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清朝皇帝来说,没有哪一支军队可以比八旗军更值得信任。毕竟这支军队从关外时,就跟着皇室一起打拼。正是依靠八旗的力量,清朝才有了立足的根基。

最初建立的时候,清朝仅有四旗,到了后来,才增加到八旗。皇太极时,又增添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

所以,八旗军其实一共有二十四旗。对于这支军队,朝廷极为依赖。当年打下江南后,清朝立刻在南京驻扎了大量八旗军。江南富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却反抗不断。只有八旗军才能让朝廷放心。这当然离不开八旗军跟朝廷的关系特殊。

也是因为整个清朝前期,这支军队战斗力都是最强的。康熙就曾说过,八旗军数量虽然不如绿营,但战斗力却远远超过。

直到咸丰皇帝以前,八旗跟绿营仍是清朝最重要的两股力量。这样一支军队,对于朝廷来说,绝对是巩固江山最好的护城河,一定要善加利用。

不过,八旗军的数量,并不算多。他们的人数,大约在20万上下左右浮动。相比之下,绿营军的人数,则在60万左右浮动。这个差距,跟八旗自身因素有关。八旗军本身是一个军民合一的军事组织。他们的士兵平时从事生产,在一些固定时刻或打仗的时候,才会披甲上阵。

这个情况,已经限制了它的兵源数量。清朝虽然希望招收足够多的兵源,让更多旗人可以享受军队待遇。但是,八旗军福利太高。如果招收太多兵源,对于朝廷会成为一个巨大负担。因此,八旗军的人数,一直没有太过剧烈的变化。

清朝把这些军队分别驻扎在京城和地方。驻扎京城的称为禁旅八旗,驻扎地方的称为驻防八旗。京城禁旅以不同旗,按照不同方位,驻扎在不同区域。

比如说,正红旗驻扎在西直门附近,镶蓝旗驻扎在宣武门附近。不同区域设立不同衙门,由不同长官管理。

京城八旗属于从八旗军中挑选的精锐,他们不仅单兵战斗力强,配备的也是最精锐的武器。火枪、火炮都有配备。还有专门负责水战的军队。

而且,禁旅八旗也负责宫廷守卫和皇帝安全。这部分被称为郎卫,挑选人员,除了精锐,更要求必须是正黄、正白、镶这上三旗中挑选出来的。因为上三旗归皇帝直接管辖,更受信任。

京城驻防是清军入关占领北京后,最早开始设立的。地方驻防则是在打天下的过程中,根据形势需要派出的。地方驻防过一次比较大的变化。

顺治时期,当时处于打天下的状态,地方驻防都是随设随撤,流动性极大,官兵也没有携带家属。

康熙时,才重新对地方驻防进行统一调配,根据地方的重要程度,驻扎不同数量的八旗。并且,八旗官兵也允许携带家属。

根据《钦定八旗通志》的记载,清朝对于八旗军在各地驻扎的地点、人数、长官级别,都做了很详细的规定。而且,满洲、汉军、蒙古三部分八旗驻扎地方的时候,分为不同部分,由各自长官管辖,不会混乱。

在清朝当时的地方驻防中,八旗跟绿营都是主力。只不过区别在于,八旗属于重点驻扎,绿营军则是全面开花。

绿营的兵力驻扎非常分散。因为绿营除了要参与战争,更多时候,其实是在维持当地治安。八旗除了防卫以外,更多是在监视绿营。这导致八旗的分布驻扎,更容易聚集起来。所以,当时朝廷专门修建满城,供八旗军居住,跟当地人隔绝起来。

城内的八旗军会根据当地环境,尽量按照京城八旗的方位驻扎。清朝修建满城的目的,主要是因为清朝担心八旗军沾染了太多生活恶习。

乾隆皇帝还为此,多次下旨痛斥江南八旗军,生活安逸,军纪败坏,失去战斗力。不过,训斥后效果不佳。江南八旗也没改。

以至于乾隆后期,皇帝巡视杭州的时候,发出了“已此百年久驻防,侵寻风俗渐如杭”的感叹。其实,这个也是很正常的。如果从八旗的分布来看,它们太像一座座小孤岛,时间长了,接受当地风俗习惯,也是在所难免。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微信公众号: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