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際銳評丨穩健前行的中國經濟有能力實現預期目標

中國國家統計局週四(14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前10個月國民經濟運行呈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主要指標運行在合理區間。在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保持穩健前行來之不易,展現出強大的韌性與潛力。

前10個月,中國經濟表現的關鍵詞就是“穩”。比如,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7.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6%,表明生產總體保持穩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1%,顯示內需持續擴大。同時,前10個月CPI同比上漲2.6%,仍然處於3%左右的預期目標內。此外,在世界經貿整體增長萎縮的狀況下,中國外貿外資仍然保持了較快增長。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前10個月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93萬人,提前實現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的目標,這將帶來收入的增加,爲消費的提質擴容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同時,中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從產業結構來說,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生產指數分別同比增長16.9%和11.3%,增速均明顯快於全部服務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速明顯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整體增速,這表明現代服務業增勢良好,工業升級趨勢明顯。從需求結構來說,和消費升級相關的一些商品,包括通信器材類、體育娛樂用品類都保持了兩位數增長。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購物節,中國電商平臺天貓、京東累計交易額分別同比增加25.7%、27.9%,這表明提質升級的消費力正成爲中國經濟的“助推器”。

在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抬頭、世界經濟面臨下行壓力背景下,中國前10個月經濟取得這樣的成績很不容易。這主要得益於逆週期調節政策逐步發力顯效,企業創新活力不斷迸發,對中國經濟形成了強有力支撐。

今年年初以來,中國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措施,全年減稅降費總額將超過2萬億元。同時,中國不斷推出貿易便利化措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比如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通過《外商投資法》、頒佈《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建設深圳先行示範區、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以及新增6個自貿試驗區等。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佈了持續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五項措施,爲外商外資進入中國創造更加有利的環境,不斷增強市場主體活力。前10個月,中國日均新登記企業接近2萬戶,在去年高速增長的基礎上繼續加快增長,表明企業對中國經濟前景充滿信心。

當前中國經濟正在經歷深刻的結構調整和再平衡。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更加註重內需與外需、消費與投資的平衡,更加註重創新驅動發展。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隨着宏觀政策效果繼續顯現,國內市場進一步壯大升級,中國有能力實現全年預期目標,不斷實現高質量發展。(國際銳評評論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