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一個小孩的內心獨白。

小孩說“我很小”,所以他把燈開着,“好讓衣櫃裏的小怪獸不害怕”。我讀到這裏,不禁莞爾一笑。那個抱着腿、弓着身、蜷縮在衣櫃裏,眼睛瞪得圓圓的小傢伙不正是這個小孩的內心投射嗎?

《我很小》內文圖

小孩一次又一次地說“我很小”,他不厭其煩地告訴我們這些已經很不小的大人們一個重要事實:他只是個小孩,而且還很小呢。是啊,只有先“看見”小孩的“很小”,纔會繼續“看見”所有那些跟在後面的“因爲”,它們順理成章、邏輯成立。

對小孩來說,黑暗的衣櫃裏會有可怕的小怪獸;牀有時候就是巨大的大沙漠;下雨形成的水窪會變成寬廣的河;樓梯簡直可以當作可供探險的高山……在小孩的眼裏,世界萬物就是如此之大,充滿無限可能性。

事實上,每個人曾經都是小孩。然而,正像那個著名的來自B612星球的小王子說的,“每個成人曾經都是孩子,但是,只有少數的人記得”。很多人在長大的過程中,兒時的邏輯會不知不覺地隨風而逝。於是,他們會不假思索地把小孩牀頭的夜燈熄滅,下雨時不容許孩子把傘倒過來放進水坑,看到孩子趴在樓梯扶手上就板起臉告訴他應該好好走路。

《我很小》內文圖

其實,成人的邏輯和小孩的邏輯都對。在這個世界上,從來都不止一種正確的邏輯。只可惜,很多時候,成人忘記了小孩的邏輯。

這就是我想請你暫且停下腳步,捧起這本書讀一讀的原因。

也許,在翻閱這些書頁時,那些曾經屬於你的記憶會紛紛湧了出來,在你的眼前爭先恐後地展開泛黃的畫面。或許你會想說:“我那時候的胡思亂想好像比這個孩子的還要多呢!”那年夏天,那陣雨,那個沒撐傘、沒披雨衣一頭衝到雨地裏踩水玩的小孩——定睛一瞧,呵,那不就是自己嗎?

《我很小》內文圖

恭喜你,重新找回了小孩的邏輯!也許你會收起一本正經的面孔,饒有興致地打量眼前的小孩,心領神會地眨眨眼、聳聳肩、做個鬼臉、吹幾聲口哨。這本書雖然不會改變你是個成年人的事實,但會提醒你活得不至於過於乏味;會讓你重新擁有小孩的眼睛、小孩的心,去感受這個世界的宏大、精彩和驚奇……

“因爲我很小,我永遠不孤單。”小孩繼續說。是啊,世界之大讓小孩覺得自己很小,然而,世界之大也讓小孩內心豐盈並感覺幸福。小孩的當下幸福和成長源泉究竟何在?讓我們聽小孩繼續道白——

雖然黑夜冷悽悽,但總有人爲我掖好被子;

雖然身處大沙漠,但總有人借給我水壺;

雖然河水浪滔滔,但總有人將我救出險境;

雖然野獸很危險,但總有人會保護我;

……

《我很小》內文圖

雖然,身爲讀者的我們沒有看到任何一個完整的成人形象,但是,當你仔細翻閱每一頁,你會發現,在小孩需要幫助的每一個時刻,成人都是在的——他們的愛無需完整出鏡便能一覽無餘。正因爲畫家對大人畫得簡略,恰恰賦予了我們閱讀此書的另一種樂趣:你不妨想象一下,那個把小孩和雨傘從水中撈出的大人,那個抱起孩子邁上樓梯的大人,那個牽着小孩走出公園的大人……他們的臉上會是怎樣的表情?又是什麼讓小孩無憂無慮、無所畏懼、自信陽光?

這本書的最後一頁,一羣大人在談話、喝咖啡,而端着蛋糕的小孩在做什麼呢?他衝着我們每個讀者笑眯眯地說出了最後一句話:“因爲我不孤單,我甚至感覺自己很高大。”

是什麼東西讓一個小孩覺得自己很高大?我認爲,大人先進的教育觀,能引導出孩子內心的高大:給他不被過度遮蔽和保護的空間,放手讓他嘗試、摸索,鼓勵他在自得其樂的想象和玩耍中盡情體現自己的創意,從中看到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價值。當這個小孩想盡辦法地攀爬樓梯,說不定他正在演練向着險峻的高山探索;當這個小孩坐在雨傘裏自由自在地在“大河”上漂盪,誰又能否認他確實是一名“船長”呢?他駕駛的“夢想之船”,正在駛向無垠而廣闊的遠方……

“大”是“小”的未來,“小”是“大”的序幕。

在孩子短暫的“小”的階段中,作爲他的父母、長輩,要真真切切地看見“小”、珍視“小”,發自內心地理解“小”、陪伴“小”。讓小孩安心幸福地做一個真正的小孩,比什麼都重要!

《我很小》內文圖

每一個小孩都不會永遠地“小”,他們渴望長大。作爲成年人,我們要看見“小”,更要看見蘊含在“小”裏面的“大”,鼓勵小孩去接觸大世界,在童年的遊戲中和積極的探索中,去激發他們的“大夢想”“大想象”“大力量”。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幫助小孩由“小”變成“大”。

南京市玄武區教師發展中心語文教研員、高級教師

黃雅芸

新 書 速 遞

(西) 胡安·阿霍納/著

(西) 埃米利奧·烏韋魯阿加/繪

袁婧/譯

3歲+閱讀

——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我很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