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年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下行週期,同時也是房企開發商最難受的時期,很多公司都自斷其臂求生存,有的割地賣項目,有的不斷裁掉公司內部員工,就連部分房企高管都沒能倖免被裁員的命運。沒錯,這就是房地產業的生存環境,一切以結果爲導向,賣不出去房子都得滾蛋。

最近,證券日報發表了一篇關於一個有着16年地產從業經驗的離職高管對樓市的理解和感悟的文章,該離職高管表示,其實很多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就屬於賭博投資,而且在過去的很多年裏,房企拿地擴張主要就是靠着高槓杆的資金鍊條,從一個城市迅速覆蓋到下一個城市。

過去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從土地紅利然後再轉變到人口紅利,經歷過這兩個階段的房地產開發商無不賺的盆滿鉢滿,但是這其中有迅速崛起的開發商也有踏錯樓市調控節奏踩空的開發商,當然,一旦踏錯節奏就難以再回頭了,甚至直接就是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在2011年前後進入到三四線樓市的房企很多都沒能等到2016年的火爆期。

所以說部分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就好比是賭場,一旦進去就難以出來。比如過去的燕郊和海南等一些城市的房地產都基本淪爲投資性市場,各種加槓桿拿地蓋房的開發商,各種加槓桿購買幾十套房的炒房客,還有無數的加槓桿買房的購房者,直到今天燕郊的房價一瀉千里的時候,很多人都陷進去出不來了。

如今還沒有出來的炒房客主動大幅降價賣房都沒有人來買,可能有的連房貸都已經償還不起了,所以這也導致有部分城市出現了棄房斷供的現象。加高槓杆的樓市就是這樣的狀態,房價一旦漲起來會翻倍,房價一旦下降當然也是毀滅性的,基本就是有進無回。

說白了過去的高房價、樓市的繁榮都是用金錢堆出來的,只要國家出政策收緊資金過度流入到房地產市場,那麼樓市很快就會現原形,高房價也會成爲泡沫,尤其是那些沒有硬實力支撐的城市,那些開發商和炒房客帶着槓桿炒起來的三四線城市,一旦泡沫被戳了之後很難再恢復回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