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伏本來的五服指的是五種孝服,後來,五服也指代五輩人,比如在山東膠東半島一帶,有“五服之內爲親”的說法,就是利用上面那句話,往上推五代,從高祖開始,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凡是血緣關係在這五代之內的都是親戚,即同出一個高祖的人都是親戚,從高祖到自己是五代,就成爲五服。五伏是對哪些人的稱謂。

清明拜山,你都給哪些祖先掃墓了?讀族譜,你能讀到哪些祖先的世系錄?你該怎樣稱呼他們?

家族十八代人的稱謂

與其叫“祖宗十八代”,不如叫家族18代人的稱謂,以你自己爲參照點。

自己之父~父親

父親之父~祖父

祖父之父~曾祖

曾祖之父~高祖

高祖之父~天祖

天祖之父~烈祖

烈祖之父~太祖

太祖之父~遠祖

遠祖之父~鼻祖

父親之子~兒子

兒子之子~孫子

孫子之子~曾孫

曾孫之子~玄孫

玄孫之子~來孫

來孫之子~晜孫

晜孫之子~礽孫

礽孫之子~雲孫

雲孫之子~耳孫

這就是你自己上下十八代人的稱謂。真正知道的人不多了,也不奇怪;能知自己上下10代人稱謂就很不錯了!

五伏是對哪些人的稱謂?

相應的,還有五伏,估計很多宗親也同樣搞不清楚。

五伏本來的五服指的是五種孝服,後來,五服也指代五輩人,比如在山東膠東半島一帶,有“五服之內爲親”的說法,就是利用上面那句話,往上推五代,從高祖開始,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凡是血緣關係在這五代之內的都是親戚,同出一個高祖的人都是親戚,從高祖到自己是五代,就成爲五服。五服之後則沒有了親緣關係,也可以通婚。一般情況下,家裏有婚喪嫁娶之事,都是五服之內的人蔘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