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趙匡胤命開國大將曹彬率領十萬大軍出荊南,順着長江東下,攻打南唐。同時,吳越王錢俶也出兵配合宋軍。本就孱弱的南唐進入滅國倒計時。
此前,多才多藝的南唐後主李煜多次派使者求和,又給趙匡胤寫信,乞求保全南唐。但這位詩人帝王的想法太天真了,天下大事可不是過家家。趙匡胤嗤之以鼻。
開寶八年春,宋軍攻克了金陵的外城,李煜驚恐不已,下令堅守國都。另一邊,吳越國的軍隊也攻陷了常州。被李煜寄予厚望的十五萬江西勤王部隊在隨後的皖口之戰中一敗塗地,最後的救命稻草也沒了。金陵城淪爲重圍下的孤城。
可笑的是,到了這種田地,李煜還在幻想着和平。一個名叫徐鉉的南國官員奉李煜之命出使汴京,帶着貴重的禮物,企圖勸說趙匡胤退兵。
這當然是癡人說夢。面對徐鉉的苦苦爭辯,趙匡胤不勝其煩,手握腰間劍柄猛地站起來,厲聲道:“不要再說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徐鉉大爲惶恐,趕緊退了下去。
徐鉉是李煜最信賴的大臣,南唐的三朝元老。翻看過《說文解字》的朋友,肯定會留意到這本書裏經常出現的“臣鉉等曰”四字,臣鉉就是徐鉉的自稱。徐鉉、徐鍇兄弟倆共同校訂了許慎的《說文解字》,並做了註釋,功在千秋。
徐鉉是會稽人(浙江紹興),早年隨父親遷到了廣陵,也就是揚州一帶。他小時候是遠近聞名的神童,十歲就會做文章。
徐鉉曾是楊氏吳國的官員,後來李煜的爺爺李昇開創的南唐取代了吳國,徐鉉開始爲南唐效力。作爲南唐的老臣,徐鉉的文才很好,也是個詩人,和李煜關係密切。
徐鉉的口才很厲害,屢次作爲說客出使北國,在江北都很有名。平心而論,徐鉉起初對李煜還是很忠誠的,他爲南唐也盡力了。最後一次求和未果,徐鉉回到金陵的時候,君臣二人相對落淚。
開寶八年十二月,金陵陷落。李煜帶着文武百官投降宋軍。坐在駛往汴京的馬車上,李煜和他最愛的小周後相擁而泣。
不久之後,李煜帶着他昔日的大臣們,在汴京皇宮跪拜志得意滿的宋太祖趙匡胤。徐鉉受到趙匡胤的質問:你爲什麼不勸李煜早日歸順大宋,非用這種方式見面?
徐鉉嘆道:“臣本是南國人,各爲其主。亡國之臣沒什麼可說的,臣有死罪。”
這話說的沒毛病,聽起來也頗有氣節。趙匡胤對徐鉉刮目相看,任命他做大宋太子的老師。而李煜因爲“頑固不化”,被冠以上將軍的虛名,封爲“違命侯”。他和小周後住進了汴京的一處豪宅,生活條件也不錯。只不過府邸的大門口有宋軍士兵把守。
趙匡胤的氣量不小,沒打算把李煜怎麼樣,只是把他軟禁起來。李煜在哀愁中度日,一時也沒有性命之憂。然而,宋太祖在976年的那個冬夜神祕駕崩之後,李煜的生命也快到盡頭了。
宋太宗趙光義對李煜放心不下,命人緊盯他的一舉一動。有個廣爲人知的傳聞裏說,李煜在哀愁中寫下的那首曠世之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被趙光義看到了,招致殺身之禍。
其實,關於李煜之死,另一個說法更靠譜。《宋人軼事彙編》等史料記載,他的死和徐鉉有關。
徐鉉已經習慣了爲大宋效力,也受到趙光義的器重。一次,趙光義派徐鉉去探望李煜,其實是爲了探查李煜表現如何。
自從到了江北,李煜一年多沒見過徐鉉了,激動地走下臺階迎接他。徐鉉對昔日的國主行了跪拜之禮,李煜趕緊拉他起來,兩人坐下來說話。一說起往事,李煜就泣不成聲,徐鉉也有點感傷,卻無言以對。
後來李煜嘆道:“我真後悔殺了潘佑和李平!”他說的這兩個人,是當初南唐爲數不多的忠正大臣,因屢次勸說李煜不要荒廢國政而被處死。
徐鉉只是默默地聽着。事後他向趙光義彙報工作,把李煜說過的話和盤托出,不敢有任何隱瞞。趙光義喜怒不形於色,徐鉉肯定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會導致什麼後果。
李煜說後悔殺了南唐的忠臣,這讓趙光義很生氣,頓時起了殺心。隨後李煜被賜了一壺酒,他明白大限到了,只好一飲而盡。酒裏頭下的是“牽機藥”,也就是馬錢子,毒性猛烈。中毒者臨死非常痛苦,前全身痙攣,表情扭曲,最後頭和腳會抵在一起。
才高而命薄的李煜就這麼死了。從本質上來說,是徐鉉出賣了舊主。但徐鉉也是無心的,或許他知道事情的後果,就不會那麼做。他只是個一心鑽研學問的人,大概沒什麼政治情商可言。
參考文獻:《續資治通鑑》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