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中,各國爲確保機場被摧毀時飛機仍能出動作戰,實現不依賴跑道部署,興起了研製垂直/短距起降飛機的熱潮。由於面臨蘇聯登陸的威脅,因此日本航空界對短距起降技術也非常感興趣,進行了一系列垂直/短距起降技術的研製和探索,先是開發了外號爲"飛行牀架"的垂直起降技術驗證平臺,之後又以日本自研的C-1運輸機爲基礎,發展"飛鳥"短距起降試驗機。

日本這架運輸機裝了4臺大功率發動機,只要幾百米就能起降

圖注:機翼上安裝了4臺發動機的"飛鳥"試驗機

經過數年研究部,"飛鳥"短距起降試驗機於1985年10月28日首飛成功,該機的試飛成功對日本航空業的意義不僅標誌着日本的短距起降技術研發項目邁出了關鍵一步,還使得"飛鳥"試驗機成爲日本戰後研發成功的第一架四發噴氣式飛機。

日本這架運輸機裝了4臺大功率發動機,只要幾百米就能起降

圖注:試飛中的"飛鳥"試驗機,其左發動機外殼上有漢字"飛鳥"標識

由於是脫胎於C-1發展而來的試驗機,"飛鳥"基本保持了C-1的輪廓,但爲實現短距起降,"飛鳥"圍繞着增大升力進行了巨幅改進。

一是將原來的兩臺發動機增加到4臺,將動力提升一倍。

二是將發動機從吊掛在機翼下方改成安裝到機翼上部,讓發動機尾氣流直接在機翼上表面吹過,從而獲得額外的升力。

三是重新設計了襟翼結構,增加了前緣襟翼和後緣襟翼向下彎曲的角度,提高了在起飛時增加升力提速和降落時增加升力減速的效果。

四是由於增加了多種增升裝置,機組成員的操縱任務量非常大,爲提高效率,操縱系統何儀表系統都進行了相應的改進,還加裝了當時少見的抬頭顯示器。

日本這架運輸機裝了4臺大功率發動機,只要幾百米就能起降

圖注:研發階段的"飛鳥"風洞模型

通過這些改動,"飛鳥"試驗機的短距起降能力達到了預期效果,標準起飛重量下,起飛距離不到400米,着陸距離則控制在480米以內,相比傳統的運輸機,該機的短距起降性能提升驚人。

不過,當時國際形勢已經發生變化,各國紛紛放棄各自的垂直/短距起降飛機研製計劃,"飛鳥"試驗機技術雖然先進,卻沒了用武之地,因而並沒有演化成爲實用機型。不過日本航空技術人員在研製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還是在其他方面結出了成果,作爲川崎重工嘗試四發噴氣式飛機的"開山之作","飛鳥"的研製和試飛使其掌握了研發這類飛機的大量有益經驗,這些技術和經驗之後都被用在了P-1系列反潛巡邏機的研製工作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