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然,除了這些以外,其他一些藥物合用也可能存在風險,因此無論喫什麼藥,都應該謹遵醫囑,並主動告知醫生自己正在服用的藥,以便醫生處方。辛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等降脂藥需要經過肝藥酶進行代謝,而阿奇黴素卻會抑制肝藥酶的作用,兩者同服容易導致血漿中他汀類藥物濃度上升,可能造成急性肝壞死。

生活中,面對細菌、病毒,以及有毒有害物質的侵擾,人難免會生病。有些疾病可以自愈,有些疾病離不開藥物治療。喫藥看似簡單,實則是一件很有“學問”的事,大到某些藥不能同服,小到喫藥該怎麼喝水,其實都是有講究的。

案例

27歲的研究生小張,感冒發燒後去藥店買了多種感冒藥,喫了都不管用,不僅發熱沒好,還出現了腹瀉症狀。到第七天,小張終於堅持不住,這纔到醫院就診。醫生檢查發現,小張血壓下降、肌肉溶解、腎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嚴重凝血功能障礙 …… 住院7天,經醫生全力搶救,仍然不幸離世。醫生表示,這和小張喫錯藥密切相關。

藥喫對治病,喫錯卻可能致命!這些常見藥,千萬不要一起用

可見,藥物如果喫不對,不僅難以治療疾病,反而可能傷身。那麼,喫藥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1、這些藥同時服用當心減藥效、損建康

很多中老年人都有多種基礎疾病,需要同時喫好幾種藥,如果再碰上感冒咳嗽等,還得額外再喫其他藥。但有些藥真的不能同時服用……

1,不同藥名,同一成分

有的人在喫了某種藥以後覺得效果不佳,會再喫另一種藥,就像案例中的小張那樣。但有些藥只是名字不同,組成成分有相同之處,這樣一來就相當於加大了服藥劑量,容易增加副作用,甚至出現藥物中毒的情況。

比如:帶有“氨”、“酚”、“撲”等字樣的感冒藥,雖然名字不同,但一般都含有對乙酰氨基酚這種成分,若是同時服用,很可能因藥物過量而造成肝損傷。

所以,服藥前應該仔細閱讀說明書,看是否存在相同成分;如果用藥後效果不明顯,也建議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

藥喫對治病,喫錯卻可能致命!這些常見藥,千萬不要一起用

2,維生素C+……

幾乎每個養生人士的家裏都少不了一瓶維生素C,但如果用不對,不僅難以起到營養補充的作用,還可能降低其他藥物的療效。比如:

①+部分抗生素=降低療效、增加不良反應

※VC+紅黴素:在鹼性環境中,紅黴素的抗菌作用會隨着pH值升高而增強,但維生素C偏酸性,會破壞紅黴素,降低抗菌效果。

※VC+磺胺類:磺胺嘧啶、磺胺甲惡唑等磺胺類藥物一方面會增加VC排泄量,降低VC療效;另一方面,大劑量的VC會促使磺胺類藥物在腎臟內形成結晶。

藥喫對治病,喫錯卻可能致命!這些常見藥,千萬不要一起用

②+抗胃酸藥=中和反應

胃舒平、達喜等抗胃酸藥,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碳酸鈣、氫氧化鋁等鹼性物質,會與偏酸性的維生素C發生中和反應,使兩者的療效均有所下降。

③+阿司匹林=水楊酸鹽排泄減少

阿司匹林經肝藥酶代謝後會產生水楊酸鹽,需經過腎臟排泄,且排泄量受pH值影響,在酸性尿液中的排泄率不足5%。

而VC恰好具有酸化尿液的作用,這就會導致水楊酸鹽排泄量減少,有可能出現水楊酸鹽中毒。

藥喫對治病,喫錯卻可能致命!這些常見藥,千萬不要一起用

3,複方甘草片+……

複方甘草片是很多人都不陌生的止咳藥,它也有一些“搭配禁忌”。

①+降壓藥=影響控壓

一方面,甘草酸會幫助排鉀升高血壓;另一方面,複方甘草片中的甘草流浸膏會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導致血壓升高,並易與降壓類藥物發生拮抗作用,導致藥效降低,從而造成血壓不受控制。

②+降糖藥=影響控糖

甘草酸在體內酶的作用下,會水解爲甘草次酸,其具有類似糖皮質激素的作用,能升高血糖,降低降糖藥的效果。

藥喫對治病,喫錯卻可能致命!這些常見藥,千萬不要一起用

③+排鉀利尿藥=增加不良反應

呋塞米、利尿酸、氫氯噻嗪等藥物,與甘草片都具有排鉀作用,兩者同服相當於增加劑量,容易導致低鉀血癥,增加水腫、血壓升高、尿瀦留等不良反應風險。

④+水楊酸類藥=增加胃潰瘍風險

甘草具有類糖皮質激素的作用,能增加胃酸分泌,減少胃粘液分泌,容易誘發或加重胃潰瘍,尤其是與阿司匹林、水楊酸等藥物合用時,風險更大。

藥喫對治病,喫錯卻可能致命!這些常見藥,千萬不要一起用

【小貼士】

複方甘草片本身也並不十分安全,其中含有的阿片粉即鴉片,雖然有鎮咳作用,但連續服用有上癮的可能,18歲以下人羣風險更高,部分地區已禁用。

如果確實需要使用複方甘草片,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而且一般連續服用不宜超過1周。

4,阿奇黴素+……

阿奇黴素是一種廣譜抗生素,其對胃腸刺激小、口服吸收快,因此被廣泛應用。但如果用不對,也可能引發嚴重後果,甚至有致命危機。

①+辛伐他汀=急性肝壞死

辛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等降脂藥需要經過肝藥酶進行代謝,而阿奇黴素卻會抑制肝藥酶的作用,兩者同服容易導致血漿中他汀類藥物濃度上升,可能造成急性肝壞死。如果兩者合用,辛伐他汀的劑量一般必須控制在20mg以內。

②+華法林=增加出血風險華法林是抗凝藥,其作用是防止血液凝集;而阿奇黴素也可導致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從而容易增加出血風險。因此服用華法林時應避免使用阿奇黴素。

藥喫對治病,喫錯卻可能致命!這些常見藥,千萬不要一起用

要注意的是:阿奇黴素不是人人都能用的!比如:對阿奇黴素過敏的人、肝功能不全的人都禁用!

當然,除了這些以外,其他一些藥物合用也可能存在風險,因此無論喫什麼藥,都應該謹遵醫囑,並主動告知醫生自己正在服用的藥,以便醫生處方。

2、服藥時間有講究5個名詞要分清

科學用藥,不僅要把握好用什麼藥,用多少量,還得把握好服用時間及方法。

合適的服藥時間,有時不僅能提升療效,還可以減少不良反應。比如:脂溶性維生素飯後服用療效更佳;腸溶型阿司匹林早餐前空腹服用對胃腸刺激更小。

但究竟醫生常說的“空腹、飯前、隨餐、飯後、睡前”,具體是指什麼時候?

※ 空腹:空腹指的是胃腸道內沒有食物,一般在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若是完全空腹,則是指8~10小時未進食,一般是清晨起牀後。

需要空腹服用的常見藥物有:鹽類瀉藥硫酸鎂、頭孢氨苄或諾氟沙星等抗生素。

※飯前:喫飯前15~30分鐘左右,有助於減少食物對藥物吸收的影響、保護胃黏膜、促進胃動力等。

常見的藥物有:多潘立酮(嗎丁啉)、西沙比利、甲氧氯普胺(胃復安)、抑制胃酸的藥物奧美拉唑等。

藥喫對治病,喫錯卻可能致命!這些常見藥,千萬不要一起用

※隨餐或餐中:喫飯的同時喫藥,有助於充分發揮藥效或減輕對胃腸道的刺激。

常見藥物有:部分降糖藥、抗真菌藥灰黃黴素、某些抗高血壓藥物(如:卡維地洛)、某些抗生素(如:克拉黴素緩釋片)。

※飯後:喫完飯後15~30分鐘左右,有助於減輕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並使藥物更好地起效。

大部分藥物都可以在餐後服用,尤其是對胃腸刺激較大的或脂溶性藥物,如:普通阿司匹林、甲硝唑、多西環素、複合維生素等。

※睡前:睡前15~30分鐘左右,有助於改善睡眠或促進早晨排便等。

常見藥物有:棗仁安神液等安神助眠藥、洛伐他汀等降脂藥、氨茶鹼等平喘藥、撲爾敏等抗過敏藥。

藥喫對治病,喫錯卻可能致命!這些常見藥,千萬不要一起用

【注意】以上藥物的服用時間僅供參考,具體情況以藥品說明書或醫囑爲準。

3、這些常見藥合適的水溫也很重要

要想藥物充分發揮效果,喝對水也很重要。一般來說,大部分口服藥都應該用150~200ml白開水送服,切勿貪圖方便用牛奶、濃茶、飲料等服用。有的藥對水溫還有要求,太熱的水也會影響藥效,比如:

1,酶類

酶類藥物,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複方消化酶等,主要是有活性的蛋白質,溫度過高時,其活性就會降低,甚至失去活性,從而影響藥效。因此,應使用微溫的白開水。

2,維生素類

像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其性質不穩定,遇熱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造成藥物療效降低。服用維生素補充劑時,水溫宜稍涼。

3,活菌類

活菌類藥物,如:整腸生、媽咪愛、乳酶生、益生菌補充劑等,其中的活菌不耐高溫,用熱水沖泡或送服可將其殺死,從而失去治療作用。所以水溫也宜稍涼。

藥喫對治病,喫錯卻可能致命!這些常見藥,千萬不要一起用

其實不管是什麼藥物,最安全的服用方法都是謹遵醫囑。自行服藥時,則應該仔細閱讀說明書,嚴格按照說明指導進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