關係導致了他殺掉母親。

他依然是有愛的,有道德的,他用求婚這種能體現負責態度的動作,來掩蓋真實動機,這些匪夷所思的行爲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也不是爲了脫罪,是爲了平復自己。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吳謝宇爲什麼會“愛”上一個性工作者,並且向她求婚,這在心理學上確實非常值得研究。

也許,他潛意識中尋找的,就是這種驚世駭俗的關係。

妓女打破道德約束,隨心所欲支配自己的身體換取金錢,這給了他力量感和內心自由的快感。

性工作者與他母親的職業人民教師,是完全兩個極端的形象,他要打破二十年來套在自己身上的無形枷鎖。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如果吳謝宇案沒有發生,謝天琴也會是衆多父母學習的榜樣,若有機會,也一定會向她討教教育成功的祕訣。

然而,孩子的內心世界究竟如何,卻少有人有閒暇和餘力去顧及。

尤其是在面對孩子真實的情緒和感受時,很多父母都會覺得難以接受,往往只用“應該不應該”把一切堵回去,“你不應該哭”,“你不應該這麼想”,“你不能覺得累”……

久而久之,孩子也學會了帶着面具做人,用符合父母期待的方式行事,甚至哪怕煎熬得五內俱焚,人前也能一副快樂、開朗的樣子。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那些他不曾被滿足的需要,並沒有消亡,只是暫時被深深地埋藏了起來。

吳謝宇的“完美”,實際上就是通過服從其母親的意志,

形成一個應對外界的假自我,並壓抑真自我爲代價的。

然而一味的壓抑,最終釀成了悲劇!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這些年,大學生殺人案,自殺案層出不窮,在智商上,他們可能是所謂的天之驕子,但是因爲價值觀多元化、社會事件影響、家庭教育欠缺與環境適應等問題,在他們的內心身處似乎也有脆弱不堪的一面,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健康問題。

部分大學生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具體來說有這些問題:在前期成長階段未能得到適時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導;

在大學期間缺乏後續的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在大學階段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減少大學生產生嚴重心理問題的概率,幫助他們正確應對生活事件,培養健全人格是非常必要的。

我們的分析,僅限於我對這件事所掌握到的內容的自我的判定。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吳謝宇會爲自己的罪行承擔法律責任。

這個天子驕子的墜落,帶給社會沉痛的反思,纔剛剛開始。

畢竟我們沒法定義一個人是好人、壞人。

人性也無法簡單的一分爲二,因爲我們身體內有着邪惡和善良兩種基因。

大部分沒有犯罪的人,也可能擁有一個殘破的家庭。

我們分析一個人爲什麼犯罪,其根本是,發現我們身體中的善良,並告訴自己,善良的重要性。

那麼,就先這樣,咱們下次再見。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你的焦慮,正在拖垮你

男方家裏說,要娶一個不要彩禮的_____!

性心理:關於性,你還真的不懂江西86歲老漢狠心拔掉妻子氧氣管,發生了什麼?

原生家庭問題:讓你的婚姻輪迴到父母模式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戒掉了它!——心理學說抑鬱症沒有所謂模樣,他們連笑着都很絕望……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作者簡介:小賢老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塔羅牌占卜師、行星能量頌鉢療愈師,自由碼字人,培訓師。

體會愛的老靈魂,人生路的探索者。

重要的是:一個認真熱愛生活的心理師。

以有限文字,寫無限可能!

倡導以愛爲本質的精神生活,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諦,生命的真意!

我遇見你,然後遇見我自己!——實用心理學

如需心理諮詢、塔羅牌占卜、商務合作,請私信!

吳謝宇弒母案心理分析:一場自我的救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