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市是甘肃省的一个县级市,也是目前整个甘肃省内最有名气的县级市,自古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最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因敦煌石窟和敦煌壁画为驰名天下,每年有无数的游客前来参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和春风不度的玉门关。敦煌东西北面靠山,西接浩瀚沙漠,这样的天高地远苍茫之景,年复一年地吸引着无数旅客前来。   敦煌拥有古老且悠久的历史,曾是历史上中西交通的重要枢纽,丝绸之路上的要塞。这里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佛教石窟,莫高窟,还有着不少遗址、墓葬、长城和烽燧等文物。最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鸣沙山月牙泉也在此处。大量的文物古迹让前来参观的游人流连忘返。   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便位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处,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久,文物最多,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可谓是中国石窟艺术瑰宝。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始建于前秦时期,历经数朝终修成,共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是著名的佛教圣地。   莫高窟各个洞窟都是采用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呈现的,最大的有200多平方,最小不到1平方,而形制分为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等。彩塑主要包括佛、菩萨、底子、天王等,并以圆塑、浮雕、营塑等呈现。洞内壁画内容恢弘庞大给游客展现出衣服中国古代佛教千年变迁史,素有“墙壁上的博物馆”、“世界上最长的画廊”之称。   石窟内的壁画富丽多彩,用绘画的形式勾勒出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山水花鸟一应俱全。历朝历代的绘画风格都在此有不同体现,能很好地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可谓是中国美术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莫高窟现存的735座洞窟中都有壁画和彩塑等文物,如建筑于初唐的第96号洞窟,窟内大佛35.5米,两膝之间宽12米,是莫高窟第一大佛。大佛的使用石胎泥塑,即在岩壁上凿出大佛身体形状然后用草泥进行垒塑、用麻泥细致塑造最后着色而成。但是因为重修过很多次,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但依旧气势雄浑孑然于天地间。窟前的九层塔高耸入云是莫高窟重要标志之一。   在1900年时发现16号洞窟就是著名的“藏经洞”,洞内墙壁上绘有菩提和比丘尼等图案,中间有一座禅床式样的佛台,上面有一塑像高僧,另一面的石碑却未完工。据推算这里应该是莫高窟的僧人们为躲避西夏军队准备的避难所。藏经洞内出土的大量写本和少量刻本,包括除汉文以外的多种文字,内容含括佛经、道经、历史、书信等,并基于此形成了一门重要的学科:敦煌学。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护壁画,游人来此旅游在洞内参观时不可以用手电筒和手机灯,只能用特制的冷光灯,此外,阴雨天气和风沙天气,洞窟是不对外开放的。很多人都曾听闻过“敦煌飞天”,如果你想看看真正的飞天仙女,一定不能错过莫高窟。在都市的忙碌生活让人无法呼吸时,可以来敦煌感受下长河落日与敦煌飞天。如今的敦煌已经是甘肃省内最后欢迎的旅游城市,更是游客必到的一座打卡城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