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張藝興則相對來說更前衛一些,有新意,並不會讓人覺得有曾經聽過的感覺,但是這樣的歌曲在旋律性上,是否能讓大衆接受還得打上一個問號,說個題外話,這首歌曲一度讓我以爲自己在看《經典詠流傳》。記得在節目開播之前我就曾預想過張藝興在這個舞臺的表現,可能能夠獲得更多大衆評審的支持,畢竟與傳統音綜的大衆評審相比,《我是唱作人》所邀請到的大衆評審裏有着更多的樂評人,他們對於套路式、落後、一成不變的音樂並不是那麼待見。

今天晚上我是唱作人播出了第二期節目,一週有着八首新歌可以聽,而且是八首曲風各異的歌曲,對於喜歡音樂的我來說,確實是非常棒的,似乎又回到了當初每週等梁博的日子。

今晚的比拼中其實有一場是爭議比較大的,那就是張藝興的《愛蓮說》和陳粒的《空空》的PK。

陳粒這首歌曲的確是一首好聽的曲子,但是它在套路里,總讓人覺得似乎在什麼地方聽過,這是大流行歌曲的通病。

而張藝興則相對來說更前衛一些,有新意,並不會讓人覺得有曾經聽過的感覺,但是這樣的歌曲在旋律性上,是否能讓大衆接受還得打上一個問號,說個題外話,這首歌曲一度讓我以爲自己在看《經典詠流傳》。

記得在節目開播之前我就曾預想過張藝興在這個舞臺的表現,可能能夠獲得更多大衆評審的支持,畢竟與傳統音綜的大衆評審相比,《我是唱作人》所邀請到的大衆評審裏有着更多的樂評人,他們對於套路式、落後、一成不變的音樂並不是那麼待見。

如何去評價大衆評審的選擇?《我是唱作人》是有在開飯環節討論過這個話題的,實際上大流行在上一季不受待見這一點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是,這並不意味着節目需要邀請更多的專業樂評人來當評審,各行各業的人都有更爲合適,畢竟歌始終是寫給人聽的。

而《我是唱作人》官方或許唯一需要保證的就是不讓粉絲參與節目錄制就足夠了,把投票權交給大衆,《我是唱作人》這一點是做得非常不錯的,參與投票的大衆評審都能在網絡上直接搜索到,公正公開透明。

58:43

張藝興的《愛蓮說》,這一次輸給了陳粒的《空空》。

先說說個人看法吧,首先是張藝興的《愛蓮說》,這首歌曲聽完我的感覺是有點太短了,最後的結尾,直到他讓小孩子離開的時候,我甚至都以爲這是歌曲舞臺編排的環節,後面還有着後續。

戛然而止,卻也讓我覺得少了點什麼,另外由於個人對於這類型音樂的不瞭解,所以就不評價更多曲風相關的東西了。

再說陳粒的《空空》,這是一首很典型的曲目,基本上就是屬於你唱完一個音就知道下一個音是什麼,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創作這樣的歌曲就很容易了,我其實對套和絃是沒有那麼多偏見的,能創作出好旋律就行了。

那麼爲什麼大流行歌曲總是容易讓人產生有在哪裏聽過的感覺呢?主要就是華語樂壇大部分紅火的曲目都是大流行,大流行已經快被寫爛了,而大衆聽的也是這一類型的音樂,有相似感實在再正常不過了。

歌曲演唱完畢之後,霍尊其實就已經給出了最合適的點評了:粒姐的這個作品,它的這個旋律走向,都是意料之中的走向,但是它就是好聽的。

雖然最終輸了比賽,但是這一次的比分差距實際上是比較微小的,張藝興在這個舞臺上遭受的非議並不算多,個人作詞、作曲、編曲,有着這樣實力的歌手其實是很難被人吐槽的。高度不同,審美不同

這算是題外話,或許也不算是題外話。我有發現如今的大部分年輕的新生代音樂人都在朝着創新的方向走,但是在旋律的可聽度上卻並不是那麼講究。

和諧是一個奇怪的事情,和諧容易導致的結果就是重複。

除非說大部分的大衆都能夠聽出編曲的美妙。

如何去理解這個概念呢?舉個例子,筆者自己是學VOCAL的,這會導致我在聽歌的時候忽略歌曲本身,而更在乎歌手的VOCAL,如果歌手的聲音相當出彩,是會爲歌曲加分的。

而我也會認爲這樣的歌曲是好聽的,比如河鉉雨演唱的大部分歌曲我都覺得好聽,但是我分享給朋友他們卻覺得很難循環播放。

那麼對於學習編曲的朋友而言,在聽歌的時候,除了最直觀的好聽以外,由於學習過相關專業知識,在聆聽的時候,所獲取的信息則是更多的,編曲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他們對於一首歌曲的評價。

但很顯然,如今仍然是一個屬於傳統ABAB式音樂的時代,這其實並不應該說大衆審美不夠,他們沒有理由去學習專業知識,歌曲於大衆而言本就是好聽就足夠了,更應該說是創作者能力不夠。

優美的旋律和先進的音樂是並不衝突的,甚至偏節奏型的音樂有的也能很出彩,但是很顯然,目前的華語樂壇新生代中,難有人能將兩者結合。

張藝興在努力,儘管他在這個舞臺上目前的成績都是【敗】,但是他的確讓大衆瞭解到了這些新鮮的音樂,另外強烈推薦大家去嘗試聽一下他自己創作的一些熱門曲目,實際上他是目前的流量歌手中少有的專業知識過硬的歌手了。

《我是唱作人》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節目,讓歌手在投票結果中直接收到了大衆反饋,能夠知道不同行業的從業者對於自己的歌曲的態度和看法,這對於歌手而言,其實是比較重要的。

喜歡文章的朋友可以點贊並分享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