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亞號豪華郵輪上,一個孤兒被遺棄在頭等艙。沒人知道他的父母是誰,鍋爐工撿了他,給了他名字。從此1900誕生在這個船上,從啼哭的嬰兒,到八歲的對音樂癡迷,會彈鋼琴的孩童,再到出現在麥克斯眼前的琴技精湛的成年人。

他總是在船上冷眼旁觀這個世界,未曾上岸,便看透一切。在時代變化之後,一聲爆炸,隨着弗吉尼亞號輪船一起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海上鋼琴師》下還是不下船,選擇之間那份遺留的令人沉醉的孤獨

《海上鋼琴師》是由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的劇情長片,改編自亞歷山卓·巴瑞科創作的劇本《獨白:1900》,是“時光三部曲”的第二部。這部電影早已是名滿天下的傑作,已經不需要影評去讚美它了,豆瓣9.2、影史top 15的硬實力足以說明一切。

對於這樣的電影,如果你是影迷,不管看沒看過,都建議去影院重溫一下。如果你是觀衆,大銀幕配上4K高清的修復,其呈現的觀感,可見一斑。這次4K修復版的引進,使中國觀衆終於能在大銀幕上看到這部影史經典,對於那些未曾看過的觀衆而言,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海上鋼琴師》下還是不下船,選擇之間那份遺留的令人沉醉的孤獨

麥克斯到船上當了號手,但由於不能習慣船上的生活,只能在搖晃的船艙中連滾帶爬。晃盪到大堂的時候,長大後的1900出現在他面前,幫助他緩解不適。麥克斯亦步亦趨的跟了上去,1900坐在鋼琴前,讓麥克斯打開鋼琴的輪鎖。

輪鎖鬆開,音符在浪尖上起舞,那是影史上最浪漫的橋段之一。我們在與海共舞,在歡快的華爾茲裏。1900有無與倫比的創造力和令人沉醉的孤獨,音符從他的心尖傾瀉而出。

他倆一同坐在鋼琴前,鋼琴隨着輪船的搖晃而肆意滑動,徜徉在傢俱和水晶吊燈間,在大堂中心畫着一個又一個音符。外面電閃雷鳴,裏面浪漫得一塌糊塗。

《海上鋼琴師》下還是不下船,選擇之間那份遺留的令人沉醉的孤獨

鬥琴的橋段看得人頭皮發麻,簡直是神仙打架。第一場,莫頓複雜的成名作對戰簡單的聖誕曲,當樂曲彈完,莫頓拿起那根香菸,燃燒的長度剛剛好沒有燒到鋼琴。莫頓的彈奏一如香菸燃燒的長度,精確無比。周圍的人竊竊私語,充滿質疑,只有彈奏者1900安然自若。

第二場,足以打動對手的實力,讓對手聽之流淚的曲子,卻帶着一絲想贏的乖張。1900的方式是模仿出一模一樣的旋律,並在細微處加以修飾,這種驚人的記憶力和學習力讓莫頓恐懼。

《海上鋼琴師》下還是不下船,選擇之間那份遺留的令人沉醉的孤獨

第三場,雙方的實力之戰,莫迪炫技,而1900也不負衆望地展示了自己彷佛四隻手彈鋼琴的絕技,瘋狂的速度與準確性讓人目瞪口呆,那個點菸的經典場面,至今讓人記憶尤深,快切鏡頭將鬥琴場面表現得精彩絕倫。

至此,比賽結束。自稱爵士樂鼻祖的莫頓聽說了1900的高超技藝,懷着必贏的傲慢姿態專門上船和他比賽,最後只能自嘆弗如,黯然離去。

月光下的演奏,像獨自思考着一件嚴肅而沉重的事,有人默默在一旁拉着小風琴伴奏,只有三兩個音符卻那麼恰到好處,卻減輕了之前的寂寞感。1900經年累月的住在船上,而那天,他碰見了那個告訴他要改變生活的人。

《海上鋼琴師》下還是不下船,選擇之間那份遺留的令人沉醉的孤獨

第一次看到甲板上的姑娘,內心的變化表現在旋律上,抑揚頓挫,不疾不緩,隨着女孩的消失突然安靜,隨後又再次響起,最後一個問句式結尾,浪漫不過如此了。

鏡頭運動得就像手指撫過琴鍵流淌出的美妙音樂,男主在船艙裏彈琴,望着甲板上的姑娘時,畫面構圖的新意、緩緩流淌的音樂、意境如夢如幻,卻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愛情。

遇到愛情時的笨拙與忐忑,偷偷親吻姑娘後的小碎步,以及一生中的第一次心動,未送出的音樂禮物,只能說一句祝你好運。那一刻,1900突然想要下船上岸了。或是因爲姑娘父親的話語,或是因爲心動的姑娘,又或是他想在岸上聽聽大海的吶喊。

《海上鋼琴師》下還是不下船,選擇之間那份遺留的令人沉醉的孤獨

節奏平緩的敘事,溫柔動聽的旋律,其中的每一個橋段都歷歷在目,這是一部能把人深深吸引並無法忘懷的電影,這是一個海上烏托邦的故事,這是一個孤獨的、優雅的、令人緬懷的故事。

這部電影中國區紀念版海報,由設計界赫赫有名的黃海親自操刀,靈感來源於電影中的經典的一幕:“舷梯上的1900,扔出帽子,揮別紐約。”這是整部電影的經典場景之一,下船還是不下船,如何選擇?

《海上鋼琴師》下還是不下船,選擇之間那份遺留的令人沉醉的孤獨

那是1900人生中唯一一次想到岸上去,碼頭上的告別,我們笑着說再見,卻深知再見遙遙無期。他從未離開過弗吉尼亞號,在走下舷梯時,呆立在梯子上看了好久、好久。然後,扔掉帽子,提着行李堅定地疾步地往回走。

下了船,上了岸,何去何從?陸地是艘太大的船,一批又一批的人從身邊穿過。連綿不絕的城市,什麼都有,除了沒有盡頭。

《海上鋼琴師》下還是不下船,選擇之間那份遺留的令人沉醉的孤獨

人到底需要多大的世界纔夠自己存活?爵士時代,人們享受揮金如土的日子。

塵世的浮華矇蔽人們的眼、耳,燈紅酒綠照不亮人心。1900不過是想永遠以一顆純粹的心生活,就像當初船上的日子,愛上養父講的賽馬,愛上霧靄中的奧爾良,愛上一眼看到的姑娘,愛上觀察這世界人來人往,愛上從船舷到尾舵的一生。

1900有一項絕活。他很會觀察人,解讀人的內心,然後轉化爲他的音樂。他的彈奏不照本宣科,自由且隨意。看到什麼彈什麼,想到哪裏彈哪裏,每個音符都動聽,曲曲都吸引人。

《海上鋼琴師》下還是不下船,選擇之間那份遺留的令人沉醉的孤獨

無師自通的1900,手指在黑白鍵上跳躍,思緒在船以外的世界旅行。他很像弗吉尼亞號輪船的眼睛,他看着大海外面的世界,看着港口人們的生活,看着船上所有人的言談舉止。他從未下過船,卻一直了解這個世界,他觀察這個世界,且深得其髓。

弗吉尼亞號就是1900的世界,在這裏他唯一做的就是彈奏鋼琴,只有坐在鋼琴面前他纔是真實的。他用眼睛觀察每個人的表情,用思想將人的表情和複雜的內心編成曲子。

1900這類人我們喜歡叫他們the wierd,他拒絕環球巡演,拒絕採訪,拒絕自己的音樂商業化,他是俗世視作異類的存在。非凡的音樂才能寄託在這個獨自漂泊在海上的靈魂,最終也消亡於大海。

《海上鋼琴師》下還是不下船,選擇之間那份遺留的令人沉醉的孤獨

他有童趣,天賦高,活得純粹,卻也孤獨。始終一個人活在精神烏托邦裏,生於海,歸於海。

他太搖滾了,不迷失於城市,不追隨於私愛,完全遵從自己的內心,超出了這個時代太多的人。天堂的名單裏沒有他的名字,人間的往來中卻有他的靈魂。

偶然想起新褲子彭磊,微信加一個好友就要刪一個,想起汪涵始終不用現代的社交軟件,他們執着於自己的那個年代,自己的精神世界,雖孤獨,但搖滾又優雅。

1900可能是世上最孤獨,卻最不寂寞的人。在上帝的鋼琴面前,他無法選擇,不知盡頭。於是勇敢地結束自己的生命。

《海上鋼琴師》下還是不下船,選擇之間那份遺留的令人沉醉的孤獨

他就像是那個世紀末的精神圖騰,緬懷着那些逐漸逝去的藝術歲月。但並不是戰士,因爲內心明白,現代文明不可阻擋。他更像是一個殉道者,新時代滾滾而來,所能做的就是與舊時代同歸於盡。

最後的最後,1900不願下船,他和船一同沉沒於相伴一生的大海。也許這種超凡脫俗的情操,只有真正的藝術家才能讀懂。以船爲家的音樂人生,一個人的生命竟可以如此決絕而絢爛,琴鍵有限,人生無限。

船馬上就要消亡,1900,這個世界上從未存在過的天才藝術家,也帶着他的音符一起離開。

《海上鋼琴師》下還是不下船,選擇之間那份遺留的令人沉醉的孤獨

人們爲什麼要把弗吉尼亞號輪船摧毀?因爲它已經舊了,它的內飾不再富麗堂皇,它的外觀鏽跡斑斑,已不復當初模樣。

正如樂器店老爹說的那樣,戰後的人們更愛聽甜歌。歐洲的優雅隨着維吉尼亞號的爆炸消逝在時代中,取而代之的是美國工業的濃煙滾滾。

160多分鐘的光影裏,一段故事溫暖人心。1900從來沒有上過岸,對這個世界而言,他幾乎不存在。他的故事是他的好朋友麥克斯帶上岸的。對於1900來說,邁出那一步,他不願。

《海上鋼琴師》下還是不下船,選擇之間那份遺留的令人沉醉的孤獨

那一刻,好像聽到了1900的內心獨白,在有限的88個鍵鋼琴上,我自得其樂,可以敲擊出無數的旋律。

我生於船,長於船,世界千變萬化但範圍離不開船頭與船尾之間。所以我沒法捨棄這艘船,沒法捨棄我簡單的音樂,純粹的孤獨,我寧可捨棄自己的生命。

它的配樂有一種塵封回憶般的憂傷質感,而又具有如詩般的優雅旋律,再加上光影的調和,讓觀衆產生了極強的代入感。面對音樂的優雅與America的碰撞,那個窗邊美好的女孩,和魚店的美好那一代從歐洲前往美國的移民,內心的迷茫和困惑。

離開了歐洲的家,又上不了美國的岸。歐洲移民美國想要實現自己夢想的時代。一切規則都在改變,效率最高時,優雅是不被考慮的。可工業化的粗糙時代,優雅又是一種溫暖人心的存在,它是我們得以繼續前行的力量。

《海上鋼琴師》下還是不下船,選擇之間那份遺留的令人沉醉的孤獨

麥克斯執着於他的小號,他的故事,他的好朋友1900;1900執着於他的孤獨,他的純粹,他的音樂;弗吉尼亞號執着於歐洲的優雅,爵士樂的美妙,舊時代的一切。

這部電影有着經典的敘事結構,經典的人物,舒緩的影音體驗,用音樂表達對每個旅客的人性觀察,三段式鬥琴,錄製唱片時的愛情邂逅……每個片段都是好故事。浪漫而藝術的表達,模糊的意義讓它在近二十年裏不斷被闡釋和解讀。

而這一部相較於其他兩部,更加宏大,也更晦澀。古典精緻的畫面,時而搖晃的鏡頭,優雅舒緩的配樂,展現出一個如大海般洶湧而奇妙的夢。160分鐘的電影,拍攝,光線,背景音樂都堪稱一流,無數段經典臺詞,緊密相連,環環相扣。

《海上鋼琴師》下還是不下船,選擇之間那份遺留的令人沉醉的孤獨

曾反覆看這部偉大的電影,它的配樂宏偉壯觀,讓這部本來就已封神的傑作更加動人。這場浪漫的視聽盛宴,成功將觀衆帶入那個時代,那個爵士樂響起的優雅的時代。

有時候你希望早點看某一部電影,也許會得到一些啓發,但其實就算看了,以當時的心智也未必能體會到其中深意,成長還是要一點一點來。好的電影值得反覆欣賞,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會有不同的感悟,每一次看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海上鋼琴師》下還是不下船,選擇之間那份遺留的令人沉醉的孤獨

這是一部很老的片子,時長也很長,近三個小時,剛看完沒什麼想法,只是覺得鬆了一口氣,終於看完了。但細細回想起來,卻意味深長。不得不慨嘆,經典,是經得起推敲,受得了打磨的。

這也是一部適合一個人靜靜觀看的電影,不到三小時的電影裏,藏着一份純粹、真摯的浪漫。我們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下船還是不下船的選擇,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那份遺留的孤獨,總是令人沉醉的。

畢竟好故事可比舊小號值錢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