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傳真|中期選舉後內閣改組開始 美司法部長應特朗普要求辭職

法制日報駐美國記者 陳小方

當地時間11月7日,美國司法部長塞申斯宣佈辭職。塞申斯稱自己是應總統特朗普的要求辭去司法部長一職的,這使他成爲美國中期選舉之後第一位離職的特朗普內閣成員。塞申斯的辭職不僅開啓了特朗普對內閣大改組的序幕,也引來了外界對“通俄門”調查走向的廣泛關注。

突然辭職有些出人意料

塞申斯在辭職信中列舉了自己任內在打擊暴力犯罪、保護國家安全、完善移民執法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此間報道稱,塞申斯的去留是早晚之事,但來得如此突然,則有些出人意料。據報道,在美國中期選舉剛一結束,特朗普就開始不停地要讓塞申斯辭職。一名白宮官員稱,在中期選舉之前,特朗普就一直想讓塞申斯辭職,但因受到助手們的勸阻,只好暫時作罷。因此,當特朗普在中期選舉結束後再次提出時,白宮助手們也無可奈何,只能迅速開始行動。

11月7日一早,白宮主任凱利就給塞申斯打了電話,告訴他總統要他辭職的事。但在隨後的白宮講話中,特朗普則拒絕具體談論塞申斯的去留問題。他說,“我想放到其他時間去談”。到當天下午4時,塞申斯就出了局,而他的辦公室主任馬修·惠特克則隨之出任代理司法部長一職。

曾是特朗普政策擁護者

現年71歲的塞申斯是原亞拉巴馬州的聯邦參議員,也是特朗普宣佈競選總統後第一個表態支持他的共和黨參議員。在特朗普關於移民、犯罪和執法等諸多政策主張上,塞申斯也是其最大的支持者。

但是,這一切都抵不過塞申斯在“通俄門”調查中的迴避決定給特朗普帶來的打擊。塞申斯稱,他在2016年競選期間曾多次見過俄羅斯駐美國大使,所以選擇迴避“通俄門”調查。但特朗普認爲這是一種不忠,使他失去了本應獲得的來自司法部長的保護,因此始終不能原諒塞申斯。

在衝突初起之時,塞申斯曾向特朗普提交過辭職信。特朗普隨後將信退了回去,並在上面寫了“不接受”之類的話。但兩人的衝突仍不時爆發。5月,特朗普首次在社交媒體上公開對塞申斯的任命表示“後悔”。他說,“真希望我挑了別人!”到了9月,特朗普更是氣憤地聲稱,“我沒有司法部長!”

塞申斯通常不回應特朗普的批評,但有時也會反擊。2月,當特朗普稱塞申斯的行爲“不光彩”時,他發表了一份聲明稱,“只要身爲司法部長,我就將繼續忠實地履行自己的職責,這個部門也將繼續根據法律和憲法公平公正地開展工作”。

“通俄門”調查走向引關注

據報道,出任代理司法部長後,惠特克將直接負責監管特別檢察官穆勒的“通俄門”調查。

此前,由於塞申斯的迴避,“通俄門”調查一直由司法部副部長羅德·羅森斯坦負責。而羅森斯坦與特朗普的關係也一直很緊張,並被曝要監聽特朗普。

報道稱,在2017年8月,即惠特克加入司法部前兩個月,他曾在一篇評論中稱,如果穆勒開始調查特朗普和其家人的資金情況,那將跨越界線。他說,“那不在特別檢察官的調查範圍之內”。另外,惠特克還曾在社交媒體上轉發了另一位律師將穆勒調查稱爲“憤怒團伙”的推文。

此前一個月,即2017年7月,惠特克還曾公開聲稱,一種可能的情景是如果塞申斯被解僱,接替者無須解僱穆勒,但可以將其經費減到使調查陷於停頓的水平。

民主黨一直密切關注着塞申斯的去留問題,擔心他的接任者會限制穆勒的調查。

在獲知塞申斯辭職消息後,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說,“保護穆勒和他的調查是最爲重要的”。他並警告稱,如果司法部對有關調查進行限制,將引發“憲法危機”。

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資深民主黨成員馬克·沃納也在一份聲明中說,“沒有人是凌駕於法律之上的,任何干涉特別檢察官調查的行爲都是總統濫用權力”。聲明中稱,“雖然總統有權更換司法部長,但這不應該是阻撓、妨礙或者終止穆勒調查的第一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