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中,隨着朱祁鎮長大,我們就知道,離土木堡之變不遠了。熟悉歷史的朋友肯定都會說,這一段我不用看,都知道是怎樣發展的。然而該劇就真正做到了,讓你永遠想不到,事情會如何發展。
就好比,你瞭解的胡善祥,是明朝一代賢后,而劇中則成爲一名,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狠心女人。你瞭解的張太后,是“女中堯舜”,而在劇中,她卻時時被孫若微壓一頭,甚至變得有些“無腦”。

再比如,你印象中朱祁鈺的生母,是吳賢妃,而劇中變成了胡善祥。你印象中朱見深的生母,是周貴妃,而該劇變成了蒙古人其木格。

劇中,其木格是也先的妹妹,從小在馬背上長大,因此會些拳腳功夫。在被國舅爺張克儉調戲之後,她果斷選擇用武力解決,輕輕鬆鬆就將張克儉擒住了。可以說她的出場,確實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當土木堡之變發生時,朱祁鎮孤立無援,其木格在荒廟中發現了他,並將他帶回了瓦剌。她對這位被俘虜的小皇帝,是充滿了興趣,於是請求哥哥也先,將朱祁鎮賞給自己。也先拗不過她,便讓她負責看守朱祁鎮。

其木格常常去陪朱祁鎮玩,時間一長,兩人互相便有了好感。根據預告來看,後來朱祁鎮娶了其木格爲妻,他被放回來時,見到母親孫若微說了句:“娘,我回來了。”而身後站着他的妻子其木格,手中還抱着兩人的孩子。

而這個孩子,就是朱見深。相信大家都出現同樣的疑問,這個其木格的歷史原型是誰,爲何在《大明風華》中,她成爲朱見深的生母?
其木格是也先的妹妹,也就是蒙古人。歷史上,也先確實想過,要將妹妹嫁給朱祁鎮,不過朱祁鎮給拒絕了。史書記載:“也先又欲以妹進上皇,上皇卻之,益敬服,時時殺羊馬置酒爲壽,稽首行君臣禮。”
朱祁鎮畢竟是俘虜,如果他在此期間,娶了也先的妹妹爲妻,就相當於做了瓦剌的上門女婿。雖然朱祁鎮有很多遭人詬病的地方,可作爲明朝皇帝,他這點骨氣還是有的,因此他拒絕了這門親事。

也先也因爲這一點,從而對朱祁鎮十分敬佩,常常殺牛羊款待他,還對他行君臣之禮。後來朱祁鎮被放回去,又遭朱祁鈺幽禁了七年,所以也先妹妹最終也沒能嫁給他。

然而在《大明風華》中,其木格不僅嫁給了朱祁鎮,還爲他生下了長子朱見深。這一設定,立刻引起不少反饋,觀衆甚至調侃道:“原來朱見深還是個混血兒。”
其實歷史上的朱祁鎮,並不十分招人喜歡,他值得後世稱讚的地方,一共只有兩處。一處是廢除了殉葬制度,一處就是他與錢皇后的愛情。
錢皇后是朱祁鎮的髮妻,在朱祁鎮被俘虜後,她因爲擔心丈夫安危,從而哭瞎了一隻眼睛。她每天跪在地上祈禱,跪累了就直接倒在地上睡,導致一條腿受了寒,出現行動不便的情況。

後來朱祁鈺將他們一家幽禁,是錢皇后自己靠做針線活,才維持了一家的生計。朱祁鎮既感念妻子的情深,又覺得虧欠了妻子,所以當他復位後,仍然堅持要立錢氏爲後。他更是留下遺詔,將來錢皇后去世,一定要與他合葬。

朱祁鎮和錢皇后的感情,無疑是讓人動容的。然而在《大明風華》中,一直到朱祁鎮被俘虜,錢皇后都沒有出現。前前後後爲朱祁鎮奔波的女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女主角孫若微,朱祁鎮的生母。
結果等朱祁鎮被放回來,卻帶回一個女人和孩子,這樣一來,朱祁鎮難得被人稱讚的一點,也被劇情毀滅了。
而劇中的“混血兒”朱見深,正史上是周貴妃所生。這位周貴妃在歷史上,可不是省油的燈。朱祁鎮臨終前叮囑朱見深:“皇后名位素定,當盡孝以終天年。”並留下遺詔:“錢皇后千秋萬歲後,與朕同葬。”

朱祁鎮這樣做,就是害怕朱見深即位後,會只顧着孝順生母,而苛待嫡母。他希望錢皇后能夠安享晚年,將來與自己合葬,永遠不分開。可是由於周貴妃的介入,錢皇后最終也沒能和朱祁鎮合葬。

而劇中的其木格,很可能對應的就是“周貴妃”。很明顯,她是個正面人物。因此我推測,劇本很可能將錢皇后,改編成一位善妒潑辣的角色,最後她會因爲這一點,無法與朱祁鎮合葬。
還有就是根據劇情發展,其木格會成爲朱祁鎮最愛的人,很可能朱祁鎮會讓愛人與自己合葬。這也與歷史上,周貴妃與朱祁鎮合葬對應上了。因此其木格的歷史原型,很可能包含也先妹妹,與周貴妃兩個人物。
對於這樣的改編,你有什麼看法?
(參考文獻《明英宗實錄》《明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