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江影评

影片简介:

世界首富保罗·盖蒂之孙遭遇黑手党绑架,绑匪向其母盖尔索要1700万美元赎金,已经与丈夫离婚的盖尔无力支付这笔高昂的赎金,只能向盖蒂家族求救,但富可敌国却无比吝啬的保罗·盖蒂却拒绝为孙子支付赎金,拿不到钱的绑匪丧心病狂的割下了人质的耳朵邮寄给盖蒂家族,心碎的盖尔在前CIA特工弗莱彻·蔡斯的协助下,试图撼动这一僵局,解救自己的儿子……

《金钱世界》是由美国索尼电影娱乐公司发行,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米歇尔·威廉姆斯、马克·沃尔伯格、克里斯托弗·普卢默领衔主演的犯罪剧情片。该片于2017年12月25日在美国上映。电影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片中展现的并非是纸醉金迷的奢华,恰好相反,由一次真实绑架案引发出的是我们可以通过首富的眼睛看世界,看他的抉择和取舍。

《金钱世界》整部影片都非常传奇:故事传奇,演员更传奇。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和克里斯托弗·普卢默(饰演保罗·盖蒂)两位80多岁高龄的老爷子,又一次创造了影史上的传奇,上映一个月前因为凯文.史派西的丑闻发酵,不得不换角重拍,9天完成,并且靠着普卢默出色的演技,拿到了本部电影唯一的2018奥斯卡提名:奥斯卡最佳男配角。

保罗·盖蒂(PaulGetty,1892-1976)——一代石油怪杰,60年代世界首富。

1930年其父死时给了他50万美元,以后20年间他在股市和石油界不断拼搏,扩大自己的势力,1953年因在科威特边境打井成功,不到3年就积蓄10亿美元,成为了美国首富,以后20年保持这种地位,直到阿拉伯国家把石油收归国有。

保罗·盖蒂是出了名的有钱,更是出了名的吝啬。1958年这位石油钜亨登上时代杂志的封面故事,他的节省被形容堪称“传奇":吃得简单,衣着得体但不昂贵,每周大概花美金280元生活费。

他个人生活经常传出守财奴式的节俭癖好:

曾有一次,英国作家、女演员Ethel Le Vane说服保罗·盖蒂赠送评论家Bernard Berenson一份礼物,感谢他帮助两人合作出版的书籍《收藏家的选择》。当老盖蒂看到Le Vane在卡片中写是两人合送的礼物,立马跟Le Vane讨平分礼物的花费。

他在伦敦的一座公寓楼里,为了节省电话费,撤掉了楼内所有的外线电话,只是在一楼大厅里安装了一部投币电话。还装上锁,因为他多次抱怨家里的工人偷打电话。他的许多朋友在他的家里吃完饭后才发觉,必须投币才能借用他家的电话。不管怎么样的场合,他每次去吃饭只付自己的一份。甚至跟情人吃饭却都不愿意付钱,他声称要给他的100个情人留下遗产,然而在他死后,他那些遍地开花的情人向媒体激烈的控诉了那带有侮辱性的打发。这不稀奇,连他葬礼上祷告牧师都投诉工钱没有兑现,这个仪式算是免费的。

尽管在生活方面十分节俭,但盖蒂对艺术的捐赠从不吝惜。他说:“一个不爱好艺术的人是一个没有完全开化的人。”在盖蒂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热爱艺术才能称得上是有教养的文明人。他对古典美术和雕塑颇下了一番工夫,并且还著有几部美术史和理论的专著。对盖蒂而言,或许这样可以使他得到上流社会的尊重,也可以逃避过高的遗产税。

他收购了大量的名画、家具,尤其是在经济萧条年代艺术品跌价的时候。最终,1968年,琼·保罗·盖蒂博物馆建成了,保罗终于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那就是: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任何人,只要脚上穿鞋,都可以进来观赏。1976年在临终前,他把全部财产33亿美元中的22亿捐助给保罗·盖蒂博物馆,在为后人留下一段传奇故事的同时,也保存了不朽的文化遗产。

当保罗·盖蒂次子盖蒂二世的儿子盖蒂三世在意大利遭卡拉布里亚的黑手党绑架后,绑匪跟他母亲索要1700万美元的赎金,但即使是亲孙子被绑架,年老的保罗盖蒂坚持了他一贯吝啬的主张,拒绝支付赎金。在旷日持久的谈判中,可怜的盖蒂三世被割去了耳朵送到了他爷爷那里。盖蒂最终屈服并讨价还价以320万美元换回了自己的废材孙子,而且,这320万,老盖蒂只愿意支付220万,因为这可以免税,另外的100多万,靠盖蒂三世的父亲,也就是老盖蒂的儿子贷款支付。

世人都说,上帝对盖蒂家族下了恶毒的“坐拥金钱世界,也买不到幸福”的诅咒。

事件过后,盖蒂二世恨透了这种金钱至上的家庭关系,他移居英国,不再涉世家族产业。

盖蒂死后不得不将他的事业继承给了三子戈登盖蒂,戈登根本就没有石油事业的兴趣,他热衷于文学和电影。老盖蒂死后十年,这个文艺的儿子不仅卖掉了盖蒂石油公司,还以牺牲10亿美元税收的代价撬开了他继承的40亿美元的家族信托。本就因遗产问题而矛盾重重的家族子女爆发了长久激烈的官司大战。

出生于世纪之交的美国,盖蒂一生纵横商界,成为专制财富的公认象征。然而他和他的家人不幸沦为深不可测的财富诱惑的猎物,一步又一步走向物质和精神的堕落和毁灭。

或许,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无法理解保罗·盖蒂对待亲人的冷漠。但富人的逻辑,的确很难用常人的行为准则去衡量。影片里曾有一幕,罗马的古斗兽场里,雪花飘落,年少的孙子陪伴着年老的保罗·盖蒂,听他讲自己有关罗马斗兽场的帝王传说。何等温情的爷孙同框画面,他对这个孙子的感情里多了一份特别。可当孙子被绑架,绑匪要求1700万美元赎金,保罗·盖蒂一分钱都不愿意出,并对外媒说:“我有14个孙子孙女,如果我拿出一分钱,那么我就会有14个被绑架的孙子孙女。”

就是这段残忍的话,让保罗·盖蒂资本家的冷漠气质尽显。可是细品他的人生哲学,却不难理解他对亲情的淡漠。保罗·盖蒂的父亲,用自己的智慧为盖蒂家族的商业帝国奠定了最初的资本积累,但是保罗·盖蒂却是从最基层的员工做起来的。他所践行和认可的奋斗哲学,不是站在巨人的肩上,而是从最底层的员工慢慢把自己磨炼成商业巨人。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接手偌大的黑金帝国。而他的儿女们,却一个个变成了寄生虫,只想要他的钱,让他供养。人间挚亲的骨肉血亲,也变成了明码标价的交易,试问谁还能毫无底线的付出和信任呢?

财富尽头,已经超越了普通家庭的伦理人常。被金钱堆砌起来,站在商业王国顶端的保罗·盖蒂,才会是如此自私、冷漠、吝啬的模样,正如他自己说的,他不信任任何人。

看过本片之后,我们还会发掘,贫穷限制的或许不仅仅是想象力,还有思索能力。简言之,普通人所思考的维度和富人是完全不同的。诚如影片中被绑架的保罗·盖蒂三世所说:we look like you ,but we are not you。

影片之中,保罗·盖蒂作为这个金钱世界的创造者和掌权者,他对于金钱的态度一直都让人感觉很不近人情。比如最爱的孙子被绑架了,他却并没有心焦到拿出钱去和绑匪交易,甚至那仅仅是他的财产在银行一天的利息而已。无论是盖尔还是媒体,甚至普通人都会认为他冷血无情吧。但我们回过头来看盖蒂自我对于金钱的管理态度:他是用“守江山”的态度来管理自己的金钱世界。

盖蒂曾经写过一本书,出版商建议他是用《如何成为一名富豪》作为标题,但他真正写的是《如何做一名富豪》。成为,是一个过程,可能有勇气、运气等因素;做,是一个保持的过程。这其中更难的是运作。就好比我们中国人所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的道理是一样的。当一个人从没有钱变得很有钱,他或许会迷失自我,被金钱所支配,诚如影片中保罗·盖蒂的儿子,拥有了金钱之后吸毒、玩乐,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渣男。他被欲望支配之后,金钱将其压垮,自然变成废人一个。在金钱面前有取舍、有坚持、有自我支配力量的,是老盖蒂。或许我等不理解,但作为一个能够有诸多选择,却能守住自我的人来说,这非同一般。

《金钱世界》以第三人称的视角来讲述整起事件,以直线式的方式在进行,仅有前半段有些回忆片段的穿插,带出盖尔·哈里斯与盖蒂家族的渊源。故事虽然是在讲这起绑架事件,但主轴却是围绕在保罗·盖蒂这个角色上,感觉上是通过盖尔的角度,让观众了解到这个最富有却最吝啬的人是多么的冷酷无情。

这也是电影抛给观众的谜题:最毒不过富人心!

但电影还是暂时避开了这个点,而是让米歇尔·威廉姆斯的母亲身份出场。

她完美诠释了一位母亲的惊慌失措。就笔者而言,她最值得圈点的倒不是她那几场演讲陈词,而是她接到绑匪电话时,说出的那句“我身上一分钱都没有……”

这是个绝望到让绑匪愤怒、让自己惶恐的事实。所以看到她双手握紧话筒,够搂着身体,语音颤抖着,吐字一顿一挫,观众的共鸣情绪也是悄然攀升——而这个情感感染,是比在人群中演讲,更需要隐藏不露的精湛功力。

但比她表现更好的,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尽管戏份看似配角,但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的存在感,完全超越了米歇尔·威廉姆斯的扮演的女主盖尔·哈里斯——他把保罗·盖蒂老爷子尖酸刻薄的吝啬面,展露的令人胆战心惊(尤其是他对着媒体镜头说出那句“我一分钱都不会出”时)。

在盖蒂的生存哲学里,任何人事物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其价值,就算是孙子在他心中也有一个底。这角色的发展算是满辛酸的,到最后穷得只剩下钱,只能说可恨之人有其可怜之处。他在电影里有这么一句话:人生最艰难的,就是识别出事物的真正价值。

所以当电影结尾出现的盖蒂雕塑头像,似乎也呼应了这角色的“恋物癖”——最终将自己变成了可被衡量价值的“物品”,保罗·盖蒂是无疑本片最值得探究的角色。

保罗·盖蒂的错,真的是贪婪吗?不,导致这些悲剧发生的原因,是老盖蒂的过度自信和乐观。

多年从商的经验告诉他,绑架只是双赢的利益交换而已。绑匪的需求很简单,大笔的金钱,而老盖蒂想要的是他的小孙子。因此,如果杀了或者伤害了小孙子,自然也就不会得到钱了。所以小孙子的处境是绝对安全的,那么既然如此,为何要浪费多余的金钱呢?相比1700万,用1000万甚至更低的价格解决问题不是更好吗?

保罗·盖蒂也并不贪婪,他只是比世人更加明白金钱的运行规律。

普通人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赚钱,可惜人的脑力和体力终究是有限的。老盖蒂这样商人深知,要想获得更大的财富,就要用钱去让你工作。一块钱变成两块,两块变成四块,这样的赚钱方式,才是没有上限的。赚钱只是一场价值交换,只不过有的人选择用有上限的能力来交换,有的人选择让无上限的资金自己去交换。

说到底,老盖蒂并不是一个贪婪、冷漠的人。只是他的世界不被世人所理解,不被那些资质平庸的亲人所理解,正是这种误会,让他背上了骂名。

好莱坞巨星马克.沃尔伯格其实才是这部电影的真正男主,小编本人也很喜欢他演绎的电影角色,但这次请原谅我,保罗·盖蒂戏里戏外的光芒,完全盖过了性感帅气的男主角。

人们都对金钱很崇拜,却很少有人真正接触过巨额的金钱,也很难想象成长在一个非常有钱的人家除了会获得财富之外,还会遭遇什么困境与烦恼,电影就把一个现实生活中的财富之家摊在普通人的面前,让你明白原来他们也会遭遇不幸,也会被亲人之间的感情所困扰。

母亲的焦灼与劫匪们得意洋洋寻欢作乐的对比,小保罗所受的苦难与爷爷与陌生人的冷漠的对比,善良正义的顾问与怀有恻隐之心的绑匪和无情的其他“帝国精英”的对比,疯狂的记者和冷静的人们的对比,盖蒂临死时的孤独无助和其曾经奢华的生活的对比,无不充满着讽刺意味,让人不禁思考,对财富的疯狂追求,到底带来了什么?那些曾经为沽名钓誉而带上假面的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不会感觉到孤独与悔恨?我们能否在追逐财富的匆匆步伐中慢下来,重新定义成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