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之所以会有如此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之中,一定要学会去把控孩子的心理,不要对他们的一些欲望上和物质上的追求,尽可能的去满足他们。孩子之所以在外面特别怂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害怕群体会给自己带来伤害,而父母在发现孩子在外面有这种倾向性的时候,应该通过自己的魅力,让孩子发现与人交往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并且能够在这个过程之中,获得更深厚的友谊。

现代家庭当中,对于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也有更多的人开始了解到,孩子的性格和他们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更多的父母,也想要通过一些行为方式,来改变孩子的性格。

我们却能够发现,有一些孩子的性格,往往是在成长的过程之中不断变化,最终成了父母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比如说有些孩子小的时候非常的活泼开朗,却在长大以后变得沉默寡言,另外有些孩子也会形成一种较为畸形的行为习惯,比如说他们在家里特别横,然而到了外面却变得唯唯诺诺不敢跟人说话,这种孩子就是典型的窝里横,外面怂。

前几天邻居家的小孩从奶奶家回来了,然而父母看到孩子以后,却发现孩子已经跟自己所期待的样子有着一定的差距。

最开始小孩非常的听话,但是父母为了打工,将孩子送到了爷爷奶奶身边,因此对他的管教也变得越来越少。

大多数人都知道,隔代教育最容易产生的就是这种问题,而这个孩子也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长大,爷爷奶奶也对他们唯命是从,所以孩子也就成了一个家里的小霸王,回到家看到父母以后也是颐指气使的态度。

但前两天他带着孩子来我们家玩的时候,就能够发现孩子却异常的乖巧。这种在外不言不语,在家却想翻天的孩子,就是一种窝里横外面怂的表现。

窝里横指的是:孩子在家庭当中所做出的行为让人难以接受,比如说有些孩子会大喊大叫,甚至于会在自己情绪不受控制的情况之下,将家里的东西摔碎。

而这种胡乱发脾气的行为,就是为了显示他们自己在家庭当中的重要性和地位。

但这种行为在大人看来却是非常幼稚的。可是在这些孩子的心目当中,却是一种非常酷并且非常有效的方式。

外面怂指的就是:小孩子在家里与外面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反差,他们在遇到陌生人或外人的时候表现得异常乖巧,。

有些孩子甚至还会因为自卑怯懦,而不敢与人交谈,这种情况有些类似于社交障碍,但是更多的是因为孩子的内心无法认同自己在外人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因此也为了避免别人对自己的不认可,所以,他们在外面的样子让家长也十分的担心。

这类孩子并不非常少见,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经常会听到邻居会有这样的吐槽,但是我们依旧能够知道的是,孩子会出现这些行为并非是孩子本身造成的,与周围的环境也有关。

但是长期处在这样的一种行为影响之下,对于孩子的未来来说,只有两种发展可能,要么就是在外面也依旧不受欢迎,甚至于会被群体孤立。

另外一种极端就是,在外面拒绝与群体融合,使得自己主动被孤立起来。

大多数人都知道,孩子的成长最离不开的就是家长对他们的教育,而孩子能够受到如此多的影响。

并不仅仅是家庭教育这一个因素,多方因素共同作用才会让孩子形成一种相对较为特殊的性格,而这种性格,往往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习惯。

那么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为什么一个小孩子会在自己的家中与外界之间,产生如此大的差异?这里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而孩子的性格形成,又是受着什么东西的影响呢?

1)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这种家庭影响,相信大家能够知道,这就是来自于父母以及隔代教育上的过分溺爱。

大多数家庭在有了孩子以后,总是希望让孩子享受到最好的东西,让他们能够努力的提升自己。

但过度的给予孩子更多的物质上的满足,反而会让孩子沉溺于这些东西当中,变得毫无感恩之心,而这个过程也就会让孩子逐渐的失去把控情绪的能力。

他们会变得喜怒无常,当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甚至还会对家人发脾气,而这种无理取闹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家庭的溺爱。

2)受周围环境影响

孩子对于周围环境的感知是十分敏感的,他们在自己的认知世界当中,若是发现周围的环境给他们了一定的压力,那么他们就会变得异常排斥,因此也会拒绝与群体之间产生联系。

而这个过程产生的结果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外面怂,当孩子无法与外界产生联系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就会变得更加封闭,甚至会产生自卑怯懦,以及自闭症和抑郁症等等不良的心理倾向。

所以,在这个时候,社会对他们的影响,往往会在这种无形的压力之间,让他们变得更加沉默,更加懦弱,更加自卑。

3)受自我因素影响

孩子的成长除了与周围的环境有关之外,与他们自身也有着极大性关系。一个孩子的成长发育,往往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变化,而他们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之中,也会逐渐产生独立意识。

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能力与周围的环境完全不匹配的时候,就会产生过度的情绪。作为小孩子来说,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所以,才会让一切行为变成宣泄的窗口,在家里摔东西,骂人、辱骂他人,打人都是他们对自己最为亲密的人的一种伤害。

可是这在他们的认知范围之内却并不存在“伤害”,因此才会更加肆无忌惮。

这是由于以上三种原因的共同作用,才会让孩子的性格反差如此之大,而孩子的性格形成在这个过程之中,最应该负责的其实就是环境的制造者,也就是周围的这一切。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教育与性格培养上,起着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孩子出现了这类现象的时候,作为父母应该起到引导的作用,才能让孩子更好的度过这个阶段。

①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情绪并不是完全不可控的,而是需要一个正确的方法,父母在这个过程之中可以扮演一个引导者角色,教会孩子控制情绪。

可以让孩子当自己情绪来临的时候,首先应该做到深呼吸,努力的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这样的话就可以让自己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也就不会产生相对较为激烈的行为。

父母也可以作为一个榜样,给孩子进行很好的示范,让他们能够在父母相对较为宽容和平和的性格当中,学会如何去让自己变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不要对孩子过分溺爱,有求必应

孩子之所以会有如此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之中,一定要学会去把控孩子的心理,不要对他们的一些欲望上和物质上的追求,尽可能的去满足他们。

父母对他们的过分溺爱,也会让他们逐渐的丧失自我把控能力,甚至变得无法无天。

当面临隔代教育的时候,我们也不用把孩子看得太过特殊,而是应该以一种相对较为平等的心态去培养他们,对于孩子有求必应的这一点,一定要让老人转变思想观念。

③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融入集体

孩子之所以在外面特别怂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害怕群体会给自己带来伤害,而父母在发现孩子在外面有这种倾向性的时候,应该通过自己的魅力,让孩子发现与人交往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并且能够在这个过程之中,获得更深厚的友谊。

孩子也应该努力的去打开自己的心扉,与别人交往和交流,甚至于成为集体当中的核心,但是这个过程是需要父母进行相关的引导的,并不能够让孩子主动的去做到这一点。

所以,父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带孩子多出去与人交流,多接触集体。

④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和注重生活上的细节

有时候孩子之所以会有这些行为,可能与他们的情绪爆发有关,也有可能是父母对他们的关注度过低。孩子想要引起关注,也会做出相对较为出格的行为。

因此作为父母来说,应该准确的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了解到他们在不同的阶段内心,所要追求的东西是什么。

通过正确的调整,能够适应孩子心理变化的节奏,同时也能够关注到孩子生活上的细节,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也能够让他们的内心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因此也就不会变成相对较为负面,和不积极向上的窝里横、外面怂的现象。

任何一个孩子的成长,方方面面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部分,而父母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必须要肩负起教育孩子陪伴孩子,并且努力的帮助孩子,克服困难的这样一个角色。

除此以外,孩子也应该积极的配合父母,努力做到双赢才是对于家庭和孩子以及父母来说,最大的安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