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提出讀書要“五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似乎讀書不同時執行“閱讀、朗讀、做筆記、思考”等多個動作,就不是真正的讀書了。

徐特立先生甚至還呼籲“不動筆墨不讀書”,意思就是如果讀書不做筆記,那還不如不讀書。

其實,這種提倡精耕細作的讀書法看似放之四海而皆準,殊不知,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貫徹執行呢?

我們現在處於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平時已經被工作、家庭、學習等問題困擾的不行,哪還有那麼多的“閒心思”去動筆墨啊。所以,這也造成了很多人一年讀10本書的慾望都沒有。

可是,我們非得要照搬先人的方法進行拿來主義式地學習嗎?未必!我們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進行精準而又輕鬆地閱讀。

下面就介紹一下,我一直學習到的閱讀方法吧。

打開看點快報,查看高清大圖

一:帶着目標和預期進行閱讀

上面提到,互聯網時代,我們每天忙東忙西的沒有多少空閒時間去閱讀,所以這時候我們一定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有針對性地閱讀,只有這樣,纔有可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時候,帶着目標和預期進行閱讀就是非常有效的一種閱讀方式了。這個目標和預期,我們可以根據當時自己所處的一個狀況進行量化安排。

比如:工作中我沒法子做好和領導及同事間的溝通工作,那這時候我就要帶着目標去讀書了。

首先去豆瓣上挑一些口碑好,讀者評分高的有關職場溝通的書,然後買下來或者進行電子式閱讀。當熱,看到書的那一刻,我們也不能一下就扎進去埋頭苦讀。如果那樣子的話,我們很可能讀完之後,什麼也沒記住。

看書之前,先看看作者介紹,看看讀者反饋評論,看看前言,看看目錄,看看哪些是自己最急需解決的問題。你要知道,那些第一眼吸引你眼球的內容,很可能就是你非常感興趣的點。

人嘛,只有基於自身感興趣的東西,纔有不斷學習和探討下去的動力。所以,哪個感興趣,那就從哪個開始,只要能開始就會有一個不錯的閱讀體會。

當然,光有興趣不行,還得要有預期。什麼是預期呢?簡言之就是我讀了之後,我能得到解決生活中實際性問題的方式和方法。

上文提到職場上的溝通困擾問題,而且這個困擾還有一個限度,那就是同事和領導之間。

所以,這個時候你就要帶着這個預期去讀,一切以結果爲導向的行爲纔會有更多的執行力,要不然全部都是耍流氓。

打開看點快報,查看高清大圖

二:要有強制性做筆記和輸出的習慣

請記住:一切沒有輸出的輸入都是毫無價值的。你的輸出過程,其實就是你讀完一本書,一篇文章之後,你提煉、歸納、總結以及重新演繹的過程。

只有經歷過以上的過程,你纔會有一個非常深刻的體會,你才能夠把書本上的知識內化成你自己的東西,只有這樣你纔會思考總結出屬於自己的知識。

管理大師脫不花曾經說過:做讀書筆記不是要你抄句子,那不叫輸出,那叫練習打字。

所以說,那些一字不落進行摘抄下來的東西很可能還是別人的東西,只有你進行加工,而且是深加工的時候,才能推陳出新。

我們不要只做那個機械的人,我們要做一個能動化十足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那些讀過的書,識過的字真正融化到自己的血液裏,最終長成屬於我們自己真正的肌肉。

還有一點需要提及的,輸出最好是公開輸出。什麼是公開輸出呢?那就是在一些公開社交媒體上進行,比如你在朋友圈,在公衆上,在知乎等等。

你要明白,人都是好面子的。當你進行公開展示自己言論的時候,你會特別在意語言的邏輯,語句的通順等等問題。

這樣一來無形中給了你一定的心理壓力,你會自發地思考怎麼讓自己寫得更加通俗易懂,言簡意賅。

這些舉動可比你不做任何思考,就趕緊摘抄句子來得更深刻。

打開看點快報,查看高清大圖

三:專注聚焦主題式地閱讀

比爾蓋茨的父親,曾經讓比爾蓋茨和巴菲特同時在紙上寫下一個對自己人生最有幫助的詞,兩個人在沒有任何溝通的情況下,卻同時寫了同一個詞:專注。

俗話說得好,水滴都能穿石,何況是人呢?認準了一個領域,專注地聚焦式地進行閱讀,假以時日,你一定會收穫滿滿。

如何進行專注聚焦式地閱讀呢?比如你的工作是銷售,那你就要好好關注自己的職業領域。多去讀一些有關營銷技巧,營銷話術,營銷案例等方面的書。

前期你可以做一個規劃,迅速漸進地給自己加任務。比如這一個星期你70%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學習營銷話術的問題上。

當你把這個領域的一些問題梳理出自己的思路的時候,那你再進行攻擊其他方面的問題。

總之,以點爲目標,一個個有針對性地進行攻擊,一段時間的堅持後你一定會有收穫。

打開看點快報,查看高清大圖

四:反反覆覆地重讀經典的書籍和文章

經典之所以經典,一方面不僅是時間的考驗,另一方面一定是實踐的較量所得來的。所以,閱讀經典,從經典中學到爲我所用的東西是一條簡單且可執行的方法。

現在有太多的人過於追求新鮮的東西,對於書更是如此。看過的書或者文章,就束之高閣,更不想再次閱讀。

但是不可否認的一點是,這世上大多數好的東西、有用的東西,你一遍看過是無法掌握的,它需要你反覆學習,反覆揣摩。要不然那些百年老字號也就不會那麼讓我們爲之傾倒,爲之追捧了。

我們人類通常會有一種心態,那就是喜新厭舊,可是有一點你需要明白的是:學習是反人性的,你要想成爲一個領域的高手,就要逼着自己做這些事情。

打開看點快報,查看高清大圖

五:請帶着批判性思維和學習的態度閱讀

任何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都是該作者基於自身工作學習生活的思考所總結出來的,對於作者自身來說意義非常巨大,但對於閱讀者的你可能未必都是了。

所以,你要帶着批判性思維和學習的態度去閱讀。對於那些你覺得好的,對學習工作有幫助的,那你要不斷學習不斷創新,最終讓自己的生活學習都受益。

學習是取人之長以補己之短,而不是挑人毛病以表安慰。在看到別人不好的時候,那你要思考哪些是自己也有的,哪些是自己可以避免的...這其實也是另一種的批判和學習。

比如之前有人一直在網上大肆說咪蒙的文章怎麼怎麼不好,可是你有想過她真的不好嗎?如果真的不好,那爲什麼引來那麼多人的評判呢?

有評判就有好與壞之分,但是前提是你得有被評判的資格,如果說能在評判中不斷自我革新也不失是一種成長。

這也從另一方面佐證了其被認可的點:比如她文章的選題,文章的標題,以及引發讀者評價的底層思考邏輯等都是你能學到的東西。

讀書,讀的雖然是書,是內容,但轉化成自己的一定要是新思考,新角度,新方法。

打開看點快報,查看高清大圖

六:閱讀中要不斷代入自己的工作和學習場景

說真的,我們爲什麼要去讀書要去學習呢?我們唯一想要的不就是讓我們的工作更高效,生活學習更美好嗎?我想這種美好的願望是每個人都渴望的。

有一句話我覺得非常好: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這可以衍生出一句關於讀書的話: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那些被人類奉爲經典的書籍,試問,哪一個不是作者真真切切對於當下生活的真見解,真思考呢?藝術之所以是藝術,那就是因爲源於生活。

如果明白了這一點,那我們讀書就更有目標和預期了,這也是爲什麼這是閱讀中的第一條。

當你在生活中處處明白讀書將會給你工作和學習生活帶來明顯改善的時候,你也就會更加深一步地對待閱讀,這是一種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係。

所以,每一個人讀一本書,讀一篇文章的目標和預期都會迥然不同。那你的目標跟預期就要跟你的工作和學習生活息息相關,跟你的具體場景有關。

當你知道自己的閱讀訴求是什麼的時候,這樣一來,你纔會做到“讓天下知識,爲我所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