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0月,全國共發生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事故637起、死亡736人,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數增加39起、死亡人數增加33人,分別上升6.52%和4.69%......

這些驚人的數字不難看出,國內建築行業施工安全問題目前存在着極大隱患!爲什麼在極度重視生產安全的前提下,依舊會發生如此多的安全事故和人員傷亡呢?這和現在的國情有着撇不清的關係!

出事單位9成以上都存在掛靠問題!

掛靠屢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就是兩個字,利益!建築企業的初衷本該是依照國家法律規定,如實的申報資質,承辦工程,並且做好現場的監督和管理。但由於個別小企業通過掛靠模式辦理資質,節約了成本,再加上審查力度不嚴,從而得以生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關係到利益的事誰都不會置若罔聞。逐漸的,掛靠成爲行業的默許規則,存活於法律的灰色地帶。一些沒有必要掛靠的大企業,也玩起了儀式感,選擇了掛靠。

名存實亡的資質等級,讓人員剛需變成表面功夫

掛靠與被掛靠雙方爲了各自利益的需要,最終促成了掛靠關係的形成。雙方在利益的驅動下,簽定見不得陽光的合同或協議,表面上表現出一致對外的架式,對外絕不提掛靠一事,一直維持到工程竣工。

本來資質等級中對人員的數量要求,就是評定施工單位是否有實力承包項目的一個評判標準。而現在由於掛靠的出現,導致資質有,但實力是虛的。把用資質來評定實力的規則變成了脫褲子放屁。

建築人才固然可貴,職能證書也着實難考。但有志者事竟成,再難的考試也難不到那些好記性。因此現在的證書彷彿成了考神的吸金利器,而並不是施工安全的可靠保障!

更多建築政策解讀和行業資訊,請關注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