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羣雄割據,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羅貫中在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礎上,吸收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故事,寫成《三國演義》
元是外族建立的王朝,生活在其間的羅貫中期望正統。於是以人物爲載體形象地衍繹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義、禮、智、信、勇等傳統文化價值。
《三國演義》有一個樸素的價值觀,便是:1、尊劉抑曹,推崇正統;2、宣揚忠義,貶斥小人。
今天說一個《三國演義》裏“小人”的故事。羅貫中還爲他賦詩一首。
妨賢賣主逞奇功,積得金銀總是空。家未榮華身受戮,令人千載笑楊松!
極度貪財,見利忘義的“楊松”
楊松是漢中張魯的謀臣。
馬騰、韓遂討伐曹操失敗,馬超無奈投奔漢中張魯。張魯和蜀中劉備起衝突,張魯派馬超迎敵。劉備忌憚馬超,便重金收買楊松,構陷馬超。馬超無奈,只好投降劉備。
之後曹操討伐張魯,但是被武將龐德(龐德是馬騰部將,跟隨馬超投靠張魯)所拒,龐德是員猛將,曹操非常喜歡,於是就有招降的想法,於是又重金賄賂楊松,構陷龐德。張魯揚言要殺龐德,龐德兵敗,被曹操所擒,便投降了曹操。
曹操繼續攻打張魯,張魯覺得自己打不過曹操,便有投降之心,又拿不定主意,於是楊松又把這些情況告訴了曹操,並建議曹操繼續攻打,並裏應外合。果不其然,曹操的繼續進攻最終迫使張魯投降。
在兩件事上,對於曹操來說,楊松都是立了頭功,按道理,應該重賞纔對,但曹操二話沒說,就把這個楊松砍頭示衆了。
羅貫中於是就給楊松寫了這首詩。
識人與用人,張魯和曹操
劉備和曹操知道楊松,並能找到並賄賂他。說明楊松極度貪財、見利忘義的事情即便不是盡人皆知,至少也不是祕密,張魯即便不是十分了解,至少也會有耳聞。這樣的一個人,張魯非但沒有把他除掉,甚至對他的話還言聽計從。
曹操知道楊松,並利用他的特點,先收龐德,後滅張魯,利用完畢之後,並不收入自己麾下,而是直接滅掉。
對於馬超和龐德,雖然他們是降將,張魯並不十分了解他們的作用和價值,也不愛惜,甚至一直保持着一種懷疑。
而劉備和曹操對馬超和龐德的珍視和敬重便和張魯有了很大的對比。而馬超和龐德在劉備和曹操的手下所發揮的作用也非比尋常。
這些對比項都體現了識人、用人的智慧。
曹操是德人用德,惡人用惡,惡人喫惡人,用完即棄。
張魯是識人不清,用人不明,無有章法,隨遇而安。
所以,張魯失敗是早晚的事,曹操成功也就順理成章了。
安撫人心,震懾人心
楊松在最後勸張魯親自出站,自己守城,張魯兵敗,楊松拒不開門。這個時候,再傻的張魯,也不可能不知道是誰害了他。
雖然楊松破城有功,但小小的楊松對於同樣歸降的張魯來說,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曹操把害了張魯的楊松直接處死,一下子就解了張魯的心頭之恨,算是對張魯的一種安慰。
對於曹操來說,楊松這樣喫裏爬外的人,留在自己手裏還能有什麼作用。其他人看到楊松這樣的人還受賞,會不會有樣學樣地喫裏爬外。對於一個沒有作用的人,只剩下一個作用,便是殺雞儆猴,警示其他人,不可效法與他。
對外安撫人心,對內震懾羣臣,曹操這手權謀不可謂不高。
只可惜這個見利忘義的小人,只落個“家未榮華身受戮,令人千載笑楊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