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封建社會,女性的地位是很低的,基本上沒有什麼獨立的人格尊嚴可言,即便是貴爲皇后,依然要緊緊地依賴於皇帝而生存,只要皇帝稍有不滿,被廢掉那是分分鐘的事情,而一旦被廢,一生基本上就算徹底毀了,只能孤獨寂寥地了此一生,鮮有善終者。當然了,凡事總有例外,在明朝,就有這麼一個人,雖然她的皇后之位被廢,但依然級別不降、待遇不減,生活過得還不錯,她就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原配——恭讓章皇后胡善祥,簡稱胡氏、胡皇后。

1.胡氏本人非常賢明
胡氏,名善祥,建文四年(1402年)生人,素來以賢聞名,永樂十五年(1417年),被選爲皇太孫妃,說明他還是深得朱棣滿意的。洪熙元年(1425年),隨着朱瞻基被冊立爲皇太子,胡氏也進封爲皇太子妃。到宣德元年(1426年),朱瞻基即位,胡氏被立爲皇后,開始母儀天下。胡氏雖然貴爲皇后,但依然不改謙卑本色,爲人忠厚善良、天性貞一、舉止莊重,無媚順之態,盡顯國母風範。只是,唯一的一點不足,就是她一生都沒有兒子,只有兩個女兒,分別是順德公主和永清公主,這是她被廢的直接原因。

朱瞻基的母親張太后也是明朝歷史上少有的賢明皇后之一,再加上她自己過早地失去丈夫,對胡氏難免有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因此,在胡氏退居長安宮之後,對這個兒媳婦非但不加以冷落,反而恩寵愈盛,據《明史·后妃列傳一》記載:
“張太后憫後賢,常召居清寧宮。內廷朝宴,命居孫後上。孫後常怏怏。”


其實,宣宗皇帝在即位之後,就有了廢掉胡皇后,改立孫皇后的想法,只是實在沒有理由,才一直拖了下來,但他也沒有閒着,他言談舉止當中,一直都在有意無意地開導胡氏,灌輸改立皇后的想法,到了宣德三年(1428年),雙方總算達成共識,於是就由胡氏以多病無子爲由,上表辭去皇后位置,退居長安宮,被宣宗賜以“靜慈仙師”的稱號,做起了道姑。

“後無過被廢,天下聞而憐之。宣宗後亦悔。嘗自解曰:此朕少年事。”
從中可以看出,胡氏無端被廢,甚至還在民間引起了對胡氏的廣泛同情與憐憫,再加上宣宗皇帝也並非絕情寡義之人,事實上,他一直也對自己無端廢后之舉深感內疚,還曾經爲此做過解釋,說是自己少年時期衝動之舉,當然了,他這樣的解釋過於蒼白無力,顯示是說服不了人的,但最起碼我們能從中看出他的內疚之情。

總的來說,胡氏無過錯卻被無端廢后,固然是她的不幸,但由於自己賢德、太后喜歡、皇帝內疚,總算沒有重蹈大多數廢后的覆轍,得到了一個級別不降、待遇不減的結果,這也算是她的大幸,甚至到了明英宗時期,她薨逝後,還被追封了“恭讓誠順康穆靜慈章皇后”的諡號,這也算是給她的一點些許慰藉吧!
參考文獻:《明史·后妃列傳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