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西方列強侵略中國與中國人民反侵略,爭取民族解放的鬥爭史。戰爭是這些鬥爭中最激烈最主要的形式。在這風雲際會的年代,軍事將領層出不窮,誰是真正的名將。“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也許是當時衡量名將的真正標準。

第十——馮子材

馮子材(1818年7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幹,號萃亭,漢族,生於廣東欽州沙尾村(今屬廣西欽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將,民族英雄。馮子材自幼父母雙亡,流落江湖,歷任廣西、貴州提督。咸豐年間從向榮、張國樑鎮壓太平軍,中法戰爭時,已年近70,起用爲廣西關外軍務幫辦,取得了鎮南關之戰勝利,攻克文淵、諒山,重創法軍司令尼格里,授雲南提督。甲午戰爭間奉調駐守鎮江,官終貴州提督。治軍四十餘年,寒素如故。馮子材於1903年病逝,享年85歲。馮子材病逝後葬於欽州,朝廷詔予於欽州城東南隅建“馮勇毅公專祠”紀念,稱“宮保祠”。

第九——林彪

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1955)。軍事家。原名林祚大,字陽春,號毓蓉;曾用名育容、育榮、尤勇、李進。1925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在井岡山時期先後任營長、團長、軍長、軍團長等職;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野戰軍司令員等職,指揮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等重大戰役;解放後歷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防部長、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文化大革命”期間,組建反黨集團,有預謀地誣陷、迫害黨和國家領導人,陰謀篡奪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1971年9月13日,倉皇出逃的林彪乘坐的飛機墜落在溫都爾汗附近,暴屍於異國荒野。937年9月25日林彪指揮所部設伏平型關,一舉殲滅日軍精銳第5師團21旅團一部1000餘人,擊毀汽車100餘輛,馬車200餘輛,繳獲各種槍1000餘支(挺)、軍馬50餘匹及其他大批軍用物資,取得華北戰場上中國軍隊主動出擊作戰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同時使他成爲名噪一時的抗日名將。

第八——劉永福

劉永福 (1837—1917),晚清名將。本名義,字淵亭。生於廣東欽州。家貧,曾爲傭工。1857年(咸豐七年)後,先後參加鄭三、吳亞忠領導的反清義軍,以七星黑旗爲軍旗,故稱“黑旗軍”。1865年(同治四年),進入越南。1870年,率軍進駐保勝。1873年,法軍侵犯河內等地時,應越南政府之邀,率黑旗軍與越軍聯合作戰,在河內西部大敗法軍,斃其頭目安鄴,收復河內,軍威大振。次年,被越南政府授予三宣副提督。1883年5月19日(光緒九年四月十三日),率軍又在河內城西紙橋大敗法軍,斃其司令李維業,晉升三宣提督。1884年8月,清廷對法宣戰,授劉永福記名提督,令與吏部主事唐景崧共同抗法。劉永福派兵圍困西路法軍在越南的戰略要地宣光城,並於1885年3月取得臨洮大捷,收復大片失地。正當乘勝進攻宣光之際,清廷卻下令停戰,遂忍痛罷兵回國, 所部被裁至一千人。次年, 任廣東南澳鎮總兵。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調臺灣幫辦軍務,率黑旗軍渡臺。戰後,清廷割讓臺灣。1895年6月,日軍進攻臺北,署理巡撫唐景松逃回大陸,臺灣人民紛紛組織義軍奮起反抗,劉永福留臺領導抗戰,親駐臺南,統籌全局。與臺灣抗日義軍合作,在新竹、苗栗、彰化、嘉義等地,給日寇以沉重打擊。相持近五個月,拒絕侵臺日軍司令樺山資紀的勸降。後因清廷斷絕援臺,乃於臺南即將陷落時返回大陸,所部在臺灣大部分血戰犧牲。1902年署廣東碣石鎮總兵,後回籍養病。1911年11月(宣統三年九月),廣東宣佈獨立後,應胡漢民之請爲廣東民團總長,旋辭職回籍。1915年,對日本提出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極爲憤慨,請纓殺敵,未果。1917年,病逝於家。

第七——孫立人

孫立人,字撫民,號仲能,漢族,安徽省舒城縣三河(今屬安徽合肥肥西縣)人,生於安徽省廬江縣金牛鎮。先後畢業於清華大學、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軍銜,第一次緬戰時任38師師長,在孟關傑布山隘間戰役斃敵2000餘,孟拱河谷戰役擊斃日軍12000餘,第二次入緬作戰時任新一軍軍長,攻克八莫、南坎、老龍山、南巴卡、新維、臘戍、喬美等地,共擊斃日軍3萬3千餘 ,是抗戰中軍級單位將領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有“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的美稱。孫立人致力於國軍現代化,整編撤退來臺之國軍,建立完善之兵役制度與預備軍官制度。1955年遭蔣介石認定叛變被軟禁,隨着孫案的爆發,孫立人的一切事蹟,遭到國民黨政府的歷史刪除。1988年臺監察院認定孫立人無叛亂意圖,2014年7月,臺灣監察機構承認1955年郭廷亮“假藉長官名義爲匪工作”間接爲其平反。

第六——薛嶽

薛嶽(1896.12.27—1998.05.03)原名薛仰嶽,字伯陵,綽號“老虎仔”,廣東韶關市樂昌縣九峯鎮小坪石村人,客家人。薛嶽是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國民革命軍著名將領,軍事家,曾獲得美國總統杜魯門頒授的自由勳章和國軍授予的青天白日勳章。在長沙會戰中自創天爐戰法,該戰法殲滅日軍十萬之衆,有效阻止了日軍的戰略目的,此戰役是中國抗日戰場一次十分重大的勝利。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薛嶽考入黃埔陸軍小學學習,後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18年(民國七年),參加孫中山新建立的援閩粵軍,任司令部上尉參謀,不久任第一師機關槍營營長;1921年(民國十年)5月,薛嶽任孫中山總統府警衛團第三營營長,成爲著名的粵軍“三劍客”之一;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與紅軍多次作戰。抗日戰爭中指揮了四次長沙會戰等著名會戰,時有抗日“戰神”之稱,被認爲是“抗戰中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後在1950年的海南島戰役中任海南防衛總司令,戰役失敗後撤退至臺灣。1952年晉升爲陸軍一級上將,蔣介石先後給了薛嶽幾個虛銜,如“總統府戰略顧問”、“中國國民黨改造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行政院政務委員”等。兩蔣父子固然執禮甚恭,但並不授予實權。薛嶽無兵可帶,無仗可打,百無聊賴,多半閒居在臺灣南部嘉義鄉間,過着半隱退日子。1998年5月3日逝世於臺灣,享年103歲。

第五——吳佩孚

吳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東蓬萊人,民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愛國者、中國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官至直魯豫兩湖巡閱使、十四省討賊聯軍總司令。秀才出身,後投效北洋,併成爲直係軍閥首領曹錕的第一戰將和智囊。

吳佩孚善於用兵,富於韜略,軍事才能在當世中國武人中堪稱首屈一指,兵鋒所指,無不披靡,更爲世人矚目。在其軍事生涯前期,曾一戰安湘、再戰敗皖、三戰定鄂、四戰克奉,有“常勝將軍”之名。其人格品德更甚高,既講求五倫八德,也醉心佛老之道,有《循分新書》、《正一道詮》、《明德講義》、《春秋正義證釋》等著述傳世。吳佩孚平生注重修身,廉潔自守,爲人忠直,至性至情,稱得上是北洋集團中乃至民國政壇軍界中的佼佼者,華北淪陷於日僞之後,愈顯其晚節彌堅。最後甚至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中華民族偉大而不可侵犯的氣節(1939年12月4日被日本軍醫殺害 )。他還是亮相《時代》雜誌封面的首位中國人,被《時代》雜誌稱爲“Biggest man in China ”。

第四——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漢族,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人。湖南湘陰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湘軍著名將領,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左宗棠曾就讀於長沙城南書院,二十歲鄉試中舉,雖此後在會試中屢試不第,但留意農事,遍讀羣書,鑽研輿地、兵法,後經歷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平叛陝甘同治回亂、收復新疆以及新疆建省等重要歷史事件。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戰爭時,自請赴福建督師,光緒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歲。追贈太傅,諡號“文襄”,併入祀昭忠祠、賢良祠。

第三——徐樹錚

徐樹錚(1880年—1925年),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政治家、軍事家,北洋皖系名將。字又錚,號鐵珊,又號則林,江蘇蕭縣(今屬安徽)人,因區別於同時期的另一政治人物徐世昌,人稱“小徐”。徐樹錚早年考中秀才,1901年從家鄉赴山東投奔袁世凱,開啓了軍旅生涯。1905年至1910年東渡日本學習軍事。他是段祺瑞的心腹謀士,在辛亥革命、洪憲帝制、張勳復辟時輔佐段祺瑞“三造共和”,又在與馮國璋的鬥爭中引張作霖奉軍入關,以鞏固皖系權力,並主持“武力統一”。他還成立安福俱樂部,操縱國會選舉,活躍於民初政治舞臺。後因南征失利及軍閥間的不和,徐樹錚轉向西北籌邊。他以武力爲後盾,於1919年11月迫使外蒙古無條件撤銷自治,迴歸中國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轄之下,並以西北籌邊使身份坐鎮外蒙,加以經營。1920年夏返回北京,參與直皖戰爭,敗北後逃亡日本。後來他試圖扶植段祺瑞東山再起,聯絡孫中山、張作霖形成反直系三角同盟,曾攻入福建,組織建國軍政制置府,但很快失敗。1924年以後出國遊歷,1925年冬回國,欲聯合孫傳芳和張作霖反對馮玉祥。因徐樹錚曾暗殺馮玉祥的舅父陸建章,故馮玉祥對他更加仇視,命張之江在1925年12月30日徐樹錚乘火車離京經廊坊時將其劫持並槍殺。徐樹錚文武雙全,才華橫溢,著有闡述他政治思想的《建國銓真》及文學作品《視昔軒文稿》《兜香閣詩集》《碧夢庵詞》等。

第二——白崇禧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廣西桂林市臨桂區會仙鎮山尾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譽爲“小諸葛”。新桂系代表人物,與李宗仁合稱李白。北伐戰爭時,率廣西軍隊攻至山海關。北伐成功後和蔣介石及其它地方勢力多次開戰。抗日戰爭爆發後,二人動員廣西的軍隊抗擊日軍,合作指揮多場大戰,屢有勝果。曾獲青天白日勳章、抗戰勝利勳章、英國巴士武士勳章等。1938年1月1日軍事委員會改組,白崇禧任軍訓部長,掌理陸海軍訓練整理、軍事學校建設改進。3月24日,白崇禧隨蔣介石至徐州視察,並留在徐州協助李宗仁指揮台兒莊會戰,經常到戰地與各軍、師的高級將領聯絡,代表武漢大本營面致慰問,鼓舞士氣。白崇禧兼任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在武漢軍事會議中,白崇禧建言提出“堅壁清野”、“焦土抗戰”、“發展游擊戰、配合正規戰”、“積小勝爲大勝,以空間換取時間”等,這些建議,爲軍事委員會最高領袖蔣介石所採納,遂成爲抗日最高戰略指導方針,對抗戰全盤策略影響至深、至廣。1941年冬,白崇禧編寫了《游擊戰綱要》一書。1944年1月1日,以抗日期間着有功績,國民政府授白崇禧青天白日勳章以資嘉獎。5月日寇沿粵線南犯,長衡會戰爆發,蔣介石原要白崇禧前往四、九兩戰區指揮作戰,白以蔣不聽從他的在桂柳決戰的主張,僅允傳達統帥意旨,而不願擔任指揮任務。10月30日,白崇禧從柳州飛返重慶,向蔣介石報告湘桂戰況,仍要求第九戰區主力,應集中湘桂沿線作戰,薛嶽雖將楊森兵團、李玉堂兵團調入廣西,但爲時過遲,與第十六集團軍未能緊密配合,終於出現湘桂大撤退,一瀉千里的局面。11月10日柳州陷落,11日桂林失陷,桂柳會戰以中國軍隊的失敗而告結束。

第一——張學良

百度這樣介紹:“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漢卿,號毅庵,乳名雙喜、小六子。漢族,籍貫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東風鎮,生於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桓洞鎮鄂家村張家窩堡屯(舊稱桑子林詹家窩鋪),國民革命軍將領,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中國近代著名愛國將領。1920年畢業於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先於奉系軍中擔任要職,皇姑屯事件之後,他繼任爲東北保安軍總司令,拒絕日本人的拉攏,堅持東北易幟,爲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做出了貢獻。後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陸軍一級上將。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與楊虎城兵諫蔣介石,共同逼蔣聯共抗日,造成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西安事變後遭蔣介石父子長期軟禁。1990年恢復人身自由,1995年起離臺僑居美國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於檀香山,享年101歲。張學良積極主張抗日,反對內戰,曾同楊虎城將軍一起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促成國共二次合作,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另外,他風流倜儻,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稱少帥。他和趙四小姐的愛情也成爲一段佳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