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風起長林馬上就要大結局了,對於這個大結局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感想:首輔大人身亡,皇后自裁,安如自盡,飛盞慘死,最終元時重新登上皇位,平旌與林奚遠遁江湖。並且自己荀氏一門幾乎爲此付出了全族的代價:自己被刺身亡,皇后自裁且死後不入皇陵不想祭祀,安如自盡,飛盞爲救元時慘死。

風起長林馬上就要大結局了,對於這個大結局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感想:首輔大人身亡,皇后自裁,安如自盡,飛盞慘死,最終元時重新登上皇位,平旌與林奚遠遁江湖。大亂之後,朝堂又重歸於平靜,但是從前的忠臣良將都已不在。
對於元時來說,這次叛亂帶給他的教訓絕對是慘痛而深刻的。從蕭元啓衝進宮門那一刻他就明白:若是長林王還在,斷斷不會有今天。而長林王是如何“不在”的呢?在外人看來是荀氏一門的步步緊逼,但是元時自己知道,是因爲他與平旌終究不能像先帝與庭生那般互相扶持着,元時終究不能像先帝那般包容堅穩。經歷過這次大亂,他也許就能體會到庭生生前在朝堂上對他的最後一次進言,纔會明白究竟什麼是爲君之道。
對於蕭元啓來說,他證明了他自己的實力,雖然他最終走向了毀滅,但是我相信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也不曾後悔。這個人物是令人心疼的。第一部中許多人都疑惑譽王的孩子如果留在金陵會怎麼樣,蕭元啓就是最好的例證。世子妃說,金陵城什麼時候變成講理的地方了,其實不光金陵,這世間也是從來不曾講理。元啓是有能力的,他面對這個不講理的世界的時候選擇黑化,成爲一個大反派,竟然讓我們生出明顯多於指責的同情來。
對於荀氏一門來說,真是天道好輪迴,你看蒼天饒過誰。當初荀白水竭盡全力打壓長林王府,導致大梁朝中無人被蕭元啓趁虛而入。並且自己荀氏一門幾乎爲此付出了全族的代價:自己被刺身亡,皇后自裁且死後不入皇陵不想祭祀,安如自盡,飛盞爲救元時慘死……
對於長林府,這是一首悲壯的英雄交響曲。嘆天道何時不幽茫,用行舍藏。在天下人看來,平旌最後的結局或許讓人感嘆,長林王府最後的結局或許讓人惋惜。但是於私自看來,對這個結局沒來由的喜歡,因爲這是林殊和霓凰曾經想要而不能得的結果。若是長林王府繼續長存於朝堂之上,或許過不了多久,又會出現李白水、張白水。
對於編劇和觀衆而言,風起長林探討了體制與權力的關係,昭示了人性的善惡,或許這部劇最好的總結就是老年藺晨的那句話:紅塵碌碌,風起不息,這代代不斷的,除了時間情義,還有皇權、野心、陰風詭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