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儀出任秦國國相以後,寫信警告楚國國相說:“當初我陪着你喝酒,我並沒偷你的玉璧,你卻嚴刑逼供,還鞭打了我,如今,你要好好地守護住你的國家,我現在要偷你的城池了。妻子又悲又恨地對張儀說:“你要是不讀書遊說,又怎麼能受到這樣的屈辱呢。

張儀,魏國安邑人,魏國貴族後裔,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被蘇秦稱爲“天下賢士”。

張儀早年入於鬼谷子門下,學習縱橫之術,出山之後,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遊說六國入秦,得到秦惠王賞識,封爲相國,奉命出使遊說各國,以“橫”破“縱”,促使各國親善秦國,受封爲武信君。 話說張儀剛完成學業的時候,就去遊說諸侯。

在楚國的時候,有一天,張儀陪着楚國的國相喝酒,席間,大家喝酒那是喝得其樂融融,但不巧的是楚國的國相丟失了一塊玉璧,這塊玉璧也相當的值錢。 當楚相說他隨身佩戴的玉璧丟失了以後,楚相的門客們於是便懷疑是張儀拿的,就對楚相說:“張儀一直都很窮,而且聽說張儀的品行也不好,一定是他偷了宰相的玉璧”。

於是,楚相令門客們把張儀拘捕起來,但無論如何嚴刑逼供,而且還抄了張儀的家,也沒能找到玉璧。於是最後楚相只好下令釋放了張儀。 張儀被妻子接回家以後,張儀的妻子看到自己的丈夫被打成這個樣子,不免傷心痛哭。

妻子又悲又恨地對張儀說:“你要是不讀書遊說,又怎麼能受到這樣的屈辱呢?” 誰知張儀最先做的不是安慰妻子,也不說自己的冤屈,而是跟他的妻子說:“不要哭,不要哭,看看我的三寸舌頭還在嗎?”結果妻子被他的這句話逗笑了,說到:“舌頭還在你嘴裏呢。”

張儀說:“只要舌頭完好,那就不要緊,我還得靠着這三寸舌頭出人頭地呢。” 後來,張儀也是憑着他燦爛的口才加上政治才能,深得秦惠王欣賞,並任命張儀爲相,位居百官之首,參與軍政要務及外交活動。

張儀出任秦國國相以後,寫信警告楚國國相說:“當初我陪着你喝酒,我並沒偷你的玉璧,你卻嚴刑逼供,還鞭打了我,如今,你要好好地守護住你的國家,我現在要偷你的城池了!”

後來,人們用“三寸不爛之舌”這個諺語來比喻只要舌頭不爛,就能憑藉語言說服他人,引申爲巧舌如簧地說服別人。

相關文章