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3月8日,哥本哈根開了一個會,會議討論通過1910年克拉拉蔡特金提議的將每年的3月8日定爲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後來簡稱三八婦女節,再後來變成,女人節,女孩節,女神節。
這個節日也是外國來的,最初是在19世紀法國大革命開始的時候,一些女革命家提出要提升女子的教育權和經濟權。於是在各國都掀起了平權運動,到了20世紀初,從米國到歐洲,左翼的人羣成立了代表女性權益的組織,有進一步的提升了女子運動的zhengzhi化,到了我國,大概1922年纔有女子運動的官方機構,大概得益於第一次合作吧,那時候女子部部長是向警予。
但是實際我們從洋務運動開始,就已經有女子學堂了,甚至民國的女權代表人物,都是晚清培養出來的。這點我們實際走在國際運動的浪潮當中了。
那麼到現在,我們的這個節日已經沒有那麼多古板的zhengzhi味道了,尤其我國,它更像一個購物節,或者情人節,這也算側面表達我們對女權運動的支持和認可,尤其是我們常唸叨的一句:婦女能頂半邊天。
受文化影響和限制,大家現在愛用女神代替婦女,好像婦女這個詞有點老,有點low,那是因爲大家對婦字有模糊認知。
一說婦,就好像年齡大,結了婚,不美麗。
實際,不是的啊,你看《禮記》士人的女孩,纔可以叫婦,你看《爾雅》柔美嫺靜纔可以叫婦,有個據說可以禍國的美女就叫婦好。
婦女是個特別高大上的詞,代表,成熟,高貴,典雅,美麗的女子。
咱也不知道,就不樂意用了。
反而有個特別不好的詞,大家用的有來道趣的,就是老公,老公的意思就是太監的意思。小爺是太子 老公是太監,不信你查《明史》。
好了這個事就告一段落吧。
說說我自己對女權的認知吧,我結婚前給我媳婦講了個故事,我的觀點都在這個故事裏。
大概意思是一個國王生病,只有一個特別醜的巫婆能治(一般用亞瑟王和蘭斯洛特)但是醜陋的巫婆要求國王最帥的武士娶她,她纔給國王看病。
於是一個帥武士同意了,結婚當晚,帥武士驚訝的發現醜陋巫婆變成性感美麗的女孩,女孩說,我被詛咒了,一天當中只有一半時間是自己本來美麗的樣子,另一半是巫婆。
她讓武士決定自己白天是美女還是晚上是美女,白天是呢,就很有面子,晚上是呢,就很有豔福。
結果呢,武士說,我覺得你應該有自己的選擇,我把選擇權給你,你喜歡白天還是晚上你自己決定。
於是嘭的一聲,白煙散盡,詛咒解開了,原來解開的祕訣就是如果一個男人給你自由,你就得以解脫。
我講完了。
這個世界上你們除了美麗,就是毫無拘束的灑脫,你喝過的每一杯酒,花過的每一分錢,
都是你爲了你想要的世界,投的選擇票。
世界愛你們!
哦哦,還有一句,送給還在一線的白衣女神。
解下口罩的那天,最美的天使就在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