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说这本《信息简史》,书中的第三个观点:信息不仅被动记录世界,并且主动创造世界。你可能会问,我们已知的这些信息,不都是对过去的记录吗,它们又怎么能创造世界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作者引用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一个观点,那就是:“语言的产生促进了人脑的发育和思维的发展”。这里的语言,其实就是信息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它在推动人脑和思维的进化过程中,就给新的创造提供了可能。

比如上次说的《荷马史诗》,由于文字的产生,它被记录下来。但同时,这也意味着书面文化“侵入”了口语文化。这让人们形成了全新的思维方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后果。这种后果就是:之前的创作,格律只是为了更好的记忆然后口口相传,但文字的产生,让仅仅借助于人脑的记忆不再是必须的。如果忘了,翻一翻之前怎么写的就行了,那么诗歌的格律性,就慢慢脱离开单纯的记忆功能,向美感转变了。这种对“美感”的创造,就是信息的表达方式的变化在背后起着作用。

当然,信息对世界的改变,不仅仅止于诗歌创作,它还体现在:信息在记录世界的同时,还让人把这个世界已有的知识加以结构化,从而总结出“关于知识的知识”。然后这些“关于知识的知识”,就像盖楼房一样,再层层累加不断推演出新的信息,创造新的世界,使人类文明不断往前推进。如果回顾一下技术发展史上各种信息机械的演变,这一点就非常明显了。

在1820年,一位名叫查尔斯·巴贝奇的英国科学家,在做枯燥无聊的对数计算时,把他在研究中掌握的有关数学原理和机械原理,这两种信息相结合,设计出第一台自动化计算的机器:差分机。这是一台包含数以千计的曲柄、转轮、嵌齿和齿轮的机器,重15吨。不过由于这个机器并不理想,所以在原有差分机的基础上,他又开始了新的目标:分析机。

这一次他还结识了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女儿:爱达·拜伦。爱达是个数学天才,1832年她第一次见到巴贝奇的差分机实验品,就被它深深吸引了,由此开始了她的“软件工程师”生涯。按照爱达的设想:分析机不仅能执行计算,还能谱写音乐,这个分析机已经从一台处理数字的机器,变成了一台处理信息的机器。

遗憾的是:因为政府拒绝进一步支持,这台分析机最终没有完成。不过,它所创造的新模型已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一百多年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就是在早期分析机的基础上,结合电子原理发明设计的。而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带给世界的影响,就是现在人们有目共睹的了。尤其是它和互联网结合起来,更是引领人类社会走进了信息时代。

提到互联网,如果回溯它的发展演变,几乎和计算机的发明是相同路径。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这之前,人们已经发现电可以沿着电线被传播到很远。而电磁感应让人们想到,远距离通信成为可能。用电流通信,最关键就是怎样处理信息。也就是:怎样让电流和人们生活里的字词相互转换。

19世纪30年代,一个名叫摩尔斯的美国人,通过把“时通时断”的电信号转化成代码,发明了电报。1858年,欧洲和美洲的电报通过跨大西洋的线路连通了起来,各行各业的人都尝试用电报传递消息。它不仅创造了人们新的时间观念和联系方式,也促进了保密通讯的需求,和密码学、逻辑学的发展。

再到19世纪后半期,电话、互联网相继问世。先是电话业务全面超越电报,再是互联网业务全面超越电话,人们通过各种新的载体传递的信息,不再是简单的“你好”“再见”,还有更丰富的人类情感。这些传递的载体,都是在一代代前人的信息大厦上,构建起来的。

这就是今天给你讲的第三个观点:信息不仅被动记录世界,并且主动创造世界。作者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出发,指出信息促进了人脑思维的产生,让知识结构化,并形成新知识的基础。从早期的差分机,到后来的电子计算机;从最初的电磁感应到后来的互联网,在这些一层层累加的基础上,人类社会不断产生新的创造,信息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