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是安徽合肥人,生於1823年。他是曾國藩的弟子,他也非常非常的聰明。而且自小就有大志,據說他小時候,跟他的爺爺,一直到長江邊去游泳。當時呢!他的爺爺脫了衣服以後往旁邊一棵古樹上一掛,然後就說了一句“千年古樹做衣架”然後讓小時候的李鴻章接下一句,他略一思索,他就答了一句“萬里長江作浴盆”。十來歲的小孩兒就有如此氣魄,可以預見此人必定不凡。#李鴻章

李鴻章16歲就中了秀才,20歲就中了舉人。他曾在自己的詩裏頭寫到“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封喉”。曾國藩比較看重他,原本李鴻章是曾國藩的學生,後來投奔曾國藩做了幕僚。湖口之戰的時候,曾國藩大敗,心裏很難過。他給皇上寫的奏摺,說臣屢戰屢敗。李鴻章正好看到了桌上的奏摺,他認爲這是滅自家志氣。他說老師,我建議改成屢敗屢戰。這就顯示了百折不撓的勇氣和鬥志。曾國藩看到一字之改就體現了一種矢志不渝,百折不撓的氣魄啊。

自此曾國藩非常重用他,給他平臺展現立功的機會。最終使得李鴻章成爲曾國藩的接班人。在曾國藩的推薦一下,李鴻章的後來做了江蘇巡撫。並且獨立去就是到安徽招兵。建立一支軍隊。安徽在淮河流域,所以叫淮軍。這支淮軍並沒有辜負曾國藩的期望,在江蘇這一帶。打了很多勝仗。給太平天國造成了很大的打擊。後來曾國藩圍攻南京的時候,朝廷多次命李鴻章去參與。

李鴻章一聽朝廷一到兩到三道命令讓他去幫助曾國藩打南京,他就明白了。朝廷怕曾國藩的功勞太大。一個漢人將領和漢人的軍隊。做了那麼大的功勳。對朝廷是有威脅的。而且呢也不好封賞,功勞太大了。所以想讓李鴻章進來,就可以平分戰功。但是李鴻章堅決不去,他不願意與老師分功。結果呢曾國藩自己打下了南京。

曾國藩心裏完全明鏡似的。那是李鴻章不願意與他分工,是自己的學生在這個時候不願意辜負老師。曾國藩去世以後,李鴻章執掌軍事外交大權。他也不斷宣揚他老師的功德。所以曾國藩時候相當一段時間聲望比他生前還高。這跟李鴻章的推崇有很大的關係。曾國藩臨終的時候招李鴻章到南京,給李鴻章交代後事。

他和李鴻章呢都看出來。清朝政府已經不成了。已經是千瘡百孔,但是他們還要撐下去,硬撐下去。因此,曾國藩跟李鴻章反覆倆人商量,最後確定了四個字。叫徐圖自強。那隻能是慢慢力所能及地去做一些事情吧。李鴻章最重要的是在清末開展了一段時間的洋務運動。在這方面,他對中國歷史上有很大的貢獻。

其實在洋務運動中,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也都是功臣。但是這裏貢獻最大的是李鴻章。在他的主持下,建立了中國的第一條鐵路。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電報局。還建立了中國第一所西醫院。建立了中國第一支海軍。奠定了中國最早的工業基礎。同時在曾國藩的支持下,他和曾國藩一起。做出了很大努力,派出了中國最早的一批留學生。

李鴻章的一生人們爭議很大,所以他臨死的時候說了四個字“知我罪我”。他也說過我的事情,大家並不瞭解。對我評價肯定是爭論很大。所以呢他說。知我罪我,你可以批評我。但是希望大家瞭解我啊。

他生不逢時,弱國無外交啊。這個。李鴻章的一生,可以說是是很悲泣的一生,他生在那個時代,清政府成了一個任人宰割的這麼一個非常弱的政權。也許李鴻章看到了清政府敗亡的結局,可是悲劇就在於他不能不去當這個替罪羊,替清政府背這個黑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