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1、勞動者職業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包括在崗時間、工種、崗位、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等)。

馬上就要迎來五一勞動節了,而這一週也是全國第17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週,活動主題是

健康中國 職業健康同行

相比2018年的主題“健康中國,職業健康先行”僅一字之差,但今年的主題更加低調、大氣、有內涵,更接地氣,是對勞動者健康權益的陪伴,一路有你。

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Photo by Austin Ban on Unsplash

根據《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國衛疾控發〔2013〕48號)職業病共包括10類132種,具體如下:

1、職業性塵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塵肺13種,其他呼吸系統疾病6種;

2、職業性皮膚病,9種;

3、職業性眼病,3種;

4、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種;

5、職業性化學中毒,60種;

6、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7種;

7、職業性放射性,11種;

8、職業性傳染病,5種;

9、職業性腫瘤,11種;

10、其他職業病,3種。

當勞動者健康出現問題,可以通過以下四個條件進行判斷是否得了職業病。

1、具有勞動關係,患病者應是企業、事業單位或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

2、是在從事職業活動的過程中產生的;

Photo by Christopher Burns on Unsplash

3、是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職業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4、是國家公佈的職業病分類和目錄所列的職業病。

當勞動者懷疑自已得了職業病診斷,可攜帶以下材料到單位所在地、本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職業病診斷機構申請職業病診斷。

1、勞動者職業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包括在崗時間、工種、崗位、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等);

2、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結果;

3、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4、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診斷還需要個人劑量監測檔案等資料;

5、與診斷有關的其他資料。

勞動者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預防職業病

1、上崗前勞動者要做到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

2、遵守用人單位的職業衛生崗位操作規程或其它安全規程;

Photo by Kamil Feczko on Unsplash

3、作業時堅持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用品,如防塵口罩、防噪聲耳塞等;

4、及時參加用人單位組織的職業健康檢查,按體檢機構要求及時複查相關職業異常項目;

5、發現身體出現可能與職業有關的疾病或異常,請及時到專業機構進行檢查或諮詢;

6、積極參加用人單位開展的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或通過媒體、網絡搜索職業病知識,提高自己防護的意識。

職業病防治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全社會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長期的任務。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從自我做起,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讓我們行動起來

與職業健康同行

圖片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使用

免責聲明:

以上所有的文字和圖片來源於網絡、科普雜誌、學術期刊且不限於上述媒體,如有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給予刪除或下線處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