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黃昏,落日餘暉。巡邏歸來,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滿都拉哨所官兵喝上了清冽的純淨水。

滿都拉,蒙語意爲“太陽昇起的地方”。這裏常年乾旱少雨,加之一年四季高強度的紫外線照射,駐守這裏的哨所官兵常常把水比作“金子”。

哨所位於戈壁深處,地下水質穩定性差、水質複雜,官兵們常年飲用的井水又苦又澀。

聊起哨所的“貧水”歲月,駐守哨所10多年的上士郭勇講了一個故事。

在戈壁大漠,官兵們巡邏一次少則半天,多則要兩三天。那次,時任哨長任鑫帶着5名戰士乘車去阿布達日太音點位巡邏。

途中,車上滿滿一大桶純淨水,不知什麼時候因水桶穿孔,漏光了。

爲了完成巡邏任務,任鑫命令大家先分頭去找水。周圍都是乾溝和戈壁,沒有一點水的跡象。兩三個小時後,戰士趙旭滿身塵土,興奮地跑回來說,他在遠處的一個山腳下,看到好像有水反射的太陽光。

大家一聽,頓時來了精神。趙旭帶路,哨長和幾位戰士一起來到山腳下。找來找去,他們終於發現有一處溼地,用手刨了刨,有點泥漿滲出。

“泥漿水也是水!”大家如獲至寶,小心翼翼地掬起泥漿,灌滿了幾個水壺。

靠着幾壺泥漿水,巡邏分隊圓滿完成任務,順利返回營區。

哨卡缺水的日子,也是各級領導機關最牽腸掛肚的日子。

幾年前,爲解決哨所官兵喫水難題,該旅專門出資爲滿都拉哨所安裝了一臺淨化水設備。可沒過多久,淨化水設備出現了“水土不服”。

一查原因,大家發現哨所駐地的地下水有些元素含量超標,在淨化過程中形成水垢,堵塞了淨水器濾芯。加之沙漠地區晝夜溫差大,在冬季極寒天氣條件下,連接儲水窖和連隊宿舍的輸水管道一旦被凍裂,淨水設備就成了擺設。

去年,該旅保障部多次派人前往哨所,對淨水設備進行升級改造。

歷時2個多月,廠家技術人員創新研發出一種新型濾芯,既能過濾水中的有害物質,又能保留人體所需的鉀、鈉、鈣等礦物質。改造後的淨水設備,日均淨水量可基本滿足哨所官兵的用水需求。

今天,哨所“貧水”的日子漸行漸遠。但當你走在滿都拉乾涸的河槽邊,看着周圍的黑石山,心裏一定會這樣想:如果有水,這裏的河道應該是流水潺潺,周圍應該被青山環繞……

哨長高巖說:“近年來,隨着國家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大,駐地生態環境正在發生可喜的變化!”

上圖:官兵盡情取用淨化水。

馬文超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