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西藏自治區江達縣波羅鄉發生山體滑坡,堵塞金沙江河道,形成堰塞湖,其東岸是四川甘孜州白玉縣。截至昨日,西藏、四川兩地已合計轉移2.6萬餘人。

△《直擊金沙江堰塞湖搶險現場》

水位上漲,緊急轉移!

由於金沙江堰塞湖水位上漲,通過四川甘孜州白玉縣金沙鄉作英村、卡崗村、茂葉村、伍仲村、沙丁村道路被阻斷,部分電力設施被淹。堰塞湖尾水已至金沙鄉政府下偶曲河和金沙江交匯處,水位以每小時0.2米速度上漲。

截至9日17時,金沙江波羅水文站(距堰塞體約15公里)水位2944.76米,已累計上漲47.62米,堰塞湖庫容約4.21億立方米。據悉,爲應對金沙江堰塞湖險情,西藏、四川兩地已合計轉移2.6萬餘人。

技術支援,保障搶險!

金沙江再次發生堰塞湖險情後,中國安能(原武警水電部隊)、中國電建迅速組織搶險梯隊奔赴一線排險。

中國電建首臺搶險設備到達壩頂,由中國安能操作手進行排險作業。

中國電建成都院、水電五局等緊急部署應急搶險工作,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王仁坤第一時間率領搶險技術團隊奔赴現場;葉巴灘水電站項目部緊急派出先遣隊伍前往堰塞湖調查。成都院前後方聯動,連夜開展潰堰洪水分析,第一時間提出應急處置初步方案

成都院技術團隊徒步奔赴白格堰塞湖,參與分析堰塞湖險情、部署前方搶險工作。

△技術專家使用無人機查勘調查堰塞湖及周邊狀況,進一步落實設備進場通道,並對滑坡後緣和堰塞壩開展風險調查評估。

▲技術團隊連夜在現場繪製打通道路方案,提出了“觀測——預警——撤離”應對滑坡局部滑塌風險的防範措施,編制了泄槽開挖安全撤離預案及施工安全技術要求,並向前方搶險指揮部提交堰塞湖時間水位關係,指導施工進度動態決策。

▲ 水電五局搶險隊伍打通登壩通道。

▲ 救援設備於8日下午14時30分提前17個小時抵達堰塞湖壩體。

馳援現場,緊急響應!

11月7日,中國安能技術專家組成員從北京飛赴白格堰塞湖搶險現場。與此同時,中國安能第三工程局73名地質、爆破、重機操作手等專業技術人員,分兩個梯隊從成都星夜兼程趕赴搶險一線。

△中國安能搶險救援隊從成都出發,全程摩托化開進,一路上駕駛員輪流開車,川藏線上,很多地方路面結冰,車輛小心翼翼前行,歷時30小時抵達現場。

一輛車在路上出現了故障,這是很麻煩的事情,好在隨車就修理工,能及時排除故障,這支國家級搶險隊自身,具有完備的各種人才儲備。

△到達現場後,人員和裝備通過沖鋒舟等渡江,到達搶險一側。

△通過浮舟運送大型挖掘機過江,江水湍急,這個過程充滿驚險。

11月8日12時,第一梯隊38人到達江達縣波羅鄉;14時,中國安能總工程師王永平帶領17名指揮員和操作手進入堰塞體;15時50分,接到任務利用攜帶的和就近調集的施工裝備開始進行泄流槽開挖;9日12時,第二梯隊35名搶險隊員到達險情核心區,16臺套工程搶險裝備相繼抵達堰塞體並有序展開作業。

△測量人員進行精確測量,專業的搶險從來不是蠻幹,要通過大數據測算,制定精確地開挖導流槽方案,既要節省時間,也要節省人力。

△這次挺進金沙江的,除了指揮人員和技術專家,其他的都是清一色的挖掘機操作手。他們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幹。

據現場指揮員介紹,第一梯隊上來後,克服高原反應、長途跋涉倍感疲憊等困難,來不及休整就迅速開展作業,但由於當地天氣十分寒冷、行進道路佈滿冰雪,加之堰塞體上巨石遍地、作業面窄,周圍地形又比較複雜,給開挖除險工作帶來很大難度。

△現場近20臺大型挖機接力開挖,甩開膀子大幹一場。

△經過一天的奮戰,部分導流槽已經成型。但他們要開挖的,是一條長長的導流明渠。

針對現場情況,中國安能搶險突擊隊專家組提出“多線展開,分組作業”的搶險戰法,爭分奪秒展開施工作業。

△夜間溫度零下六度,中國安能搶險骨幹在堰塞體上燒起篝火,席地而眠。經過短暫休息後,再次投入到緊張搶險戰鬥中。

△早上醒來,被褥上落了一些零星的雪渣子,有人在朋友圈裏說,看到一線的大家睡在燃燒的火堆旁,看到這一幕,心疼,感動。

△目前,中國安能搶險突擊隊正晝夜攻堅,採取人停機不歇的方式展開作業,力爭早日完成堰塞體泄流槽開挖任務。

截至發稿,泄流槽開挖已基本完成,長度220米,最大頂寬32米,底寬3米,平均深度11.5米,坡度約1:1。泄流槽頂高程2966.5米,泄流槽完成開挖量約24000方,翻渣工程量約51000方,累計完成土石方75000餘方,堰前水位2945.45米。中國安能搶險突擊隊力爭早日完成搶險任務,幫助災區人民儘快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金沙江搶險一線最新視頻。

搶險救援,勇當先鋒!

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區,

他們肩負着央企責任,

不畏艱險,晝夜奮戰!

致敬!央企勇士!

———— / END / ————

推薦閱讀

(點擊圖片即可獲取全文)

責任編輯 | 陸哲宇

值班主編 | 金冬偉

主     編閆   永

內容來源丨中國安能、中國電建、央視新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