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對於剛剛出生的新生兒和小月齡的嬰兒來說,突然出現吐泡泡的症狀,還有可能是“肺炎”發出的信號。如果新生兒出現了呼吸增快,且伴隨明顯的胸部凹陷,就可診斷爲肺炎。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寶寶每一天的變化都是可愛且新奇的。

他們的一個小動作在父母眼中都是可愛的表現。

特別是寶寶在吐泡泡、玩兒舌頭時,媽媽的心似乎都被融化了。

越小的孩子,吐泡泡可得小心

之所以孩子會有這種表現,是因爲其中樞系統還未發育完全,吞嚥反射不夠成熟,所以就有了吐泡泡的可愛動作。

但是,對於剛剛出生的新生兒和小月齡的嬰兒來說,突然出現吐泡泡的症狀,還有可能是“肺炎”發出的信號!

由於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夠完善,且調節能力相對較差,即便是有炎症刺激,也很難表現出咳嗽反射。

再加上新生兒的器官短且狹窄,呈現出了漏斗狀。

在寶寶呼氣的過程中,肺內的氣體就可通過氣管而衝出,氣管內的痰液隨着呼吸道進入口腔,氣體伴隨着污濁的痰液,就會讓寶寶出現“吐泡泡”的行爲。

目前臨牀上將新生兒肺炎主要分爲兩大類,也就是吸入性和感染性,其可同時並存:

第一,吸入性肺炎

所謂的吸入性肺炎,就是指患兒吸入了異常的物質,從而引發了呼吸道炎症,特別是通過順產生育的寶寶,在過程中可能會吸入羊水、胎糞、產道分泌物等物質。

在其隨着呼吸道進入肺部後,就可誘發肺部感染。

針對新生兒吸入性肺炎,臨牀上的治療原則就是積極清除吸入物、吸氧、抗生素治療。

第二,感染性肺炎

感染性肺炎分爲產前和產後感染兩種情況。

第一就是胎兒在母體內感染了大腸桿菌、厭氧菌或病毒等引發的肺炎。第二種則是分娩過程中或產後,感染了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衣原體等,在進入呼吸道後就會造成肺炎出現。

目前臨牀最最常見的出生後感染,多以葡萄球菌爲主。針對感染性肺炎,醫生的治療原則就是控感染、結合抗生素、保持呼吸通暢、氧療等進行治療。

另外,由於新生兒肺炎不像大月齡嬰兒一般有明顯的咳嗽和呼吸困難,所以家長應在生活中學會分辨肺炎的症狀,可通過以下幾個方式來進行判斷:

1、數呼吸

目前國際上判斷新生兒肺炎的最簡單方式就是數患兒的呼吸次數,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方案。

也就是說,當新生兒在安靜狀態下,每分鐘的呼吸次數大於或等於60次,就可被定義爲呼吸加快。

如果連續數兩個1分鐘,其呼吸次數都超過了60次,就能確定患兒呼吸增快,可能是肺炎到來的信號。

2、觀察胸部的凹陷

如果新生兒出現了呼吸增快,且伴隨明顯的胸部凹陷,就可診斷爲肺炎。

所謂的胸凹陷,指的就是新生兒吸氣時,能明顯看到胸壁下有向內凹陷的表現。

這是因爲孩子在發生肺炎之後,呼吸受到了阻礙,需要更用力吸氣,才能完成氣體交換工作,從而導致了胸凹陷出現。

最後還要提醒各位媽媽一點。

無論新生兒出現了怎樣的肺炎,都不應在家進行盲目治療,而是需要住院進行鍼對性治療。

特別是胎糞吸入性肺炎,相對較爲兇險,需嚴格按照醫生建議處理,以免給新生兒帶來更大的傷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