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華晨宇喊話前女友#上了熱搜。

節目中,上了天台的華晨宇,好像一下子回到了青春時代,手指緊張地扣着欄杆,衝前女友喊話:

“也不知道你現在結沒結婚,有沒有孩子,我想告訴你我過得挺好的,希望你能夠遇見合適你的人,爸爸媽媽健健康康,我們彼此各自安好。”

這段天台喊話,彌補了華晨宇心中的遺憾,也激起了很多人心中的漣漪。

誰的青春裏,沒有一段天台往事呢?

它是一塊隱祕又安全的自留地,快樂可以肆意揮灑,悲傷可以躲進去,它聽過我們最多心事,窺見過最動人的祕密。

《左耳》裏,大年三十,張漾帶小耳朵上了天台,漫天煙火裏,小耳朵興奮地跳起來:“多美啊,張漾,這裏只有我一個人放的煙花哦!”

《我的少女時代》裏,少女林天真在天台上,撞破了徐太宇的戀情,倔強轉身,便是傾盆大雨。配合《小幸運》的背景音樂“與你相遇,好幸運,可我也失去爲你淚流滿面的權利”,讓人忍不住心頭一動。

《一起來看流行雨》裏,驕傲的楚雨蕁天台喊話四少,卻被端木磊撞個正着,她以爲他會生氣,誰料他只是掏出手絹,幫她把弄溼的頭髮擦乾。

之前火爆全網的中學生天台告白裏,更有一段動人的情節。年輕的小男孩,衝着喜歡的女孩子,連續喊了16聲“我喜歡你”,被拒絕了還故作瀟灑地仰頭說“謝謝”,還沒轉身,就已落淚。

天台上,一幕幕小心翼翼而又蠢蠢欲動的少年故事,總能一次又一次地擊中我們內心的柔軟。

因爲那裏,是青春最美好的樣子。

而跟天台有關的青春故事裏,最打動我的,是八月長安筆下的《最好的我們》。

也是唯一一部我看了無數遍,卻依然覺得很好看的電視劇。

女孩名叫耿耿,男孩名叫餘淮,就連名字都那麼美好——耿耿於懷。

跟所有青春期的暗戀一樣,他們一起打鬧,一起玩笑,把天台作爲彼此的祕密基地,在那裏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在那裏,餘淮第一次爲耿耿戴上耳機,跟她分享同一首歌。

他們在天台嬉戲追逐,一起補習功課,一起喫小零食。

少男少女坐在天台上,一個彈唱,一個聆聽,午後陽光,宛如夢境。

正是在那裏,耿耿第一次走進了餘淮的內心世界。

他向她袒露,面對即將到來的物理競賽,自己並不那麼信心十足,甚至有那麼一點害怕。

兩顆心在那一刻慢慢地靠近。

耿耿藉着鼓勵餘淮的契機,說出了那句大膽的告白: “我無法接受你不是無所不能的。”

我猜,那個瞬間,餘淮一定接收到了,少女釋放的信號。

所以他回應道:“耿耿你記住,餘淮同學即使沒有你想象得那麼牛,也依然很牛,比你厲害很多的。你應該繼續崇拜他。”

“當然!”耿耿爽快地答道。

而沒說出口的,還有半句獨白:“當然,我只崇拜你。”

暗暗的情愫就這樣在祕密天台流淌。

明明彼此心動,卻又總在小心試探,那種猶如隔着一道紗的曖昧,像極了愛情最初的樣子。

哪個少女不曾有過這樣的暗戀往事呢?

記得念高中時,班上總有一個女同學,一下課就往天台跑,同學們都知道她要去找誰,卻沒有一個人點破。

直到有一天,一個男生在教室門口探頭,還未來得及說話,全班同學都默契地替他喊道:“xx,有人找你。”

心照不宣,而又朦朧半掩。

也許平凡如我們,擁有的第一個祕密,就叫作喜歡。

聽說,《最好的我們》電影快上映了,我迫不及待地去看了預告。

陳飛宇飾演的餘淮,和何藍逗飾演的耿耿,滿滿的cp感。

一個是開朗隨和的理科學霸,一個是靦腆乖巧的學渣。

一個霸氣地宣揚:“從今天起,就讓小爺我罩着你。”

一個躲在被窩裏回味這句話,臉上不自覺笑開了花,嘴上說的卻是:“誰要你罩着啊,白癡。”

這種感覺是不是很熟悉?

明明心花怒放、小鹿亂撞,卻只能用嬉笑怒罵來掩蓋。

餘淮申請跟耿耿同桌,幫耿耿補習功課,但當耿耿問道:“幹嘛假惺惺對我好”,他又假裝理直氣壯地回應道:“誰叫你是小爺我罩着的人啊!”

這種欲蓋彌彰的回答,不就是我們青澀的初戀麼?

喜歡TA,偏要跟TA拌嘴,上一秒還罵着“白癡”,下一秒又忍不住對TA好。

這一幀幀的畫面,就像班會、晨讀、和沉悶的夏日空氣一樣熟悉。

校服和馬尾,寸頭和小虎牙,一張張不施粉黛的臉蛋,哭和笑都純真自然。

這是10年、20年,乃至50年後,都依舊令我心生柔軟的畫面啊。

尤其是這段“吻不到”的情節,撲通撲通的少女心都融化了。

耿耿明明很想親一下餘淮,卻又強掩住內心的悸動,假裝若無其事地端坐。而洞悉了一切的餘淮呢,心滿意足地竊笑了。

可能劉昊然與譚松韻,陳飛宇和何藍逗的演繹,就是記憶中少男少女的樣子。

恰到好處的青澀,乾淨純真的氣質。

廣闊田野,有風有你,奔跑中的少男少女,追逐打鬧,語笑嫣然。

試問,誰的青春中,沒有一段這樣的回憶呢?

當我們懷念青春,我們在懷念什麼?

或許,我們真正懷念的,就是那個最好的我們吧。

後來的我們,有了許多遺憾,也錯過了許多美好。

我們行走在城市的鋼筋水泥裏,忙碌於一個又一個格子間,有了許多生活的煩惱和現實的壓力,對於感情也難免有算計和傷害。

於是青春便像一抹硃砂痣,永久地刻在胸前。

那裏沒有房子,沒有車子,不在意薪資,也不計較家庭,愛情就是它最原本的樣子,心動了,就想在一起。

那年鳳凰花盛,少年在籃球場揮汗如雨,少女在場下加油吶喊。

那年夏日綿長,電風扇在頭上吱吱呀呀,女孩悄悄地桌底下,遞過一張告白的紙條。

那年未來可期,畢業的晚會上,我們說了一腔豪言壯語,隨後哭得稀里嘩啦,嚥下了來不及說出口的祕密。

自行車,藍校服,白球鞋,粉色書箋和天台走廊。

倔強的,叛逆的,天真的,無畏的少男少女。

那是最好的愛情,也是最好的我們。

沒有狗血的劇情和撕裂的悲傷,只有天台吹過來的風,和耿耿於懷的祕密。

就像八月長安說的那樣:“耿耿於懷四個字,是一種最好的人生狀態,放下很可能就沒有意思了。”

哪怕不曾想起,也從來不會忘記。

那些年的愛情是淺嘗輒止的,遺憾也是若有若無的,我們把所有怦然心動和暗潮湧動,化作“耿耿於懷”四個字,摺疊起來藏進記憶的角落。

但你要知道,它只是睡着了。

等到某一天,那段旋律響起,那個畫面重現,所有美好的往事,都將來到我們跟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