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跑步的這段日子裏,我接觸過很多因跑步而傷病的跑友,也交流了許多關於跑步的認知,這使我認識到,很多人對跑步或是說對健康的運動理念誤區太大,無論從本能技術動作到簡單的體能訓練模式以及基礎力量訓練動作,都偏離健康的初心甚遠。在2016年9月的某一天,應該是我思維意識的轉折點,在閱讀了一篇關於跑步技術的文章後,我開始實施文章所描述的技術動作,當天的訓練對我來說是具有震撼意義的,曾經我利用一段下坡路刷新的具有虛榮心的單公里412配速,在那天的體會當中刷新爲355。

和很多跑友一樣,我開始恢復跑步的想法僅僅是爲了恢復身體狀態,164的身高體重已經上升到72公斤,減肥的概念對男士來說可能會單薄一點,因此我不會說自己是爲了減肥而跑步的。只是說,我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好習慣,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喜歡去研究,用我們部隊傳統的話來說就是幹一行,愛一行,而愛一行就自然會專一行,我們的愛好也是可以做得很精緻的……

因此,從2015年10月份有了跑馬拉松的想法開始,我就大量的閱讀關於跑步的文章和書籍,並同步開始規律化的系統訓練模式。

雖然在我進階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誤區和彎路,但總體來說還是令人滿意的。我會通過自己的每一次的訓練,每一步的跑動來體會和驗證我吸收的新的知識。科學的意義其實挺簡單的,對我們的身體來說,運動生物學就直截了當的告訴我們應該怎麼來遵循自然的法則。對馬拉松而言,抱有敬畏之心是所有跑者必須具有的意識,那麼順應自然就顯得尤爲重要了。

在2016年9月的某一天,應該是我思維意識的轉折點,在閱讀了一篇關於跑步技術的文章後,我開始實施文章所描述的技術動作,當天的訓練對我來說是具有震撼意義的,曾經我利用一段下坡路刷新的具有虛榮心的單公里412配速,在那天的體會當中刷新爲355。雖然,僅僅維持了不到兩公里我就崩潰了,心率爆燈,胸口簡直要炸了,但我被一種巨大的興奮感所包圍。

然後,我開始了對跑步技術的研究和運用體會,並以此一次次的刷新了自己的最佳成績。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後,我的半馬成績已經從148提升到136,曾經的全馬330夢想在一瞬間轉換爲觸手可及的現實。

後來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隨着我技術動作的日漸完善,身體感覺也越來越好,成績不斷提高,到2017年11月合肥馬拉松,我在比賽中31公里處出現意外,依然順利跑出307的個人PB,達級成功。同時我的體重下降到60公斤,並一直維持到今天。

說到這裏,身邊的友人又說我在臭美了,我承認這一點,我喜歡通過自己的努力和驗證,並以此展現一些我學習過的東西(包括我所有課程的動作模特幾乎都是我自己)。在跑步的這段日子裏,我接觸過很多因跑步而傷病的跑友,也交流了許多關於跑步的認知,這使我認識到,很多人對跑步或是說對健康的運動理念誤區太大,無論從本能技術動作到簡單的體能訓練模式以及基礎力量訓練動作,都偏離健康的初心甚遠。

現代社會資訊異常發達,獲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但我們實際運用的效果很不好,究其根源,還是源於我們對科學的意識和認知度。

因此,隨着我個人理解的日漸成熟,個人水平的日益提高,在成功幫助身邊的跑友們解決了他們的疑惑、改善了他們的跑步方法、提高了他們的跑步成績後,我想,也許我可以做更多,可以與更多的人分享我的方法,幫助更多的人從誤區中走出來。

這,就是小聶跑法。

在未來的日子裏,在我們這個平臺上,我會通過大量的文字,圖片和視頻和大家分享“小聶跑法”,讓我們一起去尋回爲健康而跑的初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