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由中國日報亞太分社舉辦的“第七屆校園學報新聞獎評選”結果揭曉,中國內地、香港、臺灣、澳門的38所高校推薦724份作品參與角逐,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摘得包括最佳新聞報道獎(中文組)冠軍、最佳經濟新聞報道獎(中文組)冠軍、最佳專題視頻報道獎(中文組)冠軍在內的六項大獎,成爲今年內地高校最大贏家。

2018年度校園新聞學報獎得主和嘉賓在香港浸會大學合影留念。(中國日報記者廖雁雄攝)

當日,中國日報特別組織了參觀中國日報亞太分社和香港浸會大學可持續資源展館的交流實踐活動,並邀請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馮應謙和中國日報優秀記者何疏思分享傳媒經驗,加強四地獲獎學生對傳媒業的感性接觸和認識。

蘋果一體式電腦、二聯屏顯示器、獨立攝影棚……在中國日報亞太分社臨海23層的辦公區域,隨處可見其爲完善全媒體採編而投入的硬件設備。除了傳統的編輯部、評論部、發稿部,該分社還專門設立了負責App和網站研發、音視頻剪輯製作的技術部和視頻部,以適應新媒體的變化趨勢和發展特點。

來自大陸、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的大學生訪問中國日報亞太分社。(中國日報記者鄭爾奇攝)

南大新傳獲獎學生代表訪問中國日報亞太分社。(白淨攝)

中國日報亞太分社副總編輯宋平強調,作爲中國瞭解世界、世界瞭解中國的重要窗口,中國日報不僅僅是一份報紙,還是擁有網站、App、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電子報等十餘種媒介平臺的現代新型傳媒集團。其App用戶近150萬,Facebook粉絲5800餘萬,已趕超BBC(英國廣播公司)。現在亞太分社每週還會製作多條新聞視頻,在App、Youtube等渠道分發,打造亞洲視頻新聞平臺。

長期從事中國青少年文化研究的香港中文大學馮應謙教授現場作了“數字時代的公共傳播”的主題演講。他認爲,媒體機構只有理解新一代的價值觀,掌握其內容偏好,才能抓住這一時代的Stake Holders(利益相關者)。爲此,除了調查年輕人的媒介喜好,還應關注他們的品牌消費習慣。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馮應謙教授與同學們分享經驗。(中國日報記者鄭爾奇攝)

中國日報年輕記者何疏思2014年從彭博社離職,加入中國日報亞太分社,四年間堅持以事實爲核心,奮戰在政經新聞一線,全程跟蹤報道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與落成。她以曾親身參與的港鐵邀請兩岸媒體試乘“動感號”、港珠澳大橋採訪的案例現身說法,揭示“做記者的壓力不僅在於體力,更在於對內容的負責”的體悟。

頒獎典禮當晚在香港浸會大學舉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中國日報編委兼亞太分社社長周立出席並致辭。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蘇偉文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臺灣事務部副部長曾繁信、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副處長梁潤芝女士和香港賽馬會特別項目執行總監周鼎文先生等,以及250多位來自中國內地、香港、澳門、臺灣的師生和新聞業界人士參加。

周立祝賀在座所有從重圍中脫穎的學生,他寄語傳媒學子在不斷演變的傳媒業中,挖掘對社會有重要影響的話題,用客觀公正的報道和分析,共同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中國日報編委兼亞太分社社長周立在頒獎典禮上發表講話。(中國日報記者鄧永安攝)

“記者工作對社會作用舉足輕重,‘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在致辭中表示,在資訊氾濫、傳統媒體衰落的時代,記者和媒體仍佔據不可取替的地位,他們需要通過客觀公正、不偏不倚的報道,滿足受衆對可靠、有公信力消息的需求。因此,記者不只是做一支錄音筆,必須具備獨立思考、研究、發問的能力和良好的講故事技巧,讓受衆深入淺出瞭解複雜而重要的社會議題。他希望獲獎學生畢業後不管走向什麼崗位,依然能繼續抱持關懷社會的初心。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頒獎典禮上致辭。(中國日報記者鄧永安攝)

本屆“大學校園學報新聞獎評選”活動受到了師生們的好評。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研二的蘇一峯表示,此次獲獎是對自己作品的肯定,也激勵他在今後的學習中不斷進步。大賽評委、帶隊老師白淨在接受中國日報記者採訪時說:“競賽讓不同地方的老師和學生互相交流。他們可以發現自己的弱點,然後找到改進的方法。”

最佳新聞報道獎(中文組)冠軍得主上臺領獎。(中國日報記者鄧永安攝)

南大新傳師生在頒獎臺上留影。(凌學敏攝)

“大學校園學報新聞獎評選”是由中國日報在2012年創辦,旨在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校園新聞報道,鍛鍊新聞寫作及多媒體制作技巧,同時爲港澳臺及內地傳媒學院青年學子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

南大新傳師生與中國日報編委兼亞太分社社長周立(右二)合影留念。(凌學敏攝)

據瞭解,本屆評選共有38所高校參賽,包括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臺灣交通大學、臺灣政治大學等,共收到724份作品參賽。參賽高校、學生以及作品數量均爲歷年之最。70位來自中國內地、香港、澳門、臺灣的政界、商界、學界及傳媒界的社會賢達和精英人士擔任評委,最終評選出79份獲獎作品。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自南京大學新記者 ”

文字 | 孔德淇

責編 | 彭雅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