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爲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胡雪巖(公元1823公元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順官字雪巖,清朝著名紅頂商人,徽商代表人物,被譽爲“大清首富”。胡雪巖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爲了謀生,他就給別人放牛。

在胡雪巖十二歲那一年,他的父親去世了,現實生活給胡雪巖狠狠的一悶棍。爲了謀生,胡雪巖開始闖蕩江湖,背井離鄉,發誓要轟轟烈烈的幹一番大事業。
胡雪巖來到一個錢莊當了一個學徒,因爲他沒有讀過書,只能從事一些體力勞動,如打掃衛生、跑腿送飯等任務。胡雪巖工作態度非常認真,再加上勤勞踏實,很快他就成了錢莊的夥計了。

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杭州阜康錢莊於掌櫃就收胡雪巖爲學徒,由於於掌櫃沒有兒子,他就把胡雪巖當作親生兒子,並且在於掌櫃去世之後,還把錢莊悉數託付給胡雪巖。自此,胡雪巖改變了命運,不再是一個窮小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儘管胡雪巖得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如何把“一桶金”變成“兩桶金”,這是他要考慮的問題。如果胡雪巖只會啃老本,不會掙錢,這些錢還是會沒有的。
事實證明,胡雪巖是一位具有商業頭腦的天才人物。

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胡雪巖挪借錢莊銀票500兩銀子,幫助“候補浙江鹽大使”王有齡補實官位。贈人玫瑰,手留餘香,胡雪巖幫助王有齡,也是幫助了自己。
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王有齡升任浙江巡撫,他感恩圖報,就鼎力相助胡雪巖的“阜康錢莊”。有了王有齡的幫助和支持,胡雪巖的生意是越做越大,除了錢莊之外,他還開了很多的店鋪。
胡雪巖的發家之路還要感謝一個人,他就是左宗棠。談及這個人的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

左宗棠(公元18121110日—公元188595日),字季高,湖南湘陰人,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並稱爲“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左宗棠平定太平天國運動、興辦洋務運動、鎮壓捻軍、平定陝甘回亂、收復新疆,一生戰功赫赫。
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阿古柏領兵入侵新疆,建立“洪福汗國”,沙俄也趁機侵佔伊犁。左宗棠爲了維護清朝的穩定與統一,便領兵抵禦外敵,收復新疆。

打仗是個花錢的事,此時清朝財政捉襟見肘,根本拿不出錢。不過左宗棠有辦法,他想起了胡雪巖。左宗棠在平定太平天國運動的時候,胡雪巖就借錢給他,讓他渡過了難關。

如今左宗棠還需要胡雪巖的幫助,他就給胡雪巖寫信說借點錢救急。胡雪巖二話不說,就給左宗棠籌錢,爲他解決了經費的問題。左宗棠能夠收復新疆,其中也有着胡雪巖的功勞。
左宗棠贊曰:“雪巖之功,實一時無兩。”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胡雪巖因協助左宗棠收復新疆有功,被授予布政使銜,賞穿黃馬褂。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正當胡雪巖事業順利的時候,卻爆發了金融危機,再加上外商的打壓,胡雪巖的生意都賠了,公司也破產了。
禍不單行,清廷將胡雪巖革職,查封胡雪巖的當鋪、商號等。胡雪巖知道後,承受不住沉重的打擊,便一病不起,生命垂危。臨死前,胡雪巖對兒子再三叮囑四個字“勿碰白虎”,可是兒子不理解這是什麼意思,就反問胡雪巖“白虎是?”

胡雪巖就說白虎就是白銀子,這是害人性命的東西,一旦沾染,害人害己。胡雪巖與白銀相伴一生,最終卻落得個如此悽慘的下場,臨死前他才幡然醒悟,錢財真是害人害己,經商是最有風險的事情。
爲了不讓子孫經歷自己的遭遇,胡雪巖就叮囑子孫勿近白虎,遠離白銀,他的子孫也謹遵教誨,不再經商。

錢財乃是身外之外,生不帶來,死不帶走,何必對它如此的執着呢?胡雪巖到死才明白這個道理。

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閱讀這篇文章,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點贊、分享,謝謝!感謝您的支持!
參考文獻:《清史稿》、《紅頂商人胡雪巖》、《胡雪巖傳》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