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那些明星

在八十年代,《大衆電影》可是一本家喻戶曉的暢銷雜誌,從這本雜誌開始,我們瞭解和明白了許多電影和電影人的故事..現在,看着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大衆電影>雜誌的照片,時光似乎又回到了那個陽光燦爛的八十年代.

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明星們

81年1月封面:上影演員張瑜

1981年,中國有兩個偶像,一個是剛憑《廬山戀》一炮走紅的女影星張瑜,另一個則是國家男排選手汪嘉偉。

張瑜,原藉山東肥城,1957年10月19日出生於上海一個革命幹部家庭。張瑜1977年初登銀幕,在影片《青春》(1977)中飾演角色,之後又在影片《啊!搖籃》中飾演了一位延安保育院老師的角色,獲得好評。1980年參加了影片《廬山戀》的拍攝。她的表演熱情而不矯揉,奔放而不造作,給人以清新質樸之感,以此片的表演獲得第四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和首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同年她在影片《巴山夜雨》中飾演女主角劉文英。1981年,她主演了影片《知音》和《小街》,《小街》是她和郭凱敏繼《廬山戀》之後的又一次合作,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之後,她又出演了《小金魚》、《清水灣,淡水灣》、《雷雨》、《明姑娘》等一系列影片。1985年她留學美國加州州立北嶺大學。從1991年開始,張瑜在臺灣拍戲三年,除了《李師師》外,還拍了《黃土地外的天空》、《紙婚》、《紅花記》、《斬王爺》等片。1993年回大陸重返影壇,出演或導演的影片有《王先生之慾火焚身》、《太陽有耳》、《太陽火》等,其中《太陽有耳》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銀熊獎,最近她在電影《任長霞》出演女主角。

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明星們

81年1月封底:峨影演員潘虹

潘虹,原籍江蘇常熟,1954年11月4日生於上海。1976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和峨嵋電影製片廠演員。1977年主演《奴隸的女兒》,1978年主演《沙漠駝鈴》,同年主演《苦惱人的笑》。1980年她在《透過雲層的霞光》中飾漁家少女,1981年在《漩渦裏的歌》中飾女醫生,同年在《杜十娘》中以其精湛的演技獲圈內外好評,被視爲“悲劇明星”。1982年,在《人到中年》中飾在家庭和事業雙重壓力下勤奮工作的眼科大夫,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1983年主演《寒夜》,1984年主演《火龍》,飾溥儀夫人,獲第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1985年主演《末代皇后》飾皇后婉容,獲第五屆敘利亞大馬士革國際電影節特別獎,1986年主演《井》,獲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意大利陶米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1988年被日本選爲世界十大影星之一;1989年獲新時期十年電影獎最佳女演員稱號。1993年主演《股瘋》獲第十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電影電視劇最佳女演員獎。最近她還出演了多部電視劇。

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明星們

81年2月封面:影片《孔雀公主》中的勐奧東板公主喃·穆魯娜(李秀明飾)

李秀明,生於1954年12月9日,河北大城人,1976年被陳強選中參加《西沙兒女》的拍攝,從此開始演藝生涯,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同年,電影《春苗》讓人們看到了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李秀明那種純真眼神和清澈笑容讓人寧靜,而堅忍內秀的氣質總牽動着人心。1980年的電影《孔雀公主》轟動一時,李秀明扮演的孔雀公主清麗動人,善良可愛。次年她成功塑造了影片《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中的四姑娘形象,這也是李秀明的表演功力進入新境界的里程碑。其他代表作品有《年青的一代》、《巨瀾》、《大河奔流》(上下集)、《甜蜜的事業》、《今夜星光燦爛》、《秋瑾》、《山林中頭一個女人》、《你的微笑》、《紅樓夢》、《燃燒的雪花》等。

影片介紹:

導演:朱今明、蘇菲、邢榕,編劇:白樺,主演:李秀明、唐國強、陳強等.這是一部傣族民間故事改編的故事片,其中的特技在當時還是比較新穎的,但表演方面也乏善可陳。

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明星們

81年2月封底:《愛情啊,你姓什麼?》中的三個青年演員顏正安、洪學敏、陳鴻梅

顏正安離開影壇已經很久了,現在能瞭解到的是她1983年去美國紐約大學學習電影導演專業,成爲著名導演李安的師妹,但她後來轉行從事油畫創作,2003年曾以旅美畫家的身份在香港開辦個人畫展。

陳鴻梅是上海人,參加拍攝了《沙漠駝鈴》、《飛來的女婿》、《愛情啊,你姓什麼?》、《播種幸福的人》、《女大學生宿舍》和《燭光裏的微笑》等影片,還有《玫瑰香奇案》等電視劇,至今仍在一些電視劇中扮演一些配角。

和她兩人相比,洪學敏就是大明星了,她演出了《喜迎門》和《甜女》等著名影片後淡出影壇。

影片介紹:

導演:顏碧麗,編劇:李天濟,主演:王偉平、顏正安、程之、葉琳琅、洪學敏、陳洪梅等

一部旅遊車上聚集了一羣到蘇州旅遊的人,其間發生了幾段愛情故事,帶有一些喜劇的味道,但更多的是探討正確的人生觀、戀愛觀的。印象最深的是那個男孩子動不動就給女朋友下跪。有點早期“野蠻女友”的感覺。

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明星們

81年3月封面:故事片《傷逝》劇照

林盈:1943年出生於北京,父母都是燕京大學的老師,她3 歲開始就在未名湖滑冰,9 歲在北京花樣滑冰比賽中得了第二名。1954 年11歲的時候進入中央音樂學院少年班,和殷承宗(鋼琴家)、盛中國(小提琴家)和王立平(作曲家)都是同學。1957年,14歲的林盈因爲出色的滑冰技術在《冰上姐妹》中走上銀幕;1960 年她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在校期間參加了電影《烈火中永生》的拍攝,飾演孫明霞;1980年,她成功地塑造了《傷逝》中子君的形象,並被選中在1981年擔任《人到中年》的女主角,但開拍不久就隨丈夫出國去了加拿大,該片才換成潘虹主演。1991年離婚,目前定居多倫多,現爲著名鋼琴教育家並擔任李德倫基金會會長。

影片介紹:

導演:水華,主演:王心剛、林盈、黃宗洛等

這是根據魯迅名著改編的一部電影,故事發生在“五四”以後,知識分子涓生和子君在反封建鬥爭自由結合,婚後,封建勢力的沉重打擊反而促使男主人公振作起來去創造新生活,而女主人公則變得怯弱和空虛。由於社會和思想的原因兩人導致分離。女主人公在封建勢力逼迫下離開人間。男主人公傷痛地悼念了她和逝去的生活,並決然探索前進。

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明星們

81年3月封底:意大利籍女演員索菲亞·羅蘭

《大衆電影》封面封底上刊登西方影星的照片應該是從索菲亞·羅蘭開始的。當時她的一部電影《卡桑德拉大橋》(The Cassandra Crossing,1976)正在中國上映,雖然拍攝此片時她已經43歲了,但魅力並不亞於任何的青春玉女。

索菲亞·羅蘭(Sophia Loren)1934年9月20日出生於意大利羅馬。她是久負盛名的意大利紅星,16歲時,她的美麗就迷住了從十幾歲到幾十歲的男人,等她到了六十幾歲時,她的風采依舊,仍然是許多人心中的女神。1999年末,她在“世界千禧美人”評選中榮獲第一名。索菲亞的成功是在1953年,那年她主演的《阿依達》(Aida)轟動了意大利影壇。隨後,索菲亞拍攝的巨片《河女》在美國的發行又大獲成功。好萊塢大導演斯丹尼·克蘭瑪欣賞過此片後,以20萬美元的片酬邀請索菲亞到好萊塢主演《氣壯山河》(The Pride and the Passion,1957)。從此,索菲亞·羅蘭開始走向世界影壇。

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明星們

81年4月封面:故事片《山重水複》劇照

這部片子又叫《陳毅出山》,是第一部在銀幕上塑造陳毅同志形象的電影。扮演陳毅的是演員馮淳超。

馮淳超,80年代初在電影《從奴隸到將軍》、《陳毅出山》中多次扮演了陳毅元帥,後出國經商,於2000年回國,在電影《詹天佑》中成功塑造了詹天佑形象。近年參演了劉曉慶主演的話劇《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影片介紹:

導演:武兆堤,編劇:丁一三,主演:馮淳超、白志迪、胡朋、鮑剛、肖雄等。

這部片子主要描述1937年國共合作之後陳毅同志按我黨指示去勸說在臥虎嶺堅持鬥爭的韓山河游擊隊下山,改編成新四軍參加抗戰的故事,這是根據真實歷史拍攝的,在電視劇《新四軍》中也有這段情節。

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明星們

81年4月封底:香港電影演員陳思思

這可不是當紅歌星陳思思,而是在香港電影《三笑》中秋香的扮演者。周星馳主演的《唐伯虎點秋香》現在的年輕人是再熟悉不過了,但在60年代初的時候,《三笑》中那個迷人的秋香以前她後來在希區柯克式的懸疑片《紅蝙蝠公寓》的白領麗人都曾經讓無數人爲她癡迷。可惜的是,由於香港和內地交流不暢,這兩部陳思思的作品被大陸觀衆看到的時候已經是將近20年之後的80年代了。

陳思思,香港電影演員、長城影業公司“三公主”。原名陳麗梅,祖籍浙江寧波市,1938年出生於上海,後舉家遷往香港,1954年考入長城影業公司,不久便在石慧主演的《鳴鳳》中扮演婉兒,接着又在《紅燈籠》中扮演一位勇敢豪放但又十分嫵媚的綠林女傑。後來相繼在《雲海玉弓緣》(飾厲勝男)、《雙槍黃英姑》(飾黃英姑)、《三笑》(飾秋香)、《飛燕迎春》(飾雜技演員)、《粉紅色的夢》(飾舞蹈演員)、《春雷》(飾江湖歌女馮如蓮)、《新聞人物》(飾失身自殺女主角)、《美人計》(飾美豔誘人的騙子)、《紅蝙蝠公寓》(飾職員梁麗琴)等數二部影片中擔任女主角,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曾一度息影,1978年又復出拍攝了《密殺令》、扮演江湖賣藝女俠,曾被《長城畫報》評選爲香港大明星之一。

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明星們

81年5月封面:故事片《南昌起義》劇照

這部影片中周恩來的扮演者是天津的話劇演員孔祥玉,他在多部影片中塑造的總理形象更多地體現在英俊、幹練方面。

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明星們

81年5月封底:故事片《沙鷗》劇照

這是當時新成立不久的青年電影製片廠的作品,由女導演張暖忻執導。影片拍攝時中國女排剛剛從日本隊手中奪得亞洲冠軍,而影片上映之時中國女排第一次奪得世界冠軍,因此該片受到了極大的歡迎。影片女主角由北京女排隊員常珊珊擔任,其自然不加雕琢的表演得到了好評。而導演細膩的心理刻畫和鏡頭的運用更是令人稱道。後來她還執導了一部知青片《青春祭》,可惜的是,這位天才的女導演於1995年去世,終年僅55歲。

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明星們

81年6月封面:第四屆百花獎最佳女演員張瑜(《廬山戀》中周筠飾演者)

演員張瑜半年內兩次等上<大衆電影>的封面,可見它當年的轟動性了。

《廬山戀》這部片子當時所以能受到歡迎,主要原因是它帶給人很多視覺上的享受,一是廬山的自然風光,當時有錢去自費旅遊的人畢竟不多;二是漂亮的女主角和她身上不停更換的衣服(有人數過,一共43套),引起當時社會上的女孩子競相效仿。而周筠身上所體現出來的那種自然大方,敢於衝破束縛,大膽追求愛情的性格更令人稱讚。

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明星們

81年6月封底:第四屆百花獎最佳男演員達式常(《燕歸來》中林漢華飾演者)

“文革”當中曾有一部著名的電影《難忘的戰鬥》就是由達式常主演的,他和王心剛一樣,是當時中國影壇的帥哥。

達式常,原籍江蘇南京,1940年9月26日生於上海,回族。達式常從小就喜愛文藝,夢想成爲演員。1962年畢業於上海電影專科學校表演系,同年入海燕電影製片廠(後爲上海電影製片廠)任演員。曾在《年青的一代》、《難忘的戰鬥》、《曙光》、《燕歸來》、《人到中年》、《譚嗣同》等影片中擔任主角或重要角色。其中因在《燕歸來》中飾演林漢華,1981年獲第四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1983年主演電視劇《走進暴風雨》,獲大衆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後爲日本電視連續劇《薔薇海峽》男主角川島俊夫配音,1986年獲第四屆大衆電視金鷹獎最佳男演員配音獎。

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明星們

81年7月封面:故事片《七月流火》劇照

李志輿,上海人,1936年12月4日生於河北石家莊,1962年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研究生畢業,後留校,歷任表演系助教、講師、副教授。1979年和1980年分別在影片《苦惱人的笑》和《巴山夜雨》中飾演男主角,獲得極大好評,後相繼在《勿忘我》、《井》等影片中擔任主角或重要角色。1985年因主演電視連續劇《徐悲鴻》獲第三屆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

影片介紹:

導演:葉明,編劇:林谷,主演:陸偉國、陳大姝、李志輿、龔雪等

該片描寫日本佔領上海時期,我黨在上海租界開展鬥爭的故事。

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明星們

81年7月封底:美國影片《雨中曲》演員賽德·查理斯

《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1952)是好萊塢最富盛名的歌舞片之一。

美國影星賽德·查里斯(Cyd Charisse),1921年3月8日生於得克薩斯州的阿馬裏洛。童年即開始學芭蕾舞,十三歲時就參加魯塞芭舞團,到歐洲巡迴演出。1943年進入電影界,在影片《大肆張揚的事件》(Something to Shout About)和《出使莫斯科》(Mission to Moscow)等片中出演角色。1946年,她與米高梅影片公司簽訂拍片合約,在《錦繡天堂》(Brigadoon,1954)等多部歌舞片中出演角色。五十年代後期,當歌舞片在好萊塢日漸衰微時,她轉向劇情片,依然是一位具有競爭力的優秀女演員。六十年代,她曾到歐洲拍攝了一些影片,也在電視片中露面。

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明星們

81年8月封面:《被愛情遺忘的角落》中的荒妹(沈丹萍飾)

沈丹萍,1960年2月19日出生於江蘇南京市一個普通職員家庭。1976年高中畢業的她多次報考揚州歌舞團終於如願以償,成了一名聲樂、舞蹈演員。1978年,她得知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央戲劇學院招生的消息後,千里迢迢從南京來到北京參加考試。本想來試一試的她,卻同時收到兩所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最終,她選擇了北京電影學院。從此,也就開始了她的電影生涯。由於她有一定的舞臺經驗和表演基礎,在進入電影學院的第二年便登上了銀幕,在電影《百合花》中飾演新媳婦。隨後她又在峨嵋電影製片廠的影片《被愛情遺忘的角落》中,扮演女主角,農村姑娘--荒妹。沈丹萍質樸,細膩,含蓄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荒妹,這個追求純真愛情的農村姑娘。這次成功,也使沈丹萍從此走紅影壇。之後,她在電影《一盤沒有下完的棋》(1982)、《屠城血證》(1986)、《大磨坊》(1987)、《戰爭子午線》(1988)、《留村察看》(1994)、電視劇《只要你過得比我好》(1992)、《都市女孩》(1993)等影視劇中均有上乘的表現。沈丹萍1984年與德國駐華專家烏韋結婚,成爲第一個嫁給外國人的中國影星。2000年之後,沈丹萍夫婦帶着兩個女兒回中國定居,她又接拍了幾部電影,其中《三八線上的女兵》一片贏得了廣泛好評。

影片介紹:

導演:張其、李亞林,編劇:張弦,主演:沈丹萍、賀小書、楊海蓮等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是一部在當時引起過爭議的小說,其爭議的焦點是劇中一對農村的青年男女偷喫禁果的描寫,這在當時是一個很大的突破。而將其改編成電影更是一件要冒很大勇氣的事情。導演之一的李亞林曾經主演《我們村裏的年輕人》,而這部同樣描寫農村青年的作品卻和他扮演過那些年輕人完全不同,有着很多的憂傷和苦難。

影片主演描寫“文革”當中農村青年不能自由追求愛情的悲慘命運以及改革開放之後新的變化。

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明星們

81年8月封底:青年演員王馥荔

“文革”中有一部電影《金光大道》,是根據浩然的同名小說改編的,描寫土改後的農民走上合作化道路的故事,其主演是張國立的哥哥張國民和王馥荔。王馥荔和新中國同一天誕生,自小學習京劇的她因爲偶然的機會走上銀幕,在出演了《金光大道》之後又因《天雲山傳奇》、《張鐵匠的羅曼史》、《咱們的牛百歲》等影片深受觀衆喜愛。

王馥荔,原藉天津,1949年10月1日出生於江蘇徐州,被譽爲中國影壇上的“天下第一嫂”。她的父親是江蘇省戲劇學校的京胡教師,12歲時就把她送進江蘇省戲曲學校學花旦,1967年畢業,分到江蘇省京劇團工作。她的電影處女作是1973年八一廠拍的《水上游擊隊》,她在影片中扮演一個江南姑娘。1975年,長影邀她在《金光大道》中扮演呂瑞芬,獲得成功。1980年,謝晉拍《天雲山傳奇》時請她演宋薇,年齡跨度較大,性格變化也較爲複雜,這個角色使她在演技上日臻成熟。此後她主演和參演的影片有《風流千古》、《綠海天涯》、《咱們的牛百歲》、《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張鐵匠的羅曼史》、《日出》等。其中,因在《咱們的牛百歲》中塑造的菊花這一形象而榮獲《大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她曾還在12集電視連續劇《宋慶齡和她的姊妹們》中飾宋靄齡。2004年,她和王奎榮、孫紅雷等人一起出演了電視劇《我非英雄》,在其中出演了一個出賣國家利益的犯罪分子,過了一把“反派癮”。

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明星們

81年9月封面:《知音》中的蔡鍔(王心剛飾)

“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曾是人們的口頭禪。作爲中國銀幕上的“第一軍人”,王心剛塑造了無數個令人喜愛的軍人形象,《紅色娘子軍》中的洪常青、《野火春風斗古城》中的楊曉冬,都給中國電影史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王心剛是純粹的北方人,卻兼有南方人的秀氣俊朗,正是這一點,使他在《知音》中出演來自雲南的討袁名將蔡鍔時表現出剛毅與睿智的複雜性格,由此榮獲了百花獎最佳男演員。

王心剛,遼寧大連人,1932年1月1日出生。1949年中學肄業,後參加瀋陽市舉辦的文藝骨幹訓練班,學習話劇表演。次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東北軍工局文工團任話劇演員,曾在《李闖王》、《三個戰友》等話劇中飾演主要角色。1957年在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影片《寂靜的山林》中飾男主角,後又主演影片《牧人之子》。1958年起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相繼在《永不消逝的電波》、《紅色娘子軍》、《野火春風斗古城》、《大河奔流》、《傷逝》等影片中飾演重要角色。1981年在影片《知音》中成功地塑造了愛國將領蔡鍔的銀幕形象,於1982年獲第五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後任八一廠副廠長。

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明星們

81年9月封底:青年演員姜黎黎

《紅牡丹》的主演

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明星們

81年10月封面:《海囚》中的唐金龍(達奇飾)和姚杏春(隋永清飾)

改革開放之初,大陸還沒有武打片(動作片)這個劇種,直到1979年合拍《少林寺》成功之後,武打片纔開始流行。這部《海囚》是一部劇情片,但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倒是在船上的那些激烈的武打場面。這部片子的主演達奇是一位老演員,他演的《吉鴻昌》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

達奇,原名齊福君,1934年農曆3月18日出生在吉林省阜豐山下懷德縣的一個鐵路工人的家裏。1956年,長影著名電影導演林農執導我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邊寨烽火》,達奇飾演男主角多隆,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勇猛剽悍,閃射着民族獨特光彩的景頗族小夥子的藝術形象。影片在第十一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放映後,達奇被授予青年藝術家獎。1961年,達奇在長影拍攝的影片《獨立大隊》和《景頗姑娘》中分別扮演中牯和文帥老人。1975年,經過將近十年的生活磨難,他又重新登上了銀幕。在尹一青導演的影片《車輪滾滾》裏,他成功地飾演了支前模範耿東山。“四人幫”被粉碎後,1977年和1978年,他又先後在影片《熊跡》和《漁島怒潮》中扮演老魏爺和王四江。1978年,導演李光惠和齊興家,把部隊作家陳立德的電影文學劇本《吉鴻昌》搬上銀幕,達奇使用了全身的解數準確地展示了一個國民黨的軍官轉變爲共產黨人的思想性格的發展過程。1979年8月,《吉鴻昌》作爲國慶三十週年的獻禮片在全國上映,受到廣大觀衆的熱烈歡迎,在第三屆大衆電影“百花獎”中,被評爲最佳故事片之一。1981年,達奇應邀去北影,在李文化導演的歷史題材的影片《海囚》中,飾演男主角華工首領唐金龍,較好地刻畫了一個具有民族氣節的寧死不屈的華工形象。

影片介紹:

導演:李文化,編劇:洪永宏、高振河,主演:達奇、項堃、張連文、龐萬靈、隋永清等

影片描寫了清朝末年英國殖民者利用廈門當地唐姓和潘姓兩大家族之間的矛盾挑起械鬥,進而將華工騙到南洋去做豬仔,覺醒的兩族中國人團結起來與之鬥爭並壯烈犧牲的故事。

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明星們

81年10月封底:日本著名電影演員山口百惠

山口百惠(Yamaguchi Momoe)生於1959年1月17日,1972年12月,13歲的山口百惠在第五屆“明星誕生”歌唱比賽中以《迴轉木馬》一曲獲得第二名,在演藝界嶄露頭角;1974年主演的第一部電影《伊豆舞女》上映,這也是她首次和三浦友和共同演出;其他主要作品有《血疑》、《天使的誘惑》、《炎之舞》《污泥中的純情》、《春琴抄》、《絕唱》、《霧之旗》、《擁抱》等;1980年11月19日和三浦友和舉辦婚禮,是年山口百惠只有21歲;其後,山口百惠退出娛樂圈,安心做家庭主婦,育有兩兒。

山口百惠是八十年代在中國最走紅的外國明星,當年她和高倉健幾乎成了舶來文化的象徵。中國有許多女演員因爲長得象山口百惠而走紅先有叢珊和蓋克開場,後有鞏俐壓軸。

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明星們

81年11月封面:《祝福》中的祥林嫂(白楊飾)

這部片子大家應該很熟悉了,是根據魯迅名著改編的,中學課本里都有,簡單介紹一下演員。

白楊,原名楊成芳,又名楊君莉。1920年4月22日生於北平,湖南汨羅人,是著名女作家楊沫的妹妹。自幼寄養在北方農村。九歲回北京就學。1931年入聯華影業公司北平第五分廠演員養成所,在影片《故宮新怨》中飾演丫環。後相繼在苞莉芭劇團、中國旅行劇團、中國舞臺協會等團體任演員。因主演《梅蘿香》、《少奶奶的扇子》、《茶花女》等劇而嶄露頭角。1936年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影片《十字街頭》,引起影壇關注。1937年參加上海影人劇團。1938年在重慶入中央電影攝影場,主演《中華兒女》、《青年中國》等影片。同時又主演了《屈原》、《日出》、《法西斯細菌》、《復活》、《羅米歐與朱麗葉》等多部話劇,成功地塑造出不同時代,不同類型的婦女形象。1946年回上海,在中電、崑崙等影片公司主演《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影片,其中,在《一江春水向東流》中飾演的紗廠女工李素芬系其前期代表作。1949年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拍攝了《祝福》、《春滿人間》、《爲了和平》等影片。1989年主演的電視劇《灑向人間都是愛———宋慶齡的故事》,是白楊一生中拍攝的唯一的一部電視劇,也是她爲觀衆塑造的最後一個人物形象。1996年9月18日在上海華東醫院病逝,終年76歲。

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明星們

81年11月封底:香港影星石慧

80年初期,內地引進了不少香港老電影,其中就有石慧主演的《蟋蟀皇帝》、《生死搏鬥》,前者是古裝片,後者則是一部帶科幻色彩的時裝片,分別攝於60和70年代,使得內地的影迷可以一睹石慧當年的風采。

石慧,香港電影演員,長城影業公司“二公主”。祖籍浙江吳興縣,1934年出生於江蘇南充,後隨家人遷居香港。1951年加入長城影業公司,不久便在泰山影片公司卜萬蒼執導的《淑女圖》中出演女主角,繼而又回長城影業公司拍了《一家春》,在這兩部影片中,她塑造的形象和精湛的演技博得觀衆賞識,從而一舉成名,此後相繼在《蜜月》、《小舞娘》、《藍花花》、《豆蔻年華》、《垃圾千金》、《寸草心》、《大女兒經》、《泥孩子》、《生死搏鬥》、《孽海花》、《龍鳳呈祥》、《蟋蟀皇帝》、《生死牌》等五十多部影片中飾演女主角。1979年第三屆香港電影節展映了她的代表作《一家春》。此外她還學過編劇,當過副導演,唱過主題歌。曾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香港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理事長、長城電影公司演員室主任。

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明星們

81年12月封面:《西安事變》中的張學良(金安哥飾)和楊虎城(辛靜飾)

《西安事變》在當時被稱爲第一部大成本製作的影片,西安電影製片廠爲此片的總投資超過了400萬人民幣,雖然和現在的動輒投資上億元的“大片”無法相提並論,但在當時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數字。而這部影片在人物塑造上也是相當成功的,無論和古月扮演的毛澤東、王鐵成扮演的周恩來以及孫飛虎扮演的蔣介石都令人稱道,反而蓋住了兩位主要演員的光芒。

影片的導演是成蔭,內容大家很熟悉,就不介紹了。

1981年《大衆電影》封面上的明星們

81年12月封底:《潛網》中的羅弦(劉曉慶飾)

劉曉慶是中國最成功的女演員之一,多次獲得金雞百花獎,但同時也是個爭議最多的人物。不過1981年劉曉慶的《我的路》還沒有出版,批評她的人還不是很多。這部電影中她展現了自己的舞蹈才能,也是少數幾部觀衆能看到劉曉慶跳舞的影視劇之一。

劉曉慶,1951年10月31日生於四川涪陵,1970年四川音樂學院附小畢業後去宜漢縣農場勞動。1971年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達縣軍分區宣傳科當兵,1974年任成都軍區話劇團演員。1975年在八一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影片《南海長城》中飾演角色。後在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攝《同志,感謝你》等影片。1980年起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曾主演《小花》、《婚禮》、《瞧這一家子》、《神祕的大佛》、《原野》、《潛網》、《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心靈深處》、《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北國紅豆》、《無情的情人》、《芙蓉鎮》、《大清炮隊》、《春桃》、《紅樓夢》、《一代妖后》、《李蓮英》等影片。因在《瞧這一家子》中飾演張嵐於1980年獲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因1981年在影片《原野》中扮演金子於1988年獲第十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因1986年在影片《芙蓉鎮》中扮演胡玉音獲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因電影《春桃》獲第十二屆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其表演戲路寬廣,善於捕捉形象,運用生活細節刻畫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徵。著有《我的路》、《我這八年》等。

影片介紹:

導演:王好爲,編劇:姚雲、武珍年,主演:劉曉慶、陳少澤、張國民、項堃等

這部影片所表現出來的觀念是令人驚訝的,一個從小學習舞蹈,出身高幹家庭的女孩子羅弦不願意按父母的意願和同爲高幹子弟的遠洋輪大副何侃談戀愛而去追求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出身的足球運動員陳志平(那時候還沒有腰纏萬貫的球星呢),結果處處碰壁,最終被一張潛在的網拖回到現實,發現那位大副纔是真正值得自己愛的人。如此展現灰色的人物命運,是不是在暗示還是門當戶對的觀念纔是更切合實際的愛情觀呢?着實令人費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