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回事!什麼人啊!”

這是生活中常見的抱怨話,說出這話的時候表明他很生氣,氣在他搞不懂爲什麼有人和他的習慣如此不同,是什麼讓同樣的人有如此不同的性格?

現代文化灌輸的思想是每個人都是獨特不可代替的,但真的是這樣嗎?

東漢三國時期有本專門鑽研如何劃分人物性格能力的書叫《人物誌》,堪稱最早的“人力資源管理寶典”。

“油門到底”性格

有種人說話直來直去,行事喜歡窮追猛打,不照顧別人的感受。

現在我們稱之爲情商太低,但他們不認爲自己的唐突冒犯是缺點,反而覺得別人對此反應的敷衍和禮儀是對自己的軟弱和屈服,

從而加強了自己是有理有力的判斷。

這樣的性格常見於軍警執法部門中,因爲這樣的性格適合建立權威,但不擅於處理細緻入微的心理變化。

“慈母”性格

與上一種性格相反,是待人宜寬且待己更寬的“老好人”

之所以被叫做老好人是因爲他們不把自己的搖擺不定隨風倒的態度當成缺點,反而覺得“油門到底”的亢奮激進是剛愎自用昏暗愚昧的表現,會

對他人造成傷害,再導致別人對自己的回擊,而用自己的隱忍可以換回他人對自己的溫柔。

這樣的性格常見於家庭生活中的慈母,她們會盡力滿足孩子種種需要,滿足了孩子就滿足了自己,體現了自己的價值。

但一旦孩子恃寵而驕又無能爲力只能以淚洗面。

“醬杆子”性格

果敢勇猛又刻不容緩的性格在東北方言裏有個比喻叫“醬杆子”,因爲它能推開大醬粘稠沉重的阻撓一杵到底。

醬杆子不把自己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性格看成缺點,反而覺得順勢而動的行爲是膽小怯懦。

因此越發在冒險輕進的路上逞強。

這樣的性格在精英運動員中非常多見,明知帶傷出場會後患無窮但還是要咬牙硬挺,導致職業生涯早早結束。

“孔雀”性格

與醬杆子相反,有的人過於謹慎,不論做什麼事都要方方面面算計清楚,以致於做好事也會前怕狼後怕虎。

但他們不把束手束腳當成缺點,反而覺得果斷勇猛是對他人的慢待和高傲,這使得他們遇事更加恐懼和多疑,堅定了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態度。

這種性格常見於打太極踢皮球的公務員中,只要做事就要先想到自己在同僚眼中的形象。

像孔雀拖着巨大美麗的尾巴一樣飛不起跑不快。

“烈火焚金”性格

性如烈火性格的人不會被人排擠,但也很難深入融入別人的圈子,讓人無法深交。

他們不把自己的固執專橫當做缺點,反倒覺得因勢利導的變化是虛僞的表現,只要和他相處的人與在他心目中應有形象有少許差池邊怒不可遏。

從而加強了自己不染纖塵的自我判斷。

這樣的性格常見於藝術家中,他們會不明緣由的大發脾氣,讓周圍的人摸不着頭腦。

只有能經得住這樣的“烈火礫金”才能與之交上朋友,可惜這樣的人太少了。

“鞭子”性格

在網上我們都喜歡那些說話鞭辟入裏的人,喜歡他們的能言善辯和學識淵博。

不論你叫他們是“毒舌”還是“業界良心”,世上的道理總是站在他們一邊,但如果有一天他們站在你的對面你還會喜歡嗎?

因爲鞭子是最難操控的兵器,傷人和傷己都有可能。

鞭子性格的人容易恃才傲物,不在乎得罪別人,把世俗的規矩當做對才華的束縛。

所以容易給人留下散漫無禮的印象。

如果你是鞭子型的人要注意不能對什麼都泛泛而談,這樣雖然能一逞口舌之快但最後難免會變得“有百通無一精”。

“染缸”性格

《康熙王朝》中有句臺詞說“京城就是個大染缸”。

俗話說到了北京才知道自己官小,所以京城中人都希望交際廣博,因爲說不定閒談之間就能和達官顯貴成爲朋友。

這也就要求你必須有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本事,也會導致自己變得清濁不辨,但他們不會覺得自己清濁不辨是缺點反倒覺得

耿直守正是偏激頑固,從而更加喪失自我,豈不知染缸在染人的時候自己也被染的沁入骨髓。

這樣的性格能在順境中籠絡交際,但沒有在逆境中號召人心的魅力。

“易拉罐”性格

現在互稱“老師”已經是常態,五行八作都有成爲老師的可能,很多騙子堂而皇之的在名片上稱自己是老師。

這樣的環境對那些質樸率性的人隨時會把自己的弱點暴露在別有用心之人的眼前。

他們不把見人就掏心掏肺當成缺點,反而覺得權衡謀劃是在耍心眼,通過耍心眼達到目的是荒誕不經的。

從而更加的無拘無束。

這樣的性格在老年人中經常見到,自侍問心無愧就把自己的底線和盤托出,被人利用。

“蚊子吸血”性格

足智多謀的人擅於隱藏自己,逢迎他人,伺機取利。

求取利益是人的本能無可厚非,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利用別人的疏忽甚至故意花言巧語矇蔽人心就成了吸血的蚊子了。

但蚊子們不把陽奉陰違人前背後當成缺點,反而覺得誠懇交心是愚蠢不化的,爲了自己不變蠢就得變本加厲的虛僞造作。

這樣的性格在名利場演藝圈很常見,可以與之把酒言歡,但良藥忠言是不會從他們這得到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