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信部發布的攜號轉網服務正式進入了試運營階段,全國範圍內只要是符合一定條件的三大運營商( 移動、聯通、電信 )手機用戶,想轉到哪個網,發送短信確認後,直接帶着身份證去對應的營業廳就可以了。還有以下這些問題,你需要繼續瞭解:1、“靚號”轉網、提前解約仍有待細則此前,國內三大運營商確實對於“靚號”都有明確的使用要求,要簽署捆綁長期“最低消費套餐”,並提前預繳話費。

工信部發布的攜號轉網服務正式進入了試運營階段,全國範圍內只要是符合一定條件的三大運營商( 移動、聯通、電信 )手機用戶,想轉到哪個網,發送短信確認後,直接帶着身份證去對應的營業廳就可以了。

攜號轉網想轉就轉?“靚號”轉網、提前解約仍有待細則

這意味着,我們不用更改使用了好多年,並且綁定了很多社交軟件的電話號碼,就能換到其他運營商,享受不同的優惠套餐。

攜號轉網想轉就轉?“靚號”轉網、提前解約仍有待細則

網友紛紛表示:想轉就轉!實際操作起來體驗如何?央視新聞小編馬上試了一下:

攜號轉網想轉就轉?“靚號”轉網、提前解約仍有待細則

因爲試用的手機號滿足條件,前兩步都很順利,還是相對便捷的!值得一提的是,申請該業務後,中國移動不僅立刻發來了附加優惠政策的短信:

攜號轉網想轉就轉?“靚號”轉網、提前解約仍有待細則

攜號轉網想轉就轉?“靚號”轉網、提前解約仍有待細則

可見三大運營商都希望儘可能留住老用戶,同時引來新用戶。他們對此的態度 :

攜號轉網想轉就轉?“靚號”轉網、提前解約仍有待細則

攜號轉網真這麼容易嗎?來看看官方發佈需要滿足的基本條件:

攜號轉網想轉就轉?“靚號”轉網、提前解約仍有待細則

上面說的簡化一下就是:● 想要轉網的號碼必須是實名登記過的。● 想要轉網的號碼不能是欠費或者是已經掛失的。● 轉網之前要把沒清的賬單給清了,淨身出戶。● 需要先撤銷各種亂七八糟的優惠套餐,不然就要等到套餐合同到期。● 這個號碼必須用滿四個月才能做轉網。聽起來挺簡單的,但是因爲手機套餐而不符合條件的大有人在,比如另外一位央視新聞小編申請後發現 :

攜號轉網想轉就轉?“靚號”轉網、提前解約仍有待細則

家庭號、來電彩鈴、國際漫遊服務,統統都在套餐的範圍內,要一個個解綁,得花一番心思。不過不怕,官方規定:只要用戶申請,運營商必須爲其提前辦理解約。遇到以下行爲,甚至可以投訴:

攜號轉網想轉就轉?“靚號”轉網、提前解約仍有待細則

這裏要特別指出,170等虛擬運營商號段,146等物聯網專用號段不支持轉網。還有以下這些問題,你需要繼續瞭解:1、“靚號”轉網、提前解約仍有待細則此前,國內三大運營商確實對於“靚號”都有明確的使用要求,要簽署捆綁長期“最低消費套餐”,並提前預繳話費。有的“靚號”簽署了長期最低消費套餐,沒有期限,使攜號轉網受到限制。此外,提前解除合約應如何處理也是用戶所關心的。目前一些省公司採取的辦法是,未履行合約的月份乘以每月最低消費額的30%作爲違約責任。舉個例子:一位用戶辦理了24個月,每月最低198元的合約套餐,提前3個月解約,其違約金爲198*3*30%,即178.2元。

攜號轉網想轉就轉?“靚號”轉網、提前解約仍有待細則

2、辦理攜號轉網有哪些“風險”?首先是短信驗證碼問題。目前很多互聯網服務登錄或銀行卡付款時都需要手機驗證碼。曾成功攜號轉網的用戶稱被“提醒”,轉網後可能影響部分業務使用及短信接收,如微信、QQ、單位、學校、淘寶、網站等驗證碼及短信通知。還有攜號轉網成功的用戶,收到提醒短信:轉網後可能影響部分業務使用,如第三方代繳話費,包括銀行、微信、支付寶繳費等。

攜號轉網想轉就轉?“靚號”轉網、提前解約仍有待細則

總的來說,轉網這件事對消費者來說還是挺“香”的,唯一的門檻在於你願不願意爲了轉網去滿足這些麻煩條件。截止到2019年9月底,攜號轉網試點的五個省,一共辦成290萬人次。隨着攜號轉網的推進,運營商江湖或生變,移動、電信、聯通或重排座次。另外,5G已經到來,相信也會對攜號轉網造成很大影響。消費者們究竟會如何選擇?靜待時間告訴我們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