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個提名城市材料也有造假除了28個省會城市,此次測評對象還包括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中的141個地級以上城市、城區。根據中央文明委《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動態管理措施(負面清單)》規定,“在中央文明辦組織的測評暗訪中,存在隱瞞事實、弄虛作假問題,全國文明城市(區)停止資格1年。

寧波、南昌、鄭州、烏魯木齊等四個全國文明城市,提供的測評材料有弄虛作假問題。

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中,也有18個城市、城區出現材料造假問題。

一個月前,中央文明辦公佈了全國文明城市中的28個省會(首府)、及副省級城市2018年文明城市年度測評結果。

中國文明網公佈的測評結果顯示,寧夏銀川因測評成績未達到70分,已明確被停止文明城市資格一年。

此外還有4個城市由於報送的測評材料中有個別文件資料存在明顯弄虛作假問題,被通報批評,它們分別是浙江省寧波市、江西省南昌市、河南省鄭州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

是否有“摘牌”危險?副市長掛帥整改全國文明城市是由中央文明委命名錶彰、全面評價一座城市的最高榮譽,也是反映城市整體發展水平含金量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城市品牌,獲評城市每年要接受中央文明辦的考覈,每三年複評一次。

此次年度測評,28個省會(首府)及副省級城市中,有9個因測評成績低於80分(大於70分),被通報批評。除了材料弄虛作假的南昌、鄭州和烏魯木齊,還有拉薩、深圳、哈爾濱、西寧、瀋陽、西安。

根據中央文明委《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動態管理措施(負面清單)》規定,“在中央文明辦組織的測評暗訪中,存在隱瞞事實、弄虛作假問題,全國文明城市(區)停止資格1年。”不過,這次存在弄虛作假的4個“文明城市”是否會被摘牌,還沒有進一步消息。

目前只有測評成績未達到70分的銀川,已明確被停止文明城市資格一年。

18個提名城市材料也有造假除了28個省會城市,此次測評對象還包括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中的141個地級以上城市、城區。這是2018年2月確定了提名城市名單之後,首次抽取相關城市、城區進行測評。

在2018—2020年文明城市創建評選週期,中央文明辦確定了391個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被抽取的141個地級以上城市、城區中,也有18個城市、城區出現材料造假問題,被中央文明辦通報批評。其中包括北京市石景山區、河北省保定市、上海市松江區等。而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青海省海東市的測評成績低於60分。

創建文明城市的評選標準涉及到對地方政府各方面工作的考量,包括經濟增長水平等,比如申報前連續兩年的人均GDP要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申報前12個月內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無嚴重違紀、違法犯罪等。

由於3年申報一次,一般來說,一任領導很難有兩次申報機會,因此地方領導對此項工作都格外重視。

對於此次測評成績是否影響提名城市“轉正”,公開報道中,目前尚無明確的說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