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爲左宗棠提出福州船政局的船隻要兵商兩用,所以“萬年清”號上加了一個大貨艙,噸位和火炮比要略遜於西方類似炮艦,火力有些不足。福州船政局建造的第一艘蒸汽船是一艘法式炮艦,在1869年完工,被命名爲“萬年清”號。

1866年6月25日,閩浙總督左宗棠上奏清廷,要求在福建學習西方技術,開辦船廠製造新式軍艦。此時洋務運動方興未艾,清廷對於這一要求迅速做出答覆,同意了左宗棠的請求,命他立即選址動工。
福州船政局 9月25日,左宗棠奉命調任陝甘總督,有吳棠接任閩浙總督一職。爲了避免福州船政局的建設受到影響,左宗棠特意保舉沈葆楨接任船政大臣,負責福州船政局後續建造和管理事務。也正是因爲沈葆楨的全力支持下,福州船政局建造過程非常順利。1868年1月28日,福州船政局已經開始建造第一艘蒸汽艦船。 福州船政局建造的第一艘蒸汽船是一艘法式炮艦,在1869年完工,被命名爲“萬年清”號。“萬年清”正常排水量1450噸,最大航速12節,可裝備10門火炮,採取了傳統的船旁列炮式佈局,每側5門。
“萬年清”號的模型 因爲左宗棠提出福州船政局的船隻要兵商兩用,所以“萬年清”號上加了一個大貨艙,噸位和火炮比要略遜於西方類似炮艦,火力有些不足。不過“萬年清”的總體技術水平和當時西方列強的炮艦還是大致相當的。而日本1876年所自己建造的第一艘西式炮艦“清輝”號噸位、航速也不如“萬年清”,因此福建船政局的起點不低。 沈葆楨後來發現軍艦兵商兩用並不現實,作爲軍用,軍艦有貨艙嚴重影響生存力,火炮數量不足,而加裝了大量火炮以後跑運輸又不經濟,所以改爲製造專門的軍艦。
“開濟”號無防護巡洋艦 此後福州船政局陸續建造了“揚武”、“威遠”、“開濟”等艦。都與同時代西方的炮艦、巡洋艦相當。因此這一時期的福州船政局雖然還不能造鐵甲艦,但是就中小型軍艦來說,福州船政局的技術水平並不落後。 然而福州船政局的經費有限,而且是固定不變的。所以在後來就變成了造得越多虧損越多。自左宗棠、沈葆楨去世以後,福州船政局日益邊緣化。因此在1884年以後,福州船政局就逐步被日本追上了。
“平遠”號近海防禦鐵甲艦 像此後福州船政局造的最大的軍艦,是“平遠”號近海防禦鐵甲艦。雖然掛着一個鐵甲艦的名字,但是其噸位只有2150噸。而同時期日本已經可以建造4278噸的海防艦“橋立”、3150噸的防護巡洋艦“秋津洲”。福州船政局不僅落後於西方列強,連日本的水平都趕不上了。

“廣甲”號舊式巡洋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