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城市產業競爭力百強出爐,常德上榜!

日前

在2018國家城市發展市長論壇上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發佈了

《2018年城市產業競爭力指數白皮書》

其中公佈了

“2018中國城市產業競爭力百強城市”榜單

百強榜中

長沙(第13名)、岳陽(第70名)

常德(第72名)、衡陽(第81名)

株洲(第82名)、湘潭(第97名)

榜上有名

2018賽迪中國城市產業競爭力百強榜單

排名

所在省(自治區)

排名

所在省(自治區)

1

北京市

-

51

包頭市

內蒙古自治區

2

上海市

-

52

惠州市

廣東省

3

深圳市

廣東省

53

濟寧市

山東省

4

廣州市

廣東省

54

洛陽市

河南省

5

蘇州市

江蘇省

55

滄州市

河北省

6

天津市

-

56

漳州市

福建省

7

重慶市

-

57

南寧市

廣西壯族自治區

8

南京市

江蘇省

58

襄陽市

湖北省

9

寧波市

浙江省

59

宜昌市

湖北省

10

武漢市

湖北省

60

威海市

山東省

11

成都市

四川省

61

湖州市

浙江省

12

杭州市

浙江省

62

中山市

廣東省

13

長沙市

湖南省

63

蕪湖市

安徽省

14

佛山市

廣東省

64

臨沂市

山東省

15

青島市

山東省

65

貴陽市

貴州省

16

無錫市

江蘇省

66

淮安市

江蘇省

17

東莞市

廣東省

67

廊坊市

河北省

18

鄭州市

河南省

68

邯鄲市

河北省

19

南通市

江蘇省

69

榆林市

陝西省

20

西安市

陝西省

70

岳陽市

湖南省

21

泉州市

福建省

71

泰安市

山東省

22

常州市

江蘇省

72

常德市

湖南省

23

合肥市

安徽省

73

太原市

山西省

24

福州市

福建省

74

三明市

福建省

25

濟南市

山東省

75

宿遷市

江蘇省

26

大連市

遼寧省

76

呼和浩特市

內蒙古自治區

27

煙臺市

山東省

77

聊城市

山東省

28

唐山市

河北省

78

南陽市

河南省

29

徐州市

江蘇省

79

德州市

山東省

30

長春市

吉林省

80

江門市

廣東省

31

石家莊市

河北省

81

衡陽市

湖南省

32

揚州市

江蘇省

82

株洲市

湖南省

33

哈爾濱市

黑龍江省

83

連雲港市

江蘇省

34

濰坊市

山東省

84

龍巖市

福建省

35

溫州市

浙江省

85

保定市

河北省

36

泰州市

江蘇省

86

許昌市

河南省

37

鎮江市

江蘇省

87

大慶市

黑龍江省

38

廈門市

福建省

88

烏魯木齊市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39

珠海市

廣東省

89

咸陽市

陝西省

40

瀋陽市

遼寧省

90

寧德市

福建省

41

台州市

浙江省

91

遵義市

貴州省

42

鹽城市

江蘇省

92

柳州市

廣西壯族自治區

43

金華市

浙江省

93

茂名市

廣東省

44

紹興市

浙江省

94

湛江市

廣東省

45

南昌市

江西省

95

菏澤市

山東省

46

淄博市

山東省

96

九江市

江西省

47

昆明市

雲南省

97

湘潭市

湖南省

48

鄂爾多斯市

內蒙古自治區

98

馬鞍山市

安徽省

49

東營市

山東省

99

周口市

河南省

50

嘉興市

浙江省

100

蘭州市

甘肅省

從名單來看,全國城市產業競爭力梯度明顯,呈現出東強西弱、沿海領跑、城市羣延伸等特點。其中沿海城市產業競爭力依然領先全國,因爲優異的地理、資金、產業基礎和商業環境等優勢,逐步成爲中國城市經濟發展的排頭兵。

百強怎麼選出來的?

《2018年中國城市產業競爭力指數白皮書》以產業競爭力爲導向,從規模實力、產業密度、創新能力、綠色發展和營商環境等維度篩選了10個指標,對各城市的產業競爭力進行了評估,綜合評析了全國4個直轄市及294個地級市發展情況,量化評選出2018年中國產業競爭力百強市。

產業競爭力有多重要?

《白皮書》認爲,產業是城市生命力和競爭力的所在,產業競爭力決定城市的吸引力。城市作爲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核心載體,應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以城市爲核心培育產業競爭新優勢,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與動力變革。

下面就來一起看看

湖南上榜的六地

↓↓↓

長沙

長沙市是湖南省的省會及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亦是中國中部地區的核心城市之一。歷史悠久且氣候宜人,位列“中國十佳休閒宜居生態城市”之首。文化底蘊深厚,其有書面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1982年長沙市即被國務院命名爲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

根據《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0)》,長沙市至2020年將發展成爲一個千萬級人口規模的城市。

岳陽

岳陽是湖南的“北大門”,古稱巴陵。是國家首批沿江對外開放城市、長江沿岸億噸級大港城市,城陵磯港是長江八大深水良港之一。

擁有石化、食品兩大千億產業集羣,是中南地區重要的石化、造紙、電力能源和再生資源產業基地,北斗應用、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先後被評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常德

常德地處湘西北,是長江經濟帶、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頭枕長江、腰纏二水(沅水、澧水),東靠洞庭湖,西連張家界。

常德好山好水好風光,被譽爲“桃花源裏的城市” 。是全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享有“洞庭魚米之鄉”的美譽,糧、棉、油、水果、生豬、鮮魚產量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隨着新常德新創業的大力推進,常德發展的實力更強、活力更足。先後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全國“城市雙修”試點城市、全國氣候適應型試點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首屆魅力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全國交通管理模範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全國十大最佳休閒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廁所革命”先進市等,城市美譽度顯著提升。

衡陽

衡陽市位於湖南省南部,因地處南嶽衡山的南面而得名,是湘江及其支流耒水、蒸水的匯合處,京廣、湘桂鐵路的交點,爲湘南水陸運輸中心和溝通南北的交通樞紐。

衡陽市主要礦產資源和工業產品衡陽市礦產資源豐富,包括有色金屬、黑色金屬、陶瓷原料、建築材料以及輔助材料等礦藏,以有色金屬著稱於世,素有“有色金屬之鄉”和“非金屬之鄉”的美譽。

株洲

株洲地處湖南省東部,湘江中游,是長株潭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轄五縣(市)四區及株洲高新區和經開區。

株洲是一座有底蘊、有特色、有魅力的城市,概況起來就是“三老三新”——即老祖宗福地,老革命根據地,老工業基地;同時也是國家“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市。“三老”是底蘊,是基礎,“三新”就是目標,是潛力,是空間。

湘潭

湘潭是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的家鄉,是長株潭城市羣“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成員,轄湘潭縣、湘鄉市、韶山市、雨湖區、嶽塘區5個縣市區,擁有湘潭高新區、湘潭經開區兩個國家級園區和湘潭綜合保稅區。

早在“一五”、“二五”時期,就是全國重點建設的23個工業城市之一,湘鋼、湘機、江麓、江南等中央、省屬企業相對集中佈局,華菱湘鋼是全國500強企業,湘潭電機被譽爲全國“電工產品的搖籃”。

來源:中國新聞網、湖南紅網編輯:匯常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