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小朋友們查看小童說星座的早晨分享,今後我們一定會給大家分享不同的觀點,讓你走進歷史的海洋
申國聯合繒國、西戎(以犬戎爲主)發動的攻打幽王的戰爭,以他們一方的大勝和幽王的被殺而告終,這也讓有關西周這段時期的歷史翻到了最後一頁。並且,上一次咱們也說到,在這場戰爭中姬宮湦已經被全天下的諸侯所拋棄,沒有人願意去救援這位昏君。可偏偏就有這樣一位賢能的諸侯國君,死在了這場戰火之中。莫非這是一位要去救援幽王的諸侯嗎?而他又是誰呢?
這位被戰爭波及,命喪於戰火之中的諸侯正是咱們此前剛剛講過的,正在籌建新城,要把自己的諸侯國正式建立起來的鄭桓公姬友。按理說以他是幽王叔叔的身份,在這危難之際會去捨命救援天子還是合情合理的。但正如咱們講“鄭國建國錄”時提到的,桓公已經看透了姬宮湦的昏庸,早就在準備離開朝廷。此時,昏君由於自己的無理挑釁,讓申國開始反攻,這就是上天在對幽王降下的懲罰。以桓公這樣能看清形勢的人,怎麼可能逆勢而爲呢?顯然他不會去救援幽王,只是被迫捲入到戰亂之中而已。
那鄭桓公爲何會死在這場戰鬥中呢?按說以姬友的身份和賢德之名(《史記·鄭世家》記載“封三十三歲,百姓皆便愛之”),申繒聯軍肯定會認識他,加上他身邊多少會有護衛,不太可能隨隨便便就被殺。可偏偏史書中就留下了他死於戰火之中的記載,這又是爲什麼呢?既然一時搞不明白,咱們不如先來看看歷史文獻中是如何記載的。
據《史記·鄭世家》記載:“犬戎殺幽王於驪山下,並殺桓公”,說明桓公並不是死在周朝自己人(申、繒兩國軍隊)手裏,而是死在了西戎外族人之手。這雖然情理上說得通,但鄙人卻不贊同太史公這種說法。因爲,在下認爲桓公不太可能跟隨幽王一起逃跑,更不太可能跟昏君一起死在驪山。至於爲什麼我會提出這樣的說法,因爲在下有以下幾點思考:
其一,鄭桓公早有離開幽王的打算,只是礙於鄭國的新城正在建造,自己也擔任着司徒一職,不方便立刻撕破臉離開。此時,豐鎬被圍攻,幽王又出逃在外,正是他藉機離開昏君的最好時機,所以他不太可能再繼續跟着幽王。
其二,幽王逃跑的方向是豐鎬的東北方向,即向晉國逃亡。可鄭國的新住地在豐鎬正東的河洛之地,這就說明桓公即使要逃離豐鎬的話,也應該與幽王一行人行進的方向不同。而豐鎬以東及偏南的這個方向又屬於申、繒兩國圍攻的區域,犬戎無需來這個方向追擊,所以,桓公大概率不是被犬戎所殺。
其三,明確說桓公被犬戎所殺的這條記載,鄙人僅在《史記》及摘引《史記》的書籍中找到過。大部分史料中所記的都是“幽王爲犬戎所殺,桓公死之”,也就是說桓公確實是死在了這次災難中,但並不一定是被犬戎所殺。
正因爲有了這三點的思考,讓在下覺得桓公之死並沒有那麼簡單,便有了繼續探尋真相的動力。最終,鄙人還真有了新的發現,又是在《竹書紀年》這本奇書中找到了線索。據書中所記:“(幽王)二年,晉文侯同王子多父伐鄫,克之。乃居鄭父之丘,是爲鄭桓公”。
那這條記載說明什麼呢?說明桓公跟繒國(繒、曾和鄫是古書中的不同寫法,本爲同一國家)有仇,他曾經跟晉文侯一起欺負過繒國,甚至還搶了一片土地歸入了鄭國疆域。這份奪土之恨,繒國當然會銘記於心。這次應申國邀約來攻打豐鎬,又碰上了以前的仇人,繒國當然要搞搞事情了。所以,在下認爲鄭桓公會在這場沒有其他諸侯參與,又賢臣們全都離開朝廷的情況下罹難於此,應該是這樣一個過程:
幽王二年,桓公曾接受晉文侯邀請(也有可能是桓公發起),合力進攻繒國並取得勝利,從而讓鄭國獲得了“鄭父之丘”這塊原封地之外的領地。所以,當桓公詢問太史伯該遷居何地時,太史伯會勸他遷往河洛之地,恐怕也有這方面原因的考慮。等到桓公同意了太史伯的建議,將族人遷居於該地時,虢、鄶二國又送給桓公十邑的土地,讓鄭國在此站穩了腳跟。可這次鄭國的確是佔到了便宜,卻也讓繒國和鄭桓公結了仇。
之後,由於鄭國新城正在建造中(幽王九年),所以桓公本人還需留在豐鎬穩住幽王,避免天子猜忌。可誰曾想幽王竟然在轉過年來便大搞會盟,並於秋後發兵攻打申國,挑起了最後的這場決戰。等申、繒、西戎聯軍包圍了豐鎬之後,幽王一行人往東北方向逃亡,桓公也藉機與昏君分道揚鑣,往自己選擇的新住地(正東方向)奔走。
結果,心心念念想回到自己國家的鄭桓公,與從東南方向攻打過來的申、繒部隊碰了面。老冤家在這樣狀態下遇到,繒國人當然要趁亂害死桓公,並散佈消息說姬友是與幽王一起死於兵亂來掩蓋真相。這纔會讓不明真相的鄭國人沒有去向繒國復仇,也讓太史公記下了桓公爲犬戎所殺的記錄。
當然,這種假設是鄙人根據《竹書》的這條記載,推測出來的一種情況。但在下相信,當年桓公聯合晉國攻打繒國的這個決定,多少會對他的死有所影響,讓他幾乎成爲唯一替昏君“陪葬”的賢臣。假如姬友能提前知道自己的結局會是這樣的話,恐怕他一定不會在當初去招惹繒國了。
既然桓公死於戰亂,鄭國也正爲築造新城立國而忙碌,全體族人還是需要一位領導來管理的。於是,在衆人的擁戴下,桓公之子姬掘突繼承了爵位,史稱鄭武公。那鄭國在此亂世之秋,又更換了新國君的情形下會何去何從呢?等說到武公執政時,咱們再敘“鄭國史話”。
【關鍵詞雲圖簡史】
爲了方便廣大史學愛好者能快速回憶起相關的歷史內容,作者“閒敘春秋”將在每篇文章結尾奉上“關鍵詞雲圖簡史”,通過8-12個關鍵詞,幫助大家回憶文章內容,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本文關鍵詞:鄭桓公之殤、豐鎬被圍、桓公罹難、史記、犬戎殺姬友、三點思考、竹書線索、鄭繒之仇、繒人害桓公,昏君陪葬、武公繼位。
今後我們一定會給大家分享不同的觀點,讓你走進歷史的海洋,非常感謝你們的觀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