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首次推出態極產品,到現在接近1年的時間,匹克在通過 “科技創新+用戶共創” 解決用戶痛點。無論是新的科技材料,還是爲了打磨出讓消費者最滿意的產品,在“態極”系列產品上,首先體現的是匹克的極致態度,就像“態極”這個名字一樣。

文/金錯刀頻道 

老品牌,新姿態,又一個國貨之光正在崛起!

雙十一狂歡落幕,但對於所有參與品牌、商家而言,活動結束之後的覆盤纔是最關鍵的,因爲成交金額背後代表的是消費者對某一品牌的關注度和認可度。

就像一場摸底考試,隨着各種天貓雙十一榜單發佈,孰強孰弱一目瞭然。

比如今年的服裝大品類,日本優衣庫不僅實現歷史最快突破10億銷售額,又繼續蟬聯男女裝服裝品牌冠軍。

但是在另一張榜單上,一個印象裏並不那麼受關注的國產品牌的單品,戰勝了國際知名品牌,拿下了品類冠軍,單品銷量第一,堪稱國貨標杆。

它不是李寧,也不是安踏。

戰勝阿迪、耐克,

匹克逆襲,成2019雙十一大贏家

匹克這個品牌,給人印象最深的關鍵詞就是“籃球”,可以說匹克是國內最爲專業的運動品牌之一,同時在很多體育運動領域都有很強的滲透力,在國際市場也早已嶄露頭角,很多國際一級賽事都有匹克的身影。

然而同國內很多運動品牌一樣,在經歷過2008-2009年的野蠻增長之後,從2011年開始國內體育用品行業整體陷入低谷,匹克也沒能逃過。一面要打折促銷清理高庫存,一面還要應對市場需求的瞬息萬變,一度連續多年業績下滑,1年之內關店數百家。

經過幾年的調整,最近兩年,匹克終於開始突圍了。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雙十一,匹克的整體表現非常驚豔。

雙十一當天,匹克整體銷售額超過1.1億元,比之2018年雙十一增長了703%。

開售6分鐘匹克天貓旗艦店就突破了2018年雙十一整體銷售額,旗下球鞋類、時尚休閒鞋類以及服裝類類產品都表現不俗。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匹克在2018年年底才推出的 “態極”(PEAK TAICHI) 系列產品,全系銷售額8904萬,佔匹克雙十一總銷售額的80.47%。

其中的態極1.0PLUS“物競”跑步鞋單品銷售額開售一小時就突破了1000萬元,力壓Nike、adidas跑步鞋,成爲雙十一天貓跑步鞋熱賣榜第一名,也是整場活動匹克運動鞋中銷售額最高的產品。

匹克能夠取得這樣的戰績,靠的並不是價格戰,相反,匹克的價格並不低。 在所有參與雙十一的運動品牌中,匹克的整體客單價折扣後爲296.25元,是國內品牌中最高的。賣得最好的態極1.0PLUS“物競”,價格比阿迪和耐克最暢銷的跑步鞋價格還要高很多,雙十一結束一共售出8萬雙。

明明更貴,爲什麼有更多人來買?是出於國貨品牌的情懷嗎?

肯定不是,國貨體現的是國人對國產品牌產品品質的一種深度認可。

一個品牌能夠重新得到國人認可,必然是因爲這個品牌從內到外發生了質變,而並不是因爲產品的顏值更高了,現在的消費者沒那麼膚淺。

匹克,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打破界限,全面升級!

30歲匹克的破和立

作爲一個已經30歲的品牌,匹克的變化,更多體現在 “內在”

最近兩三年的時間裏,整個鞋服行業有一個很明顯的變化,代表一種國民消費意識轉變的“國潮”成風,也確實成就了一些品牌,更讓李寧重獲新生。

其實“國潮”應該分爲兩種,一種就是目前很多國產品牌走的都是以設計爲驅動的“國潮”路線,比如將極具中國文化內涵的漢字和符號印在服裝產品上。

另外一種,存在於科技領域,華爲等國產品牌的產品其實也是一種國潮,這些產品是以自主研發的科技驅動的“國潮”。

匹克要走的,就是一條“科技新國潮”之路,以自主研發的科技爲核心驅動。將自主科技與運動產品結合,在形成差異化的同時,構成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1、科技驅動,鞋底革命

一直以來,國內運動品牌難以真正和那些國際知名運動品牌抗衡,一個最核心的原因就在於科技創新的不足。

阿迪和耐克這兩大國際品牌的鞋品在國內之所以賣得好,主要是技術好,產品力強,阿迪有boost科技,耐克有Zoom氣墊,能夠提升穿戴者腳部舒適度和鞋底在運動中的緩震效果。與年輕消費者追求的時尚潮流相結合,自然產生了一種強大的吸引力。

如今,匹克也有了可以和阿迪、耐克相抗衡的核心技術—— 匹克“態極”(PEAK-TAICHI)

這項技術是匹克聯合國內智能高分子材料領域頂尖科學家團隊研發,是一種的全新智能自適應鞋中底科技。

其性能點在於,它可以根據穿戴者的動作調整其輪廓和其它方面的性能。

低速運動狀態下,能給穿戴者提供柔軟舒適的腳部感受。比如在緩慢行走時,鞋底受力較小,形變不大,材料分子間呈分離狀,人的腳就像踩在海面上一樣。

而當穿戴者運動速度加快,鞋底形變量較大,材料分子相互之間交鎖在一起,能夠形成更大的支撐力和回彈力。

從態極系列產品的熱銷程度不難看出,這項科技創新已經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很多國外混跡球鞋圈很久的資深鞋頭也對“態極”科技給出了極高的評價,無論普通消費者能否對這項新科技有一個專業的認知,能否理解“態極”與阿迪、耐克的當家技術有何本質區別和優勢,鞋頭們給出的評價簡單概括一下就是“更軟”、“更舒服”、“回彈更強”、“同價位下性能無敵”等等。

爲了讓消費者感受新型中底材料到底有多牛,匹克還特意在每一雙態極1.0PLUS“物競”的盒子裏放上一個塑料球,裏邊裝的就是“態極”中底材料,消費者可以直接用手去揉、捏、拉、扯它,還可以搓成球當彈力球玩。

可以說,匹克在行業內實現了一個堪稱 “鞋底革命” 級的重大創新突破,打破了阿迪和耐克在運動鞋科技層面的兩家獨大,於匹克而言,更是成功突破了天花板。

2、用戶共創,死磕痛點

小米創立之初是如何做產品的? 用戶參與。

小米一直強調“用戶思維”,成立之初的第一款產品MIUI能夠取得巨大成功,就是因爲這款產品是小米收集了來自衆多網友、粉絲、發燒友們的差評、拍磚、毒舌、抱怨和吐槽之後,不斷優化纔打磨出來的。並且在後續的升級迭代中,依然在不斷重複着採集意見、產品優化的過程,哪怕是一個平時很多人不會十分在意的問題,但只要會影響用戶體驗,就不會被當成小事。

匹克有了自己的核心科技,怎麼讓產品獲得消費者更高的滿意度?

今年5月,在號稱“地表最強球鞋展”的Sneakercon上海站現場,匹克展區有一塊牌子,上面寫滿了網友對匹克球鞋的差評。

爲什麼在這樣一場盛大的展會上,匹克要把這樣一塊板子放出來?這背後是有故事的。

匹克態極1.0系列產品自首次推出之後,銷售一直很火爆。

2018年12月15,態極1.0高幫限量版51秒售罄;2019年1月7日,態極1.0低幫版6分12秒售罄;2019年3月31日,態極X阿麗塔聯名款6分鐘銷售2000雙;2019年4月19日,態極1.0純色版,超級單品日突破3萬雙;2019年5月20日,態極1.0plus“物競”20分鐘銷售破萬雙……

(態極X阿麗塔聯名款)

但如同很多初創產品一樣,態極1.0系列無論在設計、外觀還是專業性能等方面都被用戶大量“吐槽”,各種差評,且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外觀是否好看這樣的表面問題,如“抗扭轉性不夠強”、“鞋底不夠耐磨”、“鞋口襪套不夠好”等等,消費者在評價一款產品的時候越來越專業了。

在2019年5月的一場發佈會現場,匹克還把消費者的差評投到了大屏幕上,不乏很多用詞犀利者。

甚至還把“差評”印到了態極1.0PLUS“物競”的鞋盒上。

對於這些“差評”和吐槽,匹克進行了收集整理,有針對性地進行了改進和創新。而匹克對用戶意見的重視和對產品打磨的態度也得到了用戶的廣泛好評。

從態極系列1.0到現在的1.0PLUS“物競”,在銷售數字的變化上就能夠感受到,用戶共創給匹克帶來了什麼,或者說讓匹克抓住了什麼。

匹克抓住的就是消費者的痛點,而最大的創新,莫過於解決用戶的痛點。

從首次推出態極產品,到現在接近1年的時間,匹克在通過 “科技創新+用戶共創” 解決用戶痛點。

無論是科技創新,還是用戶參與產品的創造,都將是主流趨勢。

而國潮之所以被稱爲國潮,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其具備很強的源自於中國屬性的辨識度。

科技驅動型國潮已經在科技領域形成足夠強大的國際競爭力,未來在運動時尚領域, 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科技驅動型國潮也必然會成爲主流趨勢

對於匹克,創新科技不僅在跑步鞋得到良好的使用,在籃球鞋、時尚休閒鞋、商務鞋等諸多產品上同樣也能看到它的影子。 未來,匹克還應該把科技創新應用於更多產品,同時國貨的崛起也不能侷限於國內,更應該放眼更大的國際市場。

用戶爲王!

新時代該有新態度

無論是新的科技材料,還是爲了打磨出讓消費者最滿意的產品,在“態極”系列產品上,首先體現的是匹克的極致態度,就像“態極”這個名字一樣。

但匹克做出的改變遠不止於此。

像匹克這樣有幾十年歷史的品牌,都經歷了從“廣投電視廣告+大鋪線下渠道”到“線上銷售,互聯網營銷,參與電商節……”的轉變過程,是市場趨勢的變化,更是消費者的變化。

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要真正理解用戶思維,貼近用戶,方法路徑有很多,唯一不變也不能變的就是以用戶爲核心,以用戶的痛點和消費習慣爲核心。

現在是講求“流量”的時代,雖然互聯網流量紅利期已經消退,但並不代表缺少流量,相反,各種流量入口都在向優秀的品牌和產品開放。這些流量入口,就是貼近消費者的機會。

比如,當下除了做電商,直播互動、網紅帶貨已經成爲主流銷售渠道之一。

在2019年的雙十一,匹克“態極”1.0PLUS“物競”還走進了抖音網紅的鏡頭,淘寶當家網紅薇婭以及百名抖音達人通過短視頻的方式,以尋常人的視角體現了匹克“態極”的黑科技,無數網友被種草。

就連匹克CEO許志華也親自走進了直播間,與粉絲進行互動。

(匹克體育CEO許志華雙十一當天參與淘寶直播)

在抖音平臺上,“匹克態極”的話題有超過770條網紅自制的關於態極系列產品的短視頻,話題總播放量已經超過1.2億次,就連那個“態極”材料球也儼然成爲了“網紅”。

匹克變了,在專業上更加極致,但卻放下了“專業”的高冷!

因爲用戶最想要的,纔是對企業、對品牌最重要的!

懂用戶,有極致的態度,才能做出一針捅破天的好產品!

©THE END

刀哥重磅推薦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