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小編導讀

路新宇老師是現在的中醫界大V,他的很多保健、養生、科普文章和節目都深受大家的喜愛。那麼,路老師是怎麼積累這麼多的中醫藥保健知識的呢?看完此篇,您就會發現,做自己身邊人的保健醫,其實並沒有那麼難——

妻子從初潮後十多年一直痛經,這和她上中學住校,經常用涼水洗頭、洗腳有關係。好多小女孩在青春期不在乎月經的重要。據說過去有的女運動員要參加比賽,趕上月經要來,怎麼辦呢?當例假正來的時候,用冰涼的水洗頭或洗腳,月經立刻就憋回去了,殊不知違反自然之道對身體的傷害大極了,輕的痛經;重的不知會憋出什麼病來。

我在開始研究經絡問題的時候,妻子一直不信任我,不讓我給她調理經絡,總稱呼我爲“二大夫”。07年12月,她又來例假,由於是冬天,那次疼得特別厲害,甚至直不起腰。我主動請纓,先探查脾經的“地機穴”,再按揉肝經的“太沖穴”、再找腎經的“水泉穴”,個個刺痛難當。還好,她當時都是左側強烈,我的工作量減少不少。揉“地機穴”5分鐘,穴位處的痛感減輕,然後依次點揉“太沖穴”、“水泉穴”。15分鐘左右,妻子覺得有一股暖流從下肢升起注入小腹,腰已經能直起來,前後不到半小時,痛感就消失了。我囑咐她第二天上午再自己敲揉脾經,鞏固一下。十年來,她的痛經再也沒發生過。

我們的常見思維是,當身體出現問題的時候,總以爲身體是無能爲力的,於是藉助藥物等外力進行干預,忽視了身體的自我調整能力,同時也打亂了身體的自愈程序。從調理妻子痛經這件事看出,只要經絡疏通,就會促進氣血的正常運行,信息的正常傳遞,剩下的工作就交給人體自己了。關鍵是,你相不相信身體可以有能力做得到?

痛經的經絡處方

探查疏通肝經、脾經、腎經的易堵塞穴位。

足厥陰肝經

陰包穴

在大腿內側中線上,膝關節上一掌寬處

太沖穴

在腳面最高點,大腳趾與二腳趾分叉處的凹陷中,自我操作時用食指向腳踝方向勾住此處然後點揉。

足太陰脾經

“地機穴”在小腿內側脛骨內側緣,膝關節下三寸(四指寬);“三陰交穴”在脛骨內側緣,足內踝尖上三寸(四指寬)。

足少陰腎經

“大鐘穴”在足內踝尖與跟腱連線中點下0.5寸,骨頭上緣。“水泉穴”在足內踝尖與足跟尖連線的中點。“照海穴”在足內踝尖與足根尖連線上,足內踝下緣凹陷中。

易堵塞穴位自我疏理方法

用拇指的指間關節,垂直髮力分別敲擊“陰包穴”、“地機穴”和“三陰交穴”,力矩不超過三釐米,持續敲擊5—10 下,這幾個穴位會有強烈痛感。在找到的痛處按照敲3下,揉3下的節奏來操作。每日3次,每次2—3分鐘,至痛感消失爲止。

足內踝尖、足跟尖、“水泉穴”、“照海穴”四點一線。將拇指放在“水泉穴”上,沿着這條線向斜上方輕推至踝骨下端的骨縫處,發力點揉,會有刺痛或脹痛,這是“照海穴”的簡便取法。“大鐘穴”、“水泉穴”、“照海穴”和“太沖穴”可以點揉,時間、次數同上。當上述穴位在痛感下降或者消失後,痛經問題即可消失。

【說明】晚九點以後不適合疏理經絡,痛經發作時可以操作。

解釋說明

在中醫看來,肝、脾、腎三髒對女性的生理週期至關重要。

保持經絡的暢通,是肝、脾、腎、膀胱這四個臟腑功能正常的基礎。痛經的原因雖有多種:寒凝、氣滯、血瘀、...,皆與肝、脾、腎有關,經期疼痛的朋友可以先疏通這三條經絡,多數人有意外驚喜。

醫聖張仲景說:“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經絡本身不治病,但它的暢通是必須的。經絡是臟腑的鏡子,經絡暢通說明氣血正常的運行,可以反映臟腑處在最佳功能狀態上,身體也會和諧,外在疾病的“相”自會消失。

每種疾病的出現都不是偶然的,在疾病形成的過程中,一定是我們做錯了,身體纔會出現相應症狀,痛經或者月經不調的朋友不妨回憶一下自己是否持續受寒(冬天穿的少、夏天吹空調);是否容易焦慮、易怒、情緒糾結;是否飲食不規律,營養過剩或不足;是否熬夜趕工不按時睡覺。這些因素要主動去除,以免復發。

作者簡介:路新宇  

執業中醫師,經絡養生專家

著有健康書籍:《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季節養生經絡有道》、《上班族身體保養指南》。江蘇衛視《萬家燈火》、貴州衛視《杏林大國醫》等養生節目主講嘉賓,多家平面媒體養生欄目撰稿人。

十多年來,路新宇老師致力於中醫科普,努力去除中醫神祕化色彩,用通俗易懂的講解、簡單實用的方法讓民衆學會保養身體、清除疾患的方法。

在國內創造性的提出通過經絡易堵塞穴位的探查來審微恙,對待不同疾病給出經絡處方,自我進行綜合調理。

“信中醫、用中醫、愛中醫”

2018年,和路新宇老師繼續學習中醫~

2018新課程

經絡保養及常見病防護

課程詳情

1.掌握39個易堵塞穴位並自我疏通

2.學會12臟腑的保養方法

3.額外掌握3種外治療法

4.知曉開出經絡處方的3個原則

……

音頻+視頻,157節課

反覆收聽,永久學習!

課程詳情、及課程報名

請點擊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掃描二維碼

關注有好運

THE END

版權聲明

本文由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及圖片源於網絡。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點擊"閱讀原文" ,立刻訂閱推薦課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