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後來,蔡元培帶着一班退學的學生,在馬相伯(也就是復旦大學的前身復旦公學創始人)的支持下,建立起了後來有名的震旦大學(與復旦大學沒大關係)。後來,南陽公學的部分校領導做了一件腦子少了根筋的事,使得全校很多學生紛紛退學,南陽公學也因此萎靡不振了好久。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現在有名的西安交通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是由歷史上的南洋公學分拆建立而成。作爲與北洋大學並稱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由中國人自己創辦的兩所大學,南洋公學曾今一度十分輝煌。
後來,南陽公學的部分校領導做了一件腦子少了根筋的事,使得全校很多學生紛紛退學,南陽公學也因此萎靡不振了好久。這件事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南洋公學退學風潮,又叫做“墨水瓶事件”。
之所以叫做墨水瓶事件,是因爲這件事是由一個墨水瓶引起的。
作爲一間新式學堂,當然也避免不了有那麼幾個思想陳舊的老頑固教師。其中就包括一個叫做郭鎮瀛的教師。郭鎮瀛平時教學古板老套,對學生管教又太過嚴格,甚至不讓學生閱讀各種新式報刊和書籍。這種種早就已經引起了很多學生的不滿
1902年11月5日,郭鎮瀛如往常去上課。當他走進教室時,發現有一個洗得乾乾淨淨的墨水瓶放在椅子上。他認爲這是學生在嘲笑自己“腹裏空空”,沒有學識。於是他便責問學生們是誰放的。後來,一楊姓學生謊稱是一個叫伍正鈞的同學做的,郭鎮瀛不分青紅皁白就把伍姓同學進行嚴重處分並開除,除了楊姓同學的其他同學也因“知情不報”受到了處分。
受到不公對待的同學們當然不爽,於是去找校長理論,但遭到了校長拒絕。於是這班學生選擇集體退學以示抗議。
沒想到校長更狠,直接發通知開出了整班同學。
誰知,這班學生的遭遇受到了全校學生的同情(也是因爲校方做的太過了),於是全校學生請求退學。這下校長慌了,於是請出學校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蔡元培來調解。蔡元培多方周旋,卻因爲校方始終不願承認錯誤而以失敗告終。
後來,蔡元培帶着一班退學的學生,在馬相伯(也就是復旦大學的前身復旦公學創始人)的支持下,建立起了後來有名的震旦大學(與復旦大學沒大關係)。
在當時,震旦大學是一個人人爭搶的香餑餑,因爲能進入震旦大學讀書,即意味着能在法租界找到一份好工作,衣食無憂。後來,震旦大學在1952年的全國院校調整中被拆分後被撤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